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5岁,心悸夜间发作,昼轻,病程未明确。室性早搏,舌红、苔白,脉弱。
脉弱心悸舌红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7岁。主诉胃脘胀满20天。胃脘胀满,烧心,纳食减少。舌淡红,舌面干,苔薄白。脉弱。腹部无压痛。中医诊断痞满。证型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病因病机为中虚失运,寒热错杂。
脉弱痞满脾胃虚弱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腹泻、便血,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便血(溃疡性全结肠炎),证型气不摄血型。面色黄晦,精神萎靡,声音低沉,舌苔薄白,脉弱。病机为阳气亏虚,寒从内生,脾胃虚衰,血失统摄。
脉弱溃疡性全结肠炎气不摄血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主诉阵发性腹痛2月余,腹痛时发高热,腹部膨起高满,啼哭不安,痛后饮食如常。舌苔薄白,脉象较弱,面色苍黄,腹满而软,胃纳尚佳,大便不畅。中医病名虚寒腹痛,证型虚寒腹痛,病因病机虚寒内盛。舌质带红,苔薄润,脉象较涩。腹痛仍发,痛则发热,腹部膨胀,辨证久病在络,血分瘀热。
脉弱腹痛虚寒瘀热
查看详情 →
38岁,主诉前阴声如矢响,日3~5次,经期提前,经量过多,色淡红,少腹疼痛。面色白光白,神疲肢冷,少气懒言,舌质淡,苔白,脉细弱。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劳倦伤脾,肾阳不足,气虚下陷,寒凝气滞。
脉弱冷气冲出经期提前经量过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女性。主诉排便困难两年余,近两年加重。病程两年。中医病名直肠粘膜脱垂。证型中气不足。病因病机手术损伤中气,脾气下陷,内脏失于固托。望诊舌略胖,舌色偏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排便困难,大便秘结,需服泻药。切诊脉细弱。
脉弱直肠脱垂中气不足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主诉音哑声嘶3个月,失音1周。精神萎靡,颜面暗黑,形体消瘦,纳食甚少,渴不欲饮,夜寐不安心烦,溲赤便秘。舌瘦色澹、苔薄白、津枯欠润,脉沉弱细涩。辨证为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大剂放疗耗气伤阴。
脉弱食管癌脾胃虚弱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吐血3月,胃癌切除术后,病检示胃小弯低分化腺癌,浸润浆肌层,胃网膜淋巴结2/9转移。面黄肌瘦,呃逆,易上火牙痛,咽有异物感,大便粘滞不爽,睡眠每晚仅3小时,舌红苔黄腻,脉弱。胃阴亏虚,痰热未尽。呃逆明显减轻,牙不痛,体重增加,大便粘滞不爽,睡眠少,小便黄,喉中有异物感,舌红苔薄,脉弱。喉中有异物感,大便溏,舌红苔薄黄,脉弱。鼻涕中带血丝,舌红苔黄,脉滑。鼻血消失,大便稀,舌红苔薄,脉弦数。病情好转,胃镜示吻合口炎,睡眠差,心烦,反胃,口苦,嗳气,大便不成形,喜食凉物,不喜食硬物,舌有齿痕,中有裂纹,舌质暗红,脉细。近日以失眠为主,大便稀,舌红少苔,脉数。自觉热气升,鼻衄,咽不舒,舌红苔薄,脉弦。仍反胃,大便不成形,睡眠差,舌红苔薄,脉细弦。
脉弱胃阴亏虚痰热未尽癌毒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心悸、心痛、气喘、大汗出、胸背疼痛、畏寒、下肢发软。病程两周。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肾阳虚,肺气不足。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肺气不足。望诊舌暗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悸、心痛、气喘、大汗出、胸背疼痛、畏寒、下肢发软。切诊脉细弱。既往有心肌炎病史,现见肺动脉高压、左房扩大、风湿性联合瓣膜病。
脉弱心悸心肾阳虚肺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贲门癌术后2月,伴心烦、口干渴、乏力、多尿10天。舌红少苔,脉沉细。中医诊断消渴(肾胃阴虚型)。病程2月,术后伤口溃烂伴脓性分泌物,口干渴、乏力、心烦、纳差、自汗。既往有慢性胃病20年,空腹血糖升高,癌胚抗原升高,B超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脉弱贲门癌糖尿病肾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泄泻兼外感,发热,恶寒,晚上脐周痛而腹泻,泻后痛减,胃胀,烦躁。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脾不调兼外感。舌象舌淡,脉象脉弱。
脉弱泄泻外感肝脾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右侧肢体瘫痪,不能行走,持续半年余。面色不华,舌质澹,苔薄白,脉弱无力。中医诊断为痿证,病因为暑温致瘫,证型为气虚阳虚。病程久,肢体温度较左侧低,饮食少,手不能握,足不能履。
脉弱痿证气虚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腹胀伴气急喘促,病程2年余。中医诊断臌胀,证型阴虚水热互结。体征面色苍白,腹部臌胀如鼓,神疲乏力,气急喘促,纳呆口干,溲少,大便黏腻不尽,舌红,苔白厚,脉弱。望诊面色苍白,舌红苔白厚。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腹胀、气急、纳呆、口干、溲少、大便黏腻。切诊脉弱。
脉弱腹腔积液阴虚水热互结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女,50岁,大便不调10余年,时干时稀,便有白色黏液,近期腹泻,每日10余次,水样便带红色黏液,腹痛,口干不欲饮,夜尿多,睡眠差。舌质淡暗,苔白腻根部甚,脉弱。证属脾肾阳虚,秽浊瘀结。
脉弱大便不调脾肾阳虚秽浊瘀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月经不调6年余,经色暗红有血块,少腹胀痛,喜揉喜按,白带量多质稠气秽,体胖,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肝脾不和,带脉失约,湿浊下注。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体胖,白带量多质稠气秽,少腹胀痛,经色暗红有血块。素体脾虚,复食寒凉,寒凝胞宫。舌淡边有齿痕,脉弱。
脉弱月经不调肝脾不和带脉失约
查看详情 →
患者时恶寒,胁下刺痛,咳而痰多,脉弦细,舌白苔。中医病名属胁痛,证型为少阳表里未和,病因病机为感冒未复原,体质偏阳虚。望诊见舌白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咳痰、胁痛、恶寒,切诊脉弦细。病程未明确提及。
脉弱感冒未愈少阳表里未和阳虚体质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黏液脓血便1年,加重2个月,每日7~10次,伴腹痛、下坠感,偶有头晕、心慌。肠澼(心血不足),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慢性炎伴急性炎及糜烂。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苔白腐或黄厚,脉弱或虚大。上腹剑突下及中脘下有压痛,中脘、天枢、大横、升输、降输、胆明压痛。腹痛、便血、脓液、下坠感、乏力、纳眠差、精神差、体重减轻。
脉弱溃疡性结肠炎心血不足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腹围105cm,小溲量少,大便秘结三日未解,巩膜黄染,腹部移动性浊音,下肢凹陷性水肿,胃纳不佳,苔白腻,脉弱。中医病名属肝硬化腹水,证型为瘀热互结,水湿壅阻,正气虚惫。望诊见巩膜黄染,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便秘、纳差;切诊脉弱。
脉弱肝硬化腹水瘀热互结水湿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感冒2日,流清涕,鼻塞,咽喉痒痛,头昏,低热,咳嗽伴痰鸣,周身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弱。中医诊断为外感风寒,内有痰热。病因为外感风寒,内有痰热,病机为外寒内热交错。
脉弱外感风寒内有痰热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主诉纳差半年余。纳差、腹胀、嗳气、无矢气、形体消瘦。舌质澹,苔薄白。脉稍弱。中医诊断纳差,证型脾虚食滞证。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胃不消谷,食滞积而不散。
脉弱纳差脾虚食滞证腹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