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3岁,男性。主诉胃脘不适,胀痛,纳呆,便泄,形体消瘦。病程4年。中医病名属脾胃病。证型为脾虚气滞,胃失和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望诊见舌质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谷不香,肠鸣,脐周隐痛,厌油,不能吃冷食。切诊见脉沉细弱,关脉弦。
脾虚气滞胃肠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脾胃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诉腹胀,饭后加重,大便闭而不畅,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面色红润神爽,舌象苔白,质胖大,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腹胀、便闭。切诊脉象沉迟。
腹胀便秘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反复腹泻2年余,加重半年。消瘦,面色无华,水样便日10余次,眼冒金花,怕冷,纳差,胃痛,心慌,手抖,夜尿频,睡眠差。舌暗澹,脉虚弦。中医诊断脾肾阳虚,湿困中焦证。
脾肾阳虚湿困中焦腹泻血压波动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腹胀半年,近半月加重。腹胀如鼓,食后加重,胀痛难忍,大便干燥,睡眠不佳,多梦。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腹胀,证型肝郁气滞,脾胃虚弱。病机肝郁气滞,脾胃虚弱。望诊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腹胀、食后加重、大便干燥、睡眠不佳、多梦。切诊脉沉细无力。
腹胀肝郁气滞脾胃虚弱情志抑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主诉顽固性失眠30余年,入睡难,梦多,劳累后加重,近3年依赖安眠药。胃脘胀满,矢气频作,大便每日2~3行,食用牛奶后易腹泻,腰部酸痛。舌质澹紫、尖红苔白,脉象弦。证属脾虚胃气不和。
脾虚胃气不和顽固性失眠心失所养浊气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顽固性失眠30余年,入睡难,梦多,劳累后加重,近3年依赖催眠药。胃脘胀满,矢气频作,大便日2~3行,食用牛奶后易腹泻,腰部酸痛。舌质澹紫,尖红苔白,脉弦。证属脾虚胃气不和。
脾虚顽固性失眠胃气不和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大便结燥难解5年。病程5年,伴面部色素沉着、月经不规律、量少、左侧头痛、乳房胀痛、腰酸痛。中医诊断便秘(升降失常)。病因病机为工作紧张致肝脏疏泄失常,脾胃升降紊乱。望诊见舌澹红,苔薄。闻诊未提。问诊包括症状变化及病史。切诊见脉沉。
脾虚便秘肝气郁结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5岁,女性。主诉为术后便秘,病程1月。中医病名为便秘,证型为热结便秘,脾虚湿滞。主要症状包括便秘、食欲不佳、脘胀、口干口苦、喜食凉酸、乏力。望诊见舌尖红、舌红、舌苔薄白微腻、薄黄腻、少苔。闻诊未提。问诊包括食欲、脘胀、口干口苦、饮水多、喜食凉酸、月经正常。切诊见脉滑数、脉弦滑。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脾虚湿滞热结便秘阴伤肠燥
查看详情 →
患者腹泻、腹胀3月余,血压高。脐上和左少腹痛,中脘压痛,升输、降输、胆明压痛,大便潜血(+),肠胃不适。脉弦,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诊断为肠澼(脾虚湿盛)、胃炎、胆囊炎、高血压。慢性溃疡性肠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脉有力,舌质紫暗,苔白腐。眠差多梦,浑身乏力。病因病机为脾气不足,运化无力,肝气乘脾,虚实夹杂。
脾虚湿盛慢性肠炎胃下垂肝气乘脾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感3年。慢性结肠炎。肝气郁结,心阳偏亢,碍及脾土。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多虑不安史5年,忧郁、寐差、自卑。大便每日3次,矢气频频,口干,纳可。心烦少寐梦多,唇舌干燥喜饮,大便仍带有黏液。苔黄而燥。心烦、头胀、寐况有好转,唇燥改善,大便尚烂,日行2次。
脾虚泄泻肝郁伤脾心阳偏亢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一年余。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大便稀溏,每日3~4次,便前腹痛,便后缓解,纳可,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弦。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虚湿滞证。病因病机为脾虚湿滞,肝郁气滞。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弦。
脾虚湿滞脾虚泄泻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顽固性失眠30余年,入睡难,梦多,劳累后加重,近3年依赖安眠药。伴随胃脘胀满、矢气频作、大便日2~3行、食用牛奶后腹泻、腰部酸痛。舌质淡紫,尖红苔白,脉弦。证属脾虚胃气不和。
脾虚胃气不和顽固性失眠
查看详情 →
男,32岁,腹胀5年,伴脐周痛1年。腹胀时轻时重,进食油腻、生冷食物后加剧,便溏,受冷后脐周痛加剧,大便不成形,日1次,时感困倦、乏力。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脉弦滑。腹胀(脾虚湿困)。
脾虚湿困胃肠功能紊乱痰湿困脾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腹泻每日5~7次,无脓血,腹痛不明显,不发热。舌澹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脾虚泄泻。病因病机属脾虚泄泻。
肝郁脾虚结肠癌术后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反复腹泻2年余,加重6月,消瘦,面色无华,水样便日十余次,眼冒金花,怕冷,纳差,胃痛,心慌,手抖,夜尿频,睡眠差。舌暗澹,脉虚弦。中医诊断腹泻,证属脾肾阳虚,湿困中焦。
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肾阳虚湿困中焦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诉胃肠功能失调,胃纳减少,食后脘腹作胀,嗳气,肠鸣,矢气频作,大便稀溏,日行三四次。伴头晕、心慌,稍动则气喘。舌苔白厚,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胃肠功能紊乱。病机为肺、脾、肾俱虚,肾气受损。证型为脾肾两虚。四诊信息包括舌苔白厚,脉沉细。
胃肠功能紊乱脾虚肾气不足胃纳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睡眠差30余年。现病史示入睡难、多梦、劳累后加重,胃脘胀满、纳减、牛奶后腹泻、腰部酸痛、矢气频作、大便日2~3行。舌质淡紫,舌尖红、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不寐,证型为脾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胃气不和,浊气上扰神明。
不寐脾胃不和心脾不足阴亏火旺
查看详情 →
男,46岁。腹泻1年。便先干后稀,每日1~3次,便前腹痛,胁痛,口干苦。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滑。泄泻。肝火偏旺,横逆犯脾。胁痛,口干苦,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滑。
脾虚泄泻肝火偏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