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妊娠三月,头偏左痛,巅顶浮肿,痛甚流泪,身半顽麻。怒损肝阴,木邪化火,下耗肾水,上蒸巅顶。少阴虚,不能引巨阳府气则巅疼,阳维为病,苦寒热。面色戴阳,脉来细数,浮阳上扰清空。脉象沉滑,湿痰盘踞中州,清气无由上达清灵之所。诊断为虚风上冒,真阴下亏,痰厥头痛。
阳虚头痛巅顶痛阴虚
查看详情 →
男,49岁。头顶部针刺样疼痛,眼花、耳鸣,右半身不能活动,呕吐,二便失禁。神志清楚,语言不利,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歪。舌质红,苔黄白厚腻,脉沉迟而弦。脑血栓形成并左侧上下肢瘫痪。真中风,腠理不密,太阳虚不能卫外。
中风偏瘫营卫俱虚邪气侵袭真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五日,大便闭,小便短赤,头眩胀,胸闷欲呕,口渴甚。脉洪大而弦,舌白。初诊诊断为伤寒,证属湿热内蕴,外感暑湿。二诊症状热减,大便三次,腹肌挛,胸闷甚,舌苔微黄,脉濡不数。三诊热起落,小便少,口渴甚,饮多作呕,舌中心作嫩黄色。四诊热渴减,小便利,脉搏大。五诊湿未去,热高,睡即大汗,舌湿腻,脉濡。六诊恶寒发热,腹中雷鸣,下溏便,脉浮大,舌白润。
阳虚伤寒暑湿水逆
查看详情 →
女,30岁,产后腰髀痹,肾阳虚,风寒湿内侵。腰酸不适,头昏头晕,发热,倦怠乏力,纳减,腰部酸痛如折,牵至髀胯疼痛,晨起转侧困难,畏寒肢冷,双下肢麻木,双踝关节肿痛,时有热感,活动不利,面色皖白,形体消瘦,头昏头晕,食少伴恶心,口吐清涎,大便不成形。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肾阳虚产后腰髀痹风寒湿侵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泄泻3~4年,大便每日2~7次,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恶寒怕冷,腹胀、纳呆、恶心欲吐、心悸气短。中医诊断脾肾阳虚型泄泻。舌体胖,舌质淡,苔薄白、片状。脉象沉细乏力。
脾肾阳虚泄泻腹胀纳呆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急性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身热,神志昏沉,四肢厥冷,面色白,纳呆作恶,脉伏微细,舌苔厚腻。中医诊断为内闭欲脱证,病机为积热蕴郁,冷实不消。望诊见面色白,舌苔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身热、神志昏沉、纳呆作恶。切诊见脉伏微细。
疫毒痢寒热错杂内闭欲脱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10个月男婴,腹泻伴发热、脓血便,病程半月余。大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大便培养为弗氏痢疾杆菌,有I度脱水,精神体力弱,泻痢日10余次,黄稀多脓,曾发生休克、抽风。舌苔黑而润,口内有鹅口疮,脉象细弱无力。辨证属久痢大伤脾阳,出现慢脾风证。
久痢伤脾阳慢脾风证脾肾阳衰下痢脓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心慌、胸闷1年。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咽中如有炙脔,口干而苦,痰不易出,午后症状明显,全身畏冷,小便清长。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心悸(心肾阳虚)、梅核气(肺阴不足,痰气交阻)。病程1年,病因病机涉及心肾阳虚、肺阴不足、痰气交阻。
心肾阳虚肺阴不足痰气交阻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46岁男性,腹痛,大便稀溏,腹中冷气窜动,腹胀肠鸣,胸闷气短,心动缓,胸痛,舌尖红,苔薄黄而润,脉沉细弱,中医诊断虚寒久泻,证型肾脾阳虚,水谷失运而下泄,浊阴寒气不行,窜扰为患。
肾脾阳虚虚寒久泻水谷失运寒气窜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反复口腔溃疡伴下肢结节性红斑7年,全身浮肿3天。面色晦暗,舌澹苔白腻,脉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水肿,证属心肾阳虚型。病程7年,主症为恶寒、乏力、倦怠、嗜睡、大量汗出、心悸、胸闷、口干不欲饮、恶心、不思饮食、周身浮肿。病因病机为长期服用寒性药物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
心肾阳虚白塞病营卫不和少阴寒化
查看详情 →
女,25岁,自汗不止2年,伴心胸发烦、口干唇燥、夜寐欠安、烦渴欲饮、面部烘热。舌红苔薄而燥,脉洪大有力。自汗,心烦,口干唇燥,夜寐欠安,烦渴欲饮,面部烘热。阳气偏盛,外感邪气,补气壅塞,阳热内郁。
自汗郁热内闭心烦口干唇燥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泻下脓血便2周余。中医诊断痢疾,辨证少阴虚寒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脓血便、血多脓少、每日3~4次,腹痛绵绵喜温按,小便不利。切诊未提及。病程2周余。
脾肾阳虚泻下脓血少阴虚寒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个月,男性。主要症状为发热、便泄、舌红口渴唇朱、睡时露睛、小溲短少。病程较长,初诊时已住院10天。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阴虚内热。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久泄耗液,热盛烁津,元阴消竭。望诊见舌红唇朱,睡时露睛。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便泄、涕泪少、小溲短少。切诊见脉象未明确,但病情危重。
泄泻高热阴虚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麻疹出疹不透、下利、无汗而喘,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麻疹,证型为阳虚内陷、肺热壅盛,病因病机为阳虚内陷、肺热壅盛。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疹出不透、下利、无汗、喘、引饮无度、小便多清、善饥,切诊见脉奇数。
阳虚内陷麻疹肺热壅盛毒邪未清
查看详情 →
76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胸痛彻背、背痛彻胸、肢冷汗出、咳嗽气促、头晕气短、双下肢浮肿,病程17年。中医诊断脾肾阳虚,痰瘀交阻。舌苔白滑,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绛有瘀斑瘀点,舌底静脉粗紫黑。脉左沉紧而涩,右弦细而滑。
脾肾阳虚冠心病痰瘀交阻心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腹痛肠鸣泄泻二年,近因受寒加重,疼痛难忍,欲呕,泄泻十余次。恶寒,四肢厥冷,腹痛雷鸣腹泻,气逆欲呕,喜热拒寒,面色痿黄,消瘦,精神疲惫,舌苔白滑,脉细迟无力,大便黄褐色质稀,镜检白细胞0~1,上皮细胞少许,蛔虫卵(一)。中医诊断虚寒性腹痛,病机为脾胃阳虚水湿失运。
脾阳虚虚寒性腹痛水湿失运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脾胃素虚,肠鸣泄泻4月,伴胃脘胀满、纳差食减、神疲乏力。症见肠鸣如雷,腹痛夜间加重,大便稀溏日3~4次,面色萎黄,神倦头重,形体消瘦,食后胸胁脘腹胀满,恶心欲呕。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病属肠鸣泄泻,辨证为脾胃阳虚,寒凝气滞,升降失常。
脾胃阳虚肠鸣泄泻寒凝气滞升降失常
查看详情 →
腹痛,呕吐不止,腹中雷鸣剧痛,胸胁逆满,尿清长,四肢厥冷,脉沉而紧,舌质白胖,证属腹中寒气奔迫,上攻胸胁,胃中停水,逆而作呕,阴盛阳衰,病程未提及,性别未提及,年龄未提及。
阳虚腹痛呕吐寒气
查看详情 →
五十余岁女性,小肠胀痛急结,胸胁胀闷,呕吐不能进食,小便不利,大便稀溏量少,肠鸣如雷,自觉有块状物上攻,腹部阵阵绞痛,头晕眼花,乏力欲倒。舌苔微见白腻,脉弦紧。脉弦紧主寒主痛,腹中雷鸣绞痛,阳虚阴盛,水蓄寒凝,虚实并存。
阳虚寒盛肠梗阻胃肠积寒虚实夹杂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阵阵汗出、烘热、大汗淋漓2个月,畏寒怕冷,活动或饮水后汗出加剧,心烦易怒,口干不多饮,尿急尿频,舌尖红有齿痕,苔白,脉滑略数。舌澹红有齿痕,苔白厚,脉滑。舌澹红有齿痕,苔薄腻,脉滑。中医诊断狂汗证,病因病机为气虚阳虚兼气分郁热。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正常,舌象澹红有齿痕,苔白或白厚或薄腻,脉滑或滑略数。
阳虚不固狂汗证气分郁热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