患者63岁,女性。反复头昏头重5年余,伴咳嗽、咯痰白黏、苔薄起腻、脉滑数。中医病名风眩、咳嗽,证型肝肾不足、痰湿内生、肺失宣降、脾虚湿盛。望诊舌淡红,苔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昏头痛、颈项不和、动则腹泻、咳嗽咽痒、咯痰白黏;切诊脉滑数,后变为细。
肝肾不足痰湿蕴肺脾虚湿盛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长期腹泻伴便血,病程长达20年,近期症状加剧,每日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舌苔薄白,六脉滑大。脾肾俱虚,虚实寒热错杂。面色晦暗,舌质淡,脉滑大。大便带血及粘液,日行五六次,有下坠感。腰酸,大便次数减少后仍见微量出血。
阿米巴痢疾脾肾俱虚下坠感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腹痛伴大便不调反复发作3年,加重1月。腹痛以左侧为甚,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每日解稀便2~3次,挟有大量粘液,无脓血;便秘伴腹胀,粪便表面亦附有粘液。舌质淡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细。辨证为肝脾不和,挟有湿热。病程较长,诱因包括饮酒、饮食生冷及情志不畅。
腹痛大便不调肝脾不和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左眼青光眼术后5天,眼痛、头痛。左眼视力指数/眼前,抱轮红赤,黑睛雾状溷浊,神水溷浊、积血,黄仁上方手术性V形缺损,瞳神散大,指压较软。舌质红,苔薄黄,脉涩。绿风内障术后,血灌瞳神,气血瘀滞证。
青光眼术后血灌瞳神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咳喘3天,病程近2年,每月发作1~2次,持续5~8天。哮喘,热喘,痰热互结,闭阻气道。面色苍白,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两肺音粗,可闻及哮鸣音。晐音略红,喉核略肿。
哮喘热喘痰热互结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要症状为大便溏硬交替,左腹隐痛,肢倦纳呆,下利赤白,夹黏液及血液,里急后重,小便黄短,口苦而腻,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舌质暗红,根部厚浊,脉略数,左弦右实。中医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属湿热内蕴,气血失调。
慢性结肠炎湿热下注里急后重便血黏液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大便带脓血3年,逐渐加重,现大便质稀,带脓血,每日10余次,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腹痛则便,便后痛缓,纳呆食少,尿黄尿频。中医病名肠澼,证型脾虚湿热证。望诊舌红苔白厚,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腹痛、便血、尿黄、纳呆,切诊脉沉弱。
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脾虚湿热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腹泻伴腹痛1周。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湿热蕴结脾胃,下注肠道,清浊不分。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红,苔白稍薄腻,脉稍和缓。
小儿腹泻湿热蕴结脾胃虚弱清浊不分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糖尿病病史10年,腹泻1周。大便溏泄,肠鸣,腹中隐痛,便后痛止,腹部喜暖怕冷,乏力,心烦,汗出,腰痛膝软。舌红,苔白略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肝脾不和,湿注大肠。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郁而化热,寒热错杂。
糖尿病脾肾阳虚寒湿内生肠鸣泄泻
查看详情 →
瞿某,30岁,男性。主诉秋季患赤痢、发热、烦渴、下利、腹痛、里急后重,日夜2~3次,初则黏液如沫,继则色赤如纯血。脉细数,舌黄,口渴明显,半月来不食,少眠,消瘦倦怠。诊断为邪势方盛正气已虚。
赤痢发热烦渴下利
查看详情 →
女,59岁,双上肢不自主抖动,四肢作强无力,行走缓慢不稳,跨步艰难,神疲乏力,盗汗自汗,夜寐不安,大便2-3日一行,苔薄白,舌淡红有裂纹,脉细弦。证属肝肾两亏。老年女性,形体偏丰,双上肢不自主抖动,四肢作强无力,行走缓慢不稳,跨步艰难,神疲乏力,心悸盗汗,夜寐欠安,大便秘结,苔薄白,舌淡红有裂纹,脉细弦。肝肾亏虚,筋脉失于濡养,水不涵木,虚风内动,阴虚火旺,迫津外泄。
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虚风内动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便不成形,夹有脓血便或黏液便,日3~6次。病程多年。中医病名溃疡性结肠炎。证型肝郁脾虚,湿热下注。望诊苔白浊微黄,体瘦弱。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痛、腹胀、便频、黏液脓血便。切诊脉沉弦稍数。
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湿热下注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4岁
主症:腹痛,下脓血,赤白相杂,里急后重,日七八次,不欲饮食
舌质红,舌苔腻微黄
脉滑数
证属:湿热痢疾
病因病机:湿热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常,湿热熏灼肠道,脉络受伤,气血瘀滞,化为脓血
湿热痢疾气血俱伤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反复痛风性关节炎发作4年,关节红肿微热触痛,精神差,肢软乏力,腰酸软。舌嫩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热内蕴,湿热外注关节。
痛风脾肾亏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黏液脓血便间作5年余。舌质红,有裂纹,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滑。中医诊断为久痢,证型为大肠湿热证。
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主诉慢性肠炎五六年,大便溏薄,间或挟黏液,次数不一,近四日泄泻,无腹痛,小便清长。舌象苔满布黑腻而滑,口不渴。脉沉细。诊断脾肾两阳偏虚,寒湿之邪偏重。舌象黑腻而滑,脉沉细。病程五六年,泄泻无腹痛,小便清长。
慢性肠炎脾肾阳虚寒湿内盛大便溏薄
查看详情 →
女性,50岁,主诉乏力、口渴、下肢酸软、身热、头昏、恶寒、心烦、不思饮食、欲吐。舌苔白厚而少津,脉数急。病程短,急性起病。中医病名属急性胃肠炎,证型为太阳阳明合病,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热壅盛。望诊见舌苔白厚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有乏力、口渴、心烦、欲吐等,切诊脉数急。
急性胃肠炎太阳阳明合病太少合病热利下重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主诉外阴变白、瘙痒、小阴唇破溃出血,病程半年。外阴幼女型,小阴唇及肛周皮肤变白,小阴唇溃破。舌红,苔薄白,脉弦缓。中医诊断为阴痒,证型为湿热型。
外阴湿热阴痒瘙痒分泌物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小便异常反复发作20月,复发伴小便淋漓不尽7天。精神不振,面红,小便淋漓不尽,口干喜饮,小腹拘急,腰府轻叩痛。舌澹红,苔白厚腻。脉滑。诊断为肾着(湿热蕴肾),慢性肾盂肾炎。病因病机为喜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留恋下注,脉络受损,反复发作。
慢性肾盂肾炎湿热蕴肾小便淋漓不尽口干喜饮
查看详情 →
男,46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足踝反复交替发作4月余,局部关节红肿明显、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血尿酸502U/mL,血沉45mm/h,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肿胀、疼痛,局部肤温高,夜寐欠安,大便偏干,热痹,湿热蕴结,经络痹阻,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痛风湿热蕴结关节红肿疼痛剧烈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