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偏亢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偏头痛,病程10余日。主要症状为头顶部拳击样疼痛,劳累或转颈时加重,伴眩晕耳鸣、心慌、失眠、大便干。脉象细数,寸尺沉,舌澹白苔。中医诊断头痛,辨证为阴虚阳亢。
偏头痛肝阳上亢肝经风火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人,性别女。主诉头痛以额前为甚,体位改变时出现一时性眩晕。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头痛,证型肝阳偏亢,病因病机气血不足,肝阳上亢。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头痛、眩晕、血像及血压偏低,切诊未提及。
头痛眩晕肝阳亢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47岁女性,月经紊乱半年,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情烦意躁,夜眠不安,烘热自汗,经前加重。舌质红,苔薄,脉细弦。证属肾气渐衰,肝阳偏亢,心营不足,心神不宁。
肝阳偏亢月经紊乱心营不足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五十二岁女性,主诉半年来头脑发昏、目眩生花、性急躁善怒。脉弦数,舌红有薄白苔,血压200/140毫米汞柱。诊断为阴虚内热上扰,肝阳偏亢,水不涵木之眩晕证。
肝阳偏亢阴虚内热眩晕证血压升高
查看详情 →
男性,66岁,间断性头痛5年,加重2年。头痛剧烈,以前额及双侧颞部为主,失眠多梦,咽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细。
头痛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失眠
查看详情 →
女,48岁,盗汗、自汗、失眠、烘热、停经、头晕、腰酸、手麻、便干、多饮,病程20余天,舌暗红,苔薄黄,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为更年期综合征,证型属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肾之阴阳俱衰,肝失涵养,肝阳偏亢,心肝火炽,脏腑之气偏胜偏衰,阴阳失于和谐。
更年期综合症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肝火炽
查看详情 →
女,63岁,头昏沉不清15天,自觉“头脑发乱”,面部潮红,无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症状持续性。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证属肝火上炎。
头昏沉不清肝火上炎面部潮红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病程14年,主诉眼睑浮肿、头晕头昏、干呕或呕吐、胸闷气憋、饮食减少、食后顶胀、心悸寐浅。面色萎黄,舌正苔薄白,微罩黄苔,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湿热内蕴,脾虚不运,清浊相干,升降失常。
慢性肾炎肾型高血压湿热内蕴脾虚不运
查看详情 →
男,44岁,主诉浮肿病近愈后因思虑烦劳加重。主要症状为卒然昏倒,右上下肢活动障碍,口角㖞斜流涎,舌强言蹇,吐字不清,遗溺。脉弦劲有力,舌苔白滑。中医病名未明示,证型属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精血衰耗,肝阳偏亢,风火交煽,痰气壅塞。舌苔白滑,脉弦劲有力。
肝阳偏亢浮肿肝风内动痰火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眩晕3年,忧郁恼怒时加重,失眠多梦,头目胀痛,口干口苦,颜面泛红,急躁易怒,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病名眩晕,证属肝阳上亢,火扰心神。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风阳上扰。望诊颜面泛红,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眩晕、失眠、头目胀痛、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尿赤便干。切诊脉弦数。
眩晕肝阳上亢肝郁化火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男,65岁,眩晕目眩,视物昏花,腰膝酸楚,四肢乏力,寐差,大便干结,病程8年,高血压病史。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内动。舌质红苔白,脉弦数。
肝阳偏亢眩晕肝肾阴虚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右侧颜面麻木、震颤,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颤振,证型阴血不足,筋脉失养,络脉瘀滞。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苔薄,脉弦细。右侧颜面震颤频作,触觉、痛觉反应迟钝,头发稀疏不泽,爪甲不荣。头晕、心悸、夜寐欠佳,舌尖红,脉细弦。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肝阳偏亢,阳盛化风。
颤振阴血不足肝阳上亢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四肢倦怠、胃胀食少、膝盖痛、体质胖、行动迟缓、语声烦躁不安、面赤口唇紫。舌质紫红,苔白厚中黄,脉弦滑有力。血压190/120mmHg,脑动脉硬化,主动脉弓钙化。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眩晕证。
眩晕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血压高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多梦盗汗,心悸乏力,口干不欲饮,腰酸腿困,月经周期紊乱,心烦易怒。肾阴不足、虚火上升。面色晦暗,舌红少苔,脉细数。血压180/100mmHg。
高血压肾阴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男性。主诉头痛2年,双肩疼痛、双手麻木2个月。刻下症见右侧巅顶部胀痛,双肩疼痛,双手麻木,纳可,眠差,大便溏,小便黄。舌体胖,质红,苔黄腻,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头痛肝阳上亢巅顶部痛肩痛
查看详情 →
男,69岁,颈部皮疹半年,胸部、背部、颈部丘疹,发痒,双手指表皮脱落,夜间失眠。湿疹,证属血分瘀热。舌质暗,苔根黄厚腻,脉弦硬。舌下静脉粗紫,血分有瘀热。热毒聚于体表,热灼伤津,皮肤失养,热扰心神。
湿疹血分瘀热肝阳亢盛皮肤失养
查看详情 →
男,62岁,口角右偏,流涎,伸舌左偏,吞咽不能,饮水呛咳,构音障碍,舌强语謇,左侧半身不遂,有痰不能咯吐,烦躁,舌黯,苔薄,脉弦滑,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证型风痰瘀阻,病因病机肝肾阴亏,阳亢风动,痰瘀阻滞脑络。
中风后遗症风痰瘀阻肝肾阴虚痰瘀闭阻脑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8个月,主诉抽搐、双目失明、说话不清,病程半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阳偏亢,病因病机为平素肝阳偏亢,复感温毒,伤及脑络。望诊舌苔净,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抽搐、失明、语言障碍,切诊脉沉弦稍数。
病毒性脑炎肝阳上亢肝热不清抽搐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头晕目眩、头痛,项强不适,烦急易怒,口乾苦,纳呆,右上肢麻,下肢痠软,夜梦多。病程7年,血压持续升高。舌暗较胖,苔微黄稍腻,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鬱火伤阴肝阳偏亢,风阳上扰。辨证属肝阳上亢证。四诊见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明确。
肝阳偏亢高血压风阳上扰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神志昏煳,四肢弛缓后偏瘫,呕血便黑,呃逆频作。舌尖红略绛,脉虚而弦。中医诊断气阴大虚,阳亢化风,证属肝肾阴虚,心火内旺,肝阳偏亢。
肝阳偏亢脑溢血气阴两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