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女性,精神萎靡,胸闷、心悸、息微、微咳、吐白痰、倦怠乏力、胸中隐痛、神情澹漠、自汗、口渴、低热、纳呆、便秘。舌质澹,舌苔薄白,脉微细数。命门虚衰,心肺气虚,复感外邪,心气虚则神明失养,肺气虚则卫外不固,外邪入里化热,耗津伤气。
心肺气虚命门虚衰外感风寒津伤气耗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发热4天,体温最高达39.2℃,恶寒恶风,头痛,腰疼,口干咽痛,咳嗽吐黄痰,胸痛,纳少。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外感风寒,入里化热。表证已解,里热未清。
外感发热风寒化热肺卫受损咳嗽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头眩晕、心累心悸、食欲欠佳。病程10年。中医病名咳血,证型肝阴不足,肝热冲肺,肺失清肃,气逆络伤。病因病机肝阴不足,阳亢化火,肝热冲肺。望诊舌质红,苔薄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头眩晕、心累心悸、食欲欠佳。切诊脉象弦细。
肝阴不足肝热冲肺肺失清肃气逆络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头痛、头晕持续3年,伴胸闷而痛、左肩部不舒、脘胀嗳气、纳呆。舌象澹红,舌苔厚腻,脉象弦滑。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血压165/97.5mmHg。辨证为痰浊中阻、风阳上扰、胸阳失展。
头痛头晕胸闷脘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主诉发热2周伴胸痛。发热体温38.5~39.5℃,头痛,胸痛,咳嗽,痰多腥臭,气急。舌红苔黄厚浊腻,脉滑数。右肺上叶肺脓疡,肺气肿。中医诊断肺痈,病机为热毒壅肺,痰瘀互结。肺部湿性啰音,右肺叩诊浊音。舌红苔中裂边腻,脉细数。
肺痈热毒壅肺痰瘀互结肺热
查看详情 →
刘某某,男,47岁。主诉阵发性心区刺痛,心悸、怔忡,自感心恍恍然,楚楚状,心脏跳动欲停,全身出汗后心悸怔忡,头昏。舌质红、苔白,脉沉。中医病名考虑为胸痛,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望诊见舌质红,舌有齿龈。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区刺痛、心悸、怔忡、头昏、眼酸、咽干、气短、心烦、胆小善叹息、噫气。切诊见脉沉。
心悸怔忡心区刺痛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男,67岁,阵发性胸痛、胸闷6年,加重1年,胸痛劳累后尤甚,牵及左肩臂,伴胸闷、憋气、汗出、全身无力,纳食可,睡眠一般,小便淋漓不畅,大便可,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弱,胸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心气不足,血络阻滞,心脉不畅,气机阻滞,胸阳不展,汗出多、全身无力,心神失养,小便淋漓不畅,年老肾衰,气化不行。
胸痹气虚血瘀心气不足血络阻滞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 呼吸困难 胸闷憋气 胸胁疼痛 胃脘痞满 呕恶不思饮食 身体倦怠 不能平卧 两目黯黑 口唇发绀 苔白厚腻 舌质黯 舌尖瘀斑 脉弦涩 喘咳 瘀血停胸 脾虚气滞 病因病机为气结血凝 脾虚气滞 舌苔厚腻 脉弦滑 舌质澹 苔薄白 脉细缓
气胸瘀血停胸脾虚气滞胸阳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咳嗽、气促、咳痰、腹胀、尿少、下肢肿及反复晕厥。舌淡黯紫,苔薄白,脉细涩。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气滞血瘀,脾虚湿困。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脾虚湿困,瘀毒互结,湿邪黏滞,脾失运化。面色晦暗,唇甲发绀,形体消瘦,下腹部包块质硬,推之不移。下肢肿,尿少,头晕乏力,食少纳呆,睡眠差。
胸痹气滞血瘀脾虚湿困瘀毒互结
查看详情 →
男,51岁,右股骨下端巨细胞瘤,肺部转移瘤,营气不从,瘀血内着,毒结不散,传为息贲。面色晦暗,舌质紫,脉弦涩。病程自1957年至1983年。
骨巨细胞瘤营气不从瘀血内着毒结不散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发作性胸闷、胸痛1年余,眠差多梦,纳可,大小便自调。面色㿠白,舌质澹暗,舌大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嗜食肥甘厚味,劳累过度,致心脾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血行迟滞,形成气滞血瘀。
胸痛胸痹心痛心脾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干咳、胸胁时痛、畏寒、乏力、纳差、大便不畅。病程较长,有肺癌术后及放化疗史。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苔白腻中黄,脉细乏力。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脾肾两虚,痰瘀热毒内蕴。
虚劳脾肾两虚痰瘀热毒内蕴干咳
查看详情 →
男,49岁,舌部疼痛不适,舌体肿块,病程短。舌质暗红,有瘀斑,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积证,证型气阴两亏、痰瘀互结。病机为气虚血瘀、痰湿内生、浊痰与瘀血互结成积。
舌癌术后积证气阴两亏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男,急性支气管肺炎20多日,身热,午后较甚,咳嗽,气促,胸痛,喉间痰鸣,痰多色白,肺部湿啰音,腹痛,大便干结,食欲不思。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滑数。痰热壅肺。
急性支气管肺炎痰热壅肺咳嗽气促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主诉左胸部外伤后反复吐血,病程3年,发作频繁,今春大发,吐血甚多,伴胸痛。脉右平左弦。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外伤史及反复吐血、胸痛。切诊示脉右平左弦。中医病名属外伤血症,证型为瘀血阻络,病机为外伤致络脉损伤,血溢脉外,留积为瘀,妨碍气血运行。
胸痛反复外伤吐血络脉损伤瘀血内积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伴心前区针刺样疼痛2年余,加重3天。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乏力、头晕、大便干燥。面色紫暗,鼻尖、耳尖紫,舌质暗澹,舌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血行迟滞,瘀血内阻心脉。
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心悸心慌,胸闷气短,胸胁胀痛,心窝部冲气上逆,头晕乏力,善太息,失眠健忘,夜间烦闷,白带增多。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脉促(早搏12次/分)。心电图示S-T段下降,频发房性早搏。证型为肝郁气逆,心脾两虚。
心悸心慌胸胁胀痛心脾两虚肝郁气逆
查看详情 →
男,74岁,主诉心悸、胸闷、气短、胸痛、胃脘隐痛、反酸、痞胀、饮食减少。舌苔白厚腻,脉弦数。中医诊断胸痹,证属痰阻气郁、瘀血痹阻。病因气机郁滞,木郁克犯脾胃,病机气郁日久瘀血内停,阻滞心脉,痰热内结。舌质红,舌苔白厚,脉弦。
胸痹痰阻气郁瘀血痹阻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女,43岁,心悸胸闷胸痛,痛牵左肩背,两下肢发冷,月经量多,大便干结。胸阳痹阻,气血虚。舌薄,脉细弦。胸阳不振,血液循环不畅,脉络痹阻,兼有气血亏耗。舌薄腻,脉细。下肢冷如浸水中,胸闷不舒,太息,易心悸,背痛转下肢,失眠。
冠心病胸阳痹阻气血虚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左胸骨疼痛,伴有咳嗽、气急、呼吸时肋骨疼痛。病程自1987年10月起,持续约8个月。中医病名为病理性骨折,病因病机为骨质破坏伴肿瘤转移,原发病灶不明。望诊示苔薄,切诊示脉细弱。问诊示咳嗽不止,咯痰色白,口干欲饮,食少,精神疲乏。胸骨及多处骨骼有明显骨质损害,伴有肿块。
胸痛骨质损害气急咳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