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男性,顽固性失眠30余年,入睡难,梦多,劳累后加重,依赖安眠药。胃脘胀满,矢气频作,大便日2~3行,牛奶诱发腹泻,腰部酸痛。舌质淡紫,尖红苔白,脉弦。证属脾虚胃气不和。
脾虚顽固性失眠胃气不和胃脘胀满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腹痛二年余,近半年加重,发作多在午夜,疼痛难忍。体瘦,面色青暗不泽,舌润边稍紫,脉沉弦有力。辨证为肝木侮土证。舌脉提示血络瘀阻,脉象沉弦有力。病情演变中出现腹满减轻、夜间睡眠改善、腹中气体下行、大便稀、腹中舒适等变化。舌象由润边紫转为舌润苔白,脉象由沉弦转为缓。
脾虚腹痛肝气乘脾血络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腹泻2年余,饮食不当即泻,大便每日8次,伴身困乏力,动则虚汗淋漓。中医诊断为脾失健运、纳运失司之泄泻。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邪内盛,脾虚气弱,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脉细。四诊信息包括舌澹、苔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身困乏力、动则虚汗。
脾虚湿阻肠易激综合征脾失健运纳运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75岁,性别男性48例,女性30例。主要症状包括倦怠乏力、腹胀纳少、胃脘冷痛、胃脘及两胁痛、口干苦、气短、头晕、便溏、舌澹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中医病名包括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等。证型包括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肝胃不和、气阴两虚、脾虚湿蕴、脾失统摄。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胃不和、湿热、虚寒等。望诊见舌澹胖、苔白或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胀、纳差、便溏、口干苦、心烦急。切诊见脉沉细、弦或滑。
脾虚肝胃不和气血不足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患者,主诉便秘4至5日一次,伴食欲不佳、脘胀发堵、口干口苦、喜食凉酸、乏力。舌尖红,苔薄白微腻,脉滑数。证型为热结便秘,脾虚湿滞。
脾虚湿滞胃肠功能紊乱热结便秘口干口苦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大便烂、时夹黏液10余年,面色皖白,舌质澹,苔白,脉细。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胃虚弱,病机中焦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
泄泻脾胃虚弱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1岁。中上腹疼痛8年。胃脘疼痛灼热,进食后明显,时有泛酸,口干不思饮,上半身燥热而腰以下畏寒,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弦。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凝滞中焦。病因病机为脾失运化,胃失和降,中焦阻滞,寒热互结。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脘疼痛灼热、泛酸、口干不思饮、上半身燥热、腰以下畏寒。切诊见脉沉细弦。
胃脘痛寒热错杂湿热未净脾失运化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腹泻、肛门下坠感、胃脘难受、烧心反酸、厌食、纳差不饥、体重下降。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为脾胃虚寒,运化失常。
脾虚寒腹泻胃炎脾阳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肠鸣腹泻半年余。腹胀肠鸣,大便溏,日3~4行,两胁胀满,纳差食呆,怕食生冷,喜食热饮,面色萎黄,疲乏倦怠,失眠多梦,心悸汗出。舌澹苔薄,脉沉细。中医病名胃肠功能紊乱,证型脾胃虚弱,气机不调,运化失司。病因病机为精神紧张,忧虑过度,伐伤脾土,脾虚湿盛,运化失常。面色萎黄,舌澹苔薄,脉沉细。
胃肠功能紊乱脾虚湿盛脾胃虚弱气机不调
查看详情 →
女,38岁,腹部膨隆反复发作十年,两胁作胀,中脘膨隆如鼓,嗳气频频,头面四肢微浮肿,脉弦,舌苔腻。中医病名属气臌胀,证型为肝失条达,气机阻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气滞血瘀。
胃肠功能紊乱脾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主诉大便烂,时夹粘液,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中焦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望诊见面色光白,舌质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神倦乏力,大便偏烂,时带粘液,睡眠尚可,饮食尚可。切诊示脉细。
泄泻脾胃虚弱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消瘦1年余,反复胃腹胀满、腹泻8月余,慢性乙肝病史十余年。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怕冷,易疲乏,手凉,进食稍多则胃腹胀满,嗳气反酸,大便稀烂,眠差易醒。舌淡暗,苔薄白,脉虚数。中医诊断胃痞、腹泻,辨证肝郁脾虚。
肝郁脾虚脾虚胃痞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顽固性失眠30余年,入睡难,梦多,劳累后加重,近3年依赖安眠药。胃脘胀满,矢气频作,大便日2~3行,食用牛奶后易腹泻,腰部酸痛。舌质淡紫,尖红苔白,脉弦。证属脾虚胃气不和。
脾虚胃气不和顽固性失眠心失所养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男,36岁,胃痛胀满食少,病程自1956年起。胃隐痛胀满食少,脐下右侧硬闷痛拒按,大便不调腐臭,体质消瘦,皮肤粗糙不泽,呼吸气短,面色苍白,两目青暗,精神苦闷。舌质淡红,苔薄白。寸微、关弦滑无力、尺弱。肝气郁结,累及脾脏,运化无权宿食证。
胃痛胀满食少消化不良脐下右侧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反复胃脘痞闷17年。中医病名胃痞,证型脾虚不运,气滞湿阻。舌质黯,苔薄白腻,脉弦。症状包括胃脘痞闷,进食生冷后加重,偶有嗳气,大便稀溏,畏冷,精神萎靡,面色少华。
脾虚不运胃肠功能紊乱胃痞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男,20岁,主要症状为受凉后腹泻、腹痛、夜间盗汗、焦虑不安失眠,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胃肠功能紊乱,证型脾气不足。舌象澹,苔白,脉细。
胃肠功能紊乱脾气不足盗汗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9岁,女性。主诉为记忆力障碍,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中医诊断为泄泻(脾虚阴伤)。精神萎靡,口干少津,唇舌糜烂,小便短赤,舌质红绛,光剥无苔,脉象细数无力。
胃肠功能紊乱脾虚阴伤气阴两虚胃气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反复腹泻2年余,加重6个月。消瘦,面色无华,水样便日十余次,眼冒金花,怕冷,纳呆,胃痛,心悸,手抖,夜尿频,睡眠差。舌暗淡,脉虚弦。中医诊断为腹泻,证属脾肾阳虚,湿困中焦。
脾虚腹泻脾肾阳虚湿困中焦
查看详情 →
女,37岁,主诉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色素沉着加深,晦暗如涂黑炭,皮肤麻木不仁。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证,黑疸病,脾肾阳虚,瘀浊内阻。舌体淡暗胖大,苔薄白满布,舌边有齿痕,舌下脉络瘀阻怒张。脉沉缓无力。形寒畏冷,腰膝酸软,带下清晰,性欲减退,大便次数多日均4~5次不成形,午后下肢肿胀,按之凹陷难平,胃纳不馨,食则脘腹饱胀,夜尿频多,寐差,神疲气短。
黑疸病脾肾阳虚瘀浊内阻形寒畏冷
查看详情 →
女,58岁,泄泻反复2月,近半月因抑郁恼怒加重,伴不寐,口干口苦,腿易抽搐,纳差,舌红少苔,脉弦细濡,泄泻,肝郁脾虚证伴心神失养,长期抑郁易怒,肝失疏泄,木郁不达,肝横逆脾,脾失健运,化湿不利,故泄泻便不成形,肝郁日久生热,故口干口苦,心神失养,心气紊乱,脾胃肠功能紊乱。
肝郁脾虚泄泻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