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9岁,男性。情志抑郁1年有余,近3个月急躁易怒,胸胁气游走作痛,善叹息,喜嗳气,大便涩滞,食少。中医病名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证型肝郁脾虚,情志不舒。舌质澹,苔薄白,脉弦而细。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肝郁脾虚情志不舒胸胁胀痛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纳呆食少,伴经常腹痛1年。面色无华,消瘦,大便量多,常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黄。舌尖红,苔白厚,脉数弱。舌澹红,苔薄黄,脉数弱。脾胃虚弱。纳呆,腹痛,消瘦,大便不消化,小便黄,舌红苔厚,脉数弱。
脾胃虚弱纳呆食少腹痛
查看详情 →
陈某,4岁,脐周疼痛旬余,纳少,口馋嗜食,面色萎黄,形体尚实,脐周条索状,舌苔厚腻,便干溲通。中医病名:积虫,证型:虫积,病因病机:饮食不洁,脾胃虚弱,积久生虫。望诊:面色萎黄,舌苔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脐周疼痛,纳少,口馋嗜食,便干。切诊:未提及。
脾胃虚弱蛔虫病积滞舌苔厚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性别女。主诉间断性胃脘疼痛3余年。病程3余年。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脾胃虚寒,气血瘀滞。病因病机脾胃虚寒,水湿内盛,气血瘀滞。舌体稍胖大,质稍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脾胃虚寒胃痛气血瘀滞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诉胃脘部胀满不适,隐痛,精神委靡不振,形体消瘦。病程近10年余,症状反复,近期脘痛连胁,受凉后加剧,空腹明显,得热或进食后缓解,嘈杂似饥,纳呆食少,食后饱胀,嗳气频频,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晨起口苦口干。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镜检查提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示胃黏膜中度萎缩伴肠上皮化生。
脾胃虚弱胃脘痛肝胃不和胃热阴虚
查看详情 →
周岁患儿发热、呕吐、泻泄并迫,烦躁不寐,大渴饮水不止。面色萎黄,舌红少津,脉数。病因属疫邪传胃,胃肠热盛,急泄伤阴,邪热内陷,气阴两伤。病机为疫邪挟热下利,表邪未解,误投温补,致病情加重。
发热呕吐泻泄烦躁
查看详情 →
患者脾胃素常不实,产后因怒大便泄泻。脾胃虚弱,产后泄泻。面色萎黄,脉气散大,浮按虚数,沉按如丝,手足厥逆。病程急骤,病情危重。
脾胃虚弱产后泄泻汗出气喘脉气散大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腹胀痛、硬,食欲减少,消化不良,便带脓液,月经闭止6个月。体弱消瘦,面色苍白,腹部微膨隆,有轻度压痛,揉面感,右少腹及上腹触及多个硬结。辨证为脾胃虚弱、气血双亏,兼有硬结积聚,病机为积聚血结已成。
脾胃虚弱结核性结聚气血双亏营养障碍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胃脘部不舒,胀满不已,呕恶泛漾,大便溏泻,病程已久。舌苔薄微黄而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痞证,证属寒热互结,脾胃虚弱,升降失常。病因病机为外感邪气,误用下法,损伤正气,致寒热错杂,气机阻滞。
脾胃虚弱慢性胃炎湿热留恋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胃脘胀痛6年,脐周痛2年。偶感嗳气,易恶心、呕吐,胃脘胀痛,纳差,口不干、口不苦,怕冷明显,易感冒。舌体红,苔黑厚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型为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胃脘痛胃寒肠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胃脘部不适20年,加重伴呃逆10年。胃脘部不适,腹胀喜按,食生冷易大便稀,时有呃逆,心中烦热,闻做饭气味心烦热明显,喜饮冷水,食面食后反酸嘈杂,矢气多,肛门灼热,大便初硬后稀。舌暗红苔薄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上盛下虚,寒热错杂。
脾胃虚寒慢性胃炎上盛下虚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嗳气频作1年多,呃逆连声,上腹饱胀,恶心,胸闷,心悸,饮食喜温,腹胀肠鸣,矢气,大便溏稀。舌质黯红苔薄白,脉濡缓。中医诊断呃逆,证型为脾胃阳虚,气滞痰阻,胃气上逆。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郁滞,胃失和降,中阳不足,气滞肠道,清浊不分。
脾胃虚寒胃虚气逆呃逆气滞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3年,主诉饥饿时疼痛加重,进食缓解,夜间痛剧,畏寒喜热喜按,乏力气短,吐酸水,面色白,舌质澹胖、苔白,脉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望诊见面色白、舌质澹胖、苔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疼痛特点、病程及伴随症状。切诊见脉无力。
脾胃虚寒胃脘疼痛舌质淡胖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颜面瘙痒、红斑2年,瘙痒较甚,伴口苦。性情急躁易怒。舌红,黄腻苔。脉沉细数。中医诊断湿疮,辨证肝胆湿热。
湿疹肝胆湿热面部红斑瘙痒
查看详情 →
女,21岁,胃脘胀痛伴泄泻1年余。胃脘部持续性隐隐作痛,体倦食少,胃脘胀闷,肠鸣泄泻,泻后腹痛减轻,舌胖苔薄白,脉细数。脾胃虚弱,肝气过盛,肝木乘脾土。面色萎白,舌胖苔薄白,脉细数。
脾胃虚弱肝气犯胃便溏体倦食少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3年余。心电图提示广泛心肌缺血型改变,诊断为冠心病。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纳差、时干呕。唇舌黯红,苔白腻,脉滑缓。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阻遏胸阳。
胸痹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头晕时作5个月,紧张、劳累后加重。主要症状为头晕头涨,头目不清,伴口干口苦,燥热,恶热,夜间盗汗,夜眠差,大便溏薄,血压时有波动。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风眩。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心肝火旺,木克脾土。
风眩肝阳上亢心肝火旺脾虚
查看详情 →
女,62岁,夜寐差3年余。主症为入睡困难、易醒,睡眠时间3~4小时不等。伴口干稍苦,大便偏稀,消瘦,四肢、前胸畏寒。舌黯、苔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脾肾虚寒证。病机为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胃不和则卧不安。
失眠脾肾阳虚舌黯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阵发性腹痛、便秘、恶心4年多,每7天大便一次。腹部局限性膨隆,排便无力,便量多而质不硬,腹胀,矢气少,小腹下坠,纳呆口淡,小便清白短数。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迟。诊断为脾胃虚弱、元气下陷、命门火衰。
脾胃虚弱元气下陷命门火衰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诉胃脘嘈杂、纳差4月。主要症状包括胃脘嘈杂、食后加重、不思饮食、泛酸嗳气、大便干结、汗出多、情志抑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澹苔薄黄,脉细偏滑数。中医诊断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阴血不足。证型为肝郁脾虚,阴血不足。病程4月。
脾胃虚弱胃脘痛肝郁脾虚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