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9岁,女性。主诉反复胸闷气短,阵发性燥热近10年,加重3个月。中医病名虚劳,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舌澹红,苔薄黄,脉细数。二诊舌澹,苔薄黄,脉细数。三诊舌暗澹,苔白腻,脉沉细。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短、阵发性燥热、腰痛、睡眠欠安、大便时溏、易汗出、口干不明显。病程近10年。
更年期综合征气阴两虚脾虚燥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反复腹泻10年余,腹痛肠鸣,大便常伴不消化之物,食入腹胀,神疲乏力,胃纳欠佳,夜不安寐。舌红苔薄白,脉细带弦。辨证为脾虚肝郁,后转为肝郁脾虚兼有肾亏,再转为肝郁脾虚兼有血虚。望诊见舌红苔薄白,切诊见脉细带弦。病程迁延反复,病因与情志不畅相关。
腹泻脾虚肝郁肾亏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腹胀、足肿,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脾虚湿阻证,病因病机为湿蕴日久化热,湿热交织,三焦枢机不利。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腹胀、足肿、小便清利,切诊未提。
脾虚湿阻证湿热内归太阴气胀水肿
查看详情 →
男,76岁,心慌间作10余年,双下肢浮肿2年。心阳不振,气虚血瘀,风湿瘀滞于肌肉关节经脉。唇舌发绀,按脉虚弱,参差不齐。自觉身重,汗出恶风,稍有感寒过劳即发,发则心悸,额出冷汗,端坐呼吸,小便少,面睑肿。心率106次/分,心律不齐,有双期杂音,房颤律。
心悸气短心阳不振气虚血虚风湿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主诉大便稀溏,站立时即欲排便,持续1月余。现病史示饮食欠佳,胃胀,泛酸,干呕,气短,嗳气,后背凉,胃怕凉,周身窜痛,情绪不畅。舌红,苔白腻,脉细弱。中医诊断泄泻,证属脾虚肝郁,中气下陷。
泄泻脾虚肝郁中气下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疲倦乏力,多饮、多尿,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消渴,证型中气虚弱,脾不散精。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糖尿病中气虚弱脾不散精脾虚津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痰稠色黄。病程30余年,加重1月。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辨证为肺脾两虚,痰热内扰。二诊时舌红,苔薄白,脉滑。辨证为肺脾气虚,痰热内扰。
肺脾气虚慢性支气管炎痰热内扰痰浊上壅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鼻塞流涕3天,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舌质澹,舌尖红,舌苔薄白,脉浮紧。中医诊断鼻渊,证型肺脾气虚。病程短,病机为肺脾气虚,复感外邪,肺失宣肃,郁热内蕴,鼻窍瘀阻,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上逆,肝郁气滞,郁而化火,木火刑金,上犯于肺。舌质澹红,舌苔白,脉弦滑。行经腹痛,夜间烦渴欲饮。
肺脾气虚鼻渊肝郁气滞湿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反复发热伴心动过速2年,加重2个月。面色白,舌质澹,舌尖略红,舌苔白腻,脉细弱而数。心悸,辨证为心阴亏虚,脾虚湿盛。心电图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心悸心阴亏虚脾虚湿盛阴虚湿滞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下肢浮肿10个月,颜面浮肿,扁桃体肿大伴咽痛,腰膝酸软,自汗,大便稀,小便黄,舌红苔白略干,脉细数,尿蛋白(+++),隐血(+++),红细胞升高,中医诊断水肿,证型为阴水之脾气虚弱。
脾气虚弱水肿阴水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疼痛、身体沉重、肢体浮肿、下肢为甚、肢凉怕冷、夜尿频多、大便溏薄。病程2年。中医病名为肾病综合征,证型为肾气虚衰、脾气虚、湿邪内伏。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感受毒邪、营卫耗损、正虚邪恋、肾不摄精、精微下注、脾气虚、浊脂内积、湿邪久羁、阳气虚损。望诊见舌胖质澹,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尿蛋白(++)~(+++)、血脂增高、血压150/100mmHg。切诊见脉沉缓而细。
肾病综合征肾气虚脾虚湿浊内伏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晕、腰酸、小便浑浊如牛奶、大便3日一行。病史提示乳糜尿复发,月经退后,少腹胀闷,白带量多稠黏。舌红,苔薄,脉细滑。诊断为脾肾虚衰,下焦湿盛。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湿浊阻滞,气化不利,清浊不分。
乳糜尿脾虚肾虚湿浊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反复眨眼、嘴角抽动年余,纳食差,腹胀,脾气大,面色无华。舌质澹红,苔花剥,脉弦。中医诊断为慢惊风,证型为脾虚肝亢。病程年余,主诉为反复眨眼、嘴角抽动。查体见面色无华,舌质澹红,苔花剥,脉弦。
慢惊风脾虚肝亢风邪夹湿
查看详情 →
孙某,女,36岁。右上睑下垂,双眼视物昏花,看地面有凹凸不平感,乏力肢软,夜眠多梦,经期颈部皮肤起痒疹。舌红苔薄白,脉细。痿证,上胞下垂,证属中气不足。
重症肌无力痿证中气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面色皖白,精神委靡,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多汗心悸。脉虚弱,舌澹苔白。脾气虚弱,心气不足。中医病名肺心病,证型属脾气虚弱,心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脾气虚弱,心气不足。
脾气虚弱肺心病呼吸衰竭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诉胃脘部胀满不适,隐痛,精神委靡不振,形体消瘦。病程近10年余,症状反复,近期脘痛连胁,受凉后加剧,空腹明显,得热或进食后缓解,嘈杂似饥,纳呆食少,食后饱胀,嗳气频频,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晨起口苦口干。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镜检查提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示胃黏膜中度萎缩伴肠上皮化生。
胃脘痛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热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喘息明显,行走500m需休息,不能上下楼梯,精神倦怠。病程34年,每年夏季6月发作,持续至10月缓解。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澹体胖,苔白,脉沉无力。双肺遍布哮鸣音,右肺呼吸音低。中医诊断喘证(肺脾气虚)。
肺脾气虚喘息性支气管炎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主诉胃癌术后中脘、少腹作胀、隐痛20余日。中医病名内科癌病,证型胃阴耗伤,脾气亏虚,瘀热内蕴,气机不畅。望诊舌质光红,闻诊无特殊,问诊有乏力、纳差、口苦、自汗盗汗、口干引饮、喜饮凉水、怕热、低热、大便不成形、夜尿频多,切诊脉象未提。
脾气虚胃癌术后胃阴虚瘀热内蕴
查看详情 →
60岁女性,口干欲饮2年,双下肢浮肿3月。气阴两虚证。口干欲饮,双下肢浮肿,神疲乏力,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气阴两虚脾肾亏虚津液不足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66岁,头晕头痛,左半身麻木如蚁行,心烦不寐,腰酸耳鸣,胸闷善太息,大便溏薄,夜尿频数,高血压病Ⅱ期2~3年。舌红晦胖苔少,脉沉细弦,血压180/110mmHg。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高血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