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7岁,女性。右上腹胀痛,伴发热,病程13年。精神委靡,形体消瘦,巩膜黄染,微畏寒发热,手足心热,寐差,右上腹胀痛连及背部,面部色斑明显,舌红少苔,脉细涩。肝胆湿热,肝失疏泄,脉络瘀滞。B超示肝总管、左右肝管扩张,胆囊肿大,囊内回声增强,胆管及胆总管有强回声带。
脉络瘀滞肝胆湿热肝失疏泄阴血耗伤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双眼视物模糊持续5年。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50/100mmHg。视力OU:0.2,视网膜血管变窄,动脉反光增强,动静脉交叉压迹,微血管瘤形成。心慌,多梦。舌质紫,脉涩。中医诊断:痰湿阻络,脉络瘀滞,血不循常道。
脉络瘀滞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痰湿阻络血不循常道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头晕、腰胁胀痛、手足心烦热、下肢浮肿、口苦口腻、饮食乏味、小便短黄多泡沫。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风湿热浊下注,病机为郁久致脉络瘀滞、三焦气机不利。望诊见面色深赤,面部颈部痤疮小疖,舌质胖大,黄白相间滑腻厚苔,根部腐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洪大滑数而有力。
脉络瘀滞肾衰竭尿蛋白症风湿热浊
查看详情 →
女,36岁,头晕、视物模煳3年,加重伴心悸1月。中年女性,面色澹白,口唇澹暗,舌紫暗,苔薄白。脉象双侧桡动脉未触及。中医诊断脉痹,证属肝肾气血亏虚,脉络瘀滞。颈部双侧可闻及杂音,锁骨下可闻及血管杂音,左较右明显。血压双上肢未测出,左下肢190/100mmHg,右下肢200/90mmHg。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处狭窄或闭塞,双肾动脉阻力指数增高,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改变。
脉络瘀滞脉痹肝肾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反复发作哮喘二十余年。呼吸急促,喉有哮鸣,声若拽锯,喘息抬肩,咳痰不爽,色白黏稠量少,额部汗出。舌质紫黯,舌下脉络纡曲青紫,苔白腻,脉沉细而滑。急性病容,端坐呼吸,面唇略绀,颈静脉怒张,三凹征阳性,双肺哮鸣音。中医诊断哮喘,辨证寒痰阻肺,脉络瘀滞,肺肾气虚。
脉络瘀滞哮喘寒痰阻肺肺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双膝部疼痛8年,加重10天。病程8年,症状包括双膝疼痛、腿软无力、上下楼梯及下蹲时疼痛,重压时疼痛,稍肿胀,夜间疼痛明显。体格检查示双膝关节周围压痛,活动受限,双小腿肌肉略有萎缩。X线显示双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辨证为肝肾不足,寒邪侵入,气血不通,脉络瘀滞,经络受阻。
脉络瘀滞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气血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水肿,颜面僵硬1年余,伴乏力、关节痛。双下肢及颜面水肿明显,颜面皮肤僵硬,口唇部位尤甚,时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纳食一般。查体颜面浮肿,双下肢压痕(+),舌红略黯,苔白腻。中医诊断虚劳、水肿、痹证。辨证脾肾亏虚,经络闭阻,水湿内停。舌淡黯,脉沉。
脉络瘀滞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脾肾亏虚痹证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间断性头晕、头痛8年余。中医诊断脉痹,证型气血亏虚脉络瘀滞。舌象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微。病程较长,症状包括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病因病机涉及气血亏虚及脉络瘀滞。四诊信息显示舌象暗红,脉象沉细,结合检查结果提示血管异常。
脉络瘀滞气血亏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8岁。胃脘作痛,按之痛甚,胃脘鼓起如鸡卵,濡软不硬。痰热内凝,脉络瘀滞。脉弦滑有力,舌苔白中带滑。
脉络瘀滞胃脘作痛痰热内结脉浮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头晕、颈胀反复发作2年。主要症状包括头部麻木、颈胀、头晕、双手麻木僵硬、前额头痛、口干。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眩晕,辨证为脉络瘀滞证。
脉络瘀滞眩晕颈胀头痛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腰酸乏力2年,五心烦热,晨起眼睑沉重感,食少纳呆,咽部色红,舌质紫黯少苔,两侧行瘀斑,脉沉弦而涩。慢性肾风,证属脾肾阴虚,脉络瘀滞。
脉络瘀滞慢性肾风脾肾阴虚腰酸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肢体麻木、震颤4个月,症状于冬季月经期加重,四肢软弱无力,时有震颤,不能握笔,上肢端呈鸡爪状,肢端发冷,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面色暗滞,舌暗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血虚感寒,脉络瘀滞,经脉失养。
脉络瘀滞肢体麻木血虚寒厥经脉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