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近五旬,体素羸弱,主诉腹胀。中医病名腹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暑邪、温补不当。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腹胀、寒热渐作、病剧而崩,切诊未提及。
腹胀暑邪温补不当养阴止血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腹痛,食欲差,便溏2年,泻后痛减。泄泻(寒热错杂)。舌尖红,薄白苔,弦脉。病程长,脾虚寒热错杂。
腹胀泄泻寒热错杂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发冷发热断续发作,左上腹痞块坚硬八、九年,逐渐增大,体力渐弱,头晕,食欲不振,面色黧黑,舌苔白浊,腹胀大,卧床不起,每日便稀四、五次。脉象数中带虚。肝脏肿大5厘米,脾脏肿大27厘米(过脐向右伸)。血色素55%,红血球271万,白血球9,200,中性51%,淋巴40%,嗜伊红9%。
腹胀脾大乏力便溏
查看详情 →
男,54岁,胸闷心悸,气短乏力,胸痛彻背,病程4年。心痛,肺郁气滞,痰浊阻胸,心脉瘀滞。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弦滑。心电图提示心肌受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腹胀冠心病肺郁气滞痰浊阻胸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眩晕、心慌气短、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纳少腹胀、失眠多梦、面色皖白、唇色不华、发色不泽。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脑窍失养。望诊见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眩晕、心慌气短、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纳少腹胀、失眠多梦。切诊见脉沉细。
腹胀眩晕中气不足脑窍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饮酒无度,夹肝气拂郁,胸胁胀闷,两目及周身发黄,身热口苦,烦躁干呕,不欲饮食,小便色黄,大便秘结。中医诊断为阳黄。证型属湿热熏蒸,阻于中焦,胆汁外溢。病因病机为酒客多挟湿热,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身热口苦,烦躁,便秘,不欲饮食。切诊未提及。
腹胀阳黄湿热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50岁,饮食渐减,脘腹胀满,无意中拣吃黄土,腹胀减轻,病程3年,慢性病容,精神倦怠,面色萎黄、无华,口唇色淡,爪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缓,湿困脾土,脾运失职
腹胀食土症脾运失职湿困脾土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胃脘隐痛反复发作1周,伴腹胀、纳呆、嗳气、恶心、大便溏烂。舌质红,苔微厚腻色澹黄,脉滑。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脾虚痰阻),病因为中土不足,运化无力。腹部检查中脘压痛(++)。
腹胀胃脘痛脾虚痰阻消化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阳痿不举,梦遗频作。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包括阳痿、梦遗、阴囊湿疹。证型为饮食不节,脾胃不和,湿浊内生化热,下扰精室,后转为湿热未清,热胜于湿。舌淡红中腻,脉滑数。现病史见头晕而重,胸闷气促,纳呆腹胀,口干少饮,大便稀,小溲频赤,腰脊痠痛,阴茎痿软,梦遗频作,阴囊湿疹抓痒难忍,无性欲。
腹胀阳痿梦遗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嗽,气逆痰咸,夜多漩溺,口苦不饥,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咳嗽,证型根蒂虚而兼怫郁,病因病机虚损兼气郁。望诊未明,舌象未提,闻诊未明,声音未提,问诊见咳嗽、气逆、痰咸、夜尿多、口苦、不饥,切诊脉虚弦。后续复诊见腹痛滞下,小溲热涩,咳嗽复作,脉仍虚弦,腹痛吐泻,肢冷音嘶,面黄腹胀,寝食皆废,温邪痰嗽,脘闷汗多,脉微为寒邪直中。
腹胀咳嗽气逆痰咸
查看详情 →
女,22岁,腹胀大如箕,两足浮肿,青筋暴露如蚓,蜘蛛痣遍及面颈,舌质边尖紫暗,舌体瘀斑,脉弦细而数。乏力、纳差、胁肋隐痛,腹胀剧增,双下肢及腹部时肿时消,小便黄少,大便时溏时难,月经18个月未潮,五心烦热,寝卧难安。肝肾阴虚,水瘀互结之鼓胀证。
腹胀门静脉性肝硬化肝肾阴虚水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便溏泻不愈5年,大便溏泻每日3~4次,便中夹白色黏液,排便不爽,左下腹痛,腹胀明显,嗳气、矢气则舒。舌红,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寒热错杂,病机为寒湿久郁而化热。望诊见舌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便溏、腹胀、嗳气、矢气;切诊见脉数。
腹胀泄泻寒热错杂苔薄黄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发病前10天出现神疲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溲黄,继而面目发黄。黄疸指数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西医诊断为重症肝炎、亚急性肝坏死。中医诊断为寒湿陷于阳明,肝失条达。面色晦滞,巩膜黄染++++,形体消瘦,腹胀纳减,大便溏薄,小便黄赤,小腹重垂。舌苔腻,脉迟缓。病情迁延,曾昏迷2次,黄疸反复加深。寒湿滞于阳明,肝气失于条达。
腹胀重症肝炎亚急性肝坏死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男,45岁,主诉HBsAg、HBeAg、HBcAb阳性3年,身目黄染、食欲下降10天。巩膜、皮肤黄染,高度乏力,纳呆,腹胀,口干,口苦,朱砂掌,舌尖红,舌苔腻稍黄,脉弦。中医诊断肝瘟(急黄),辨证脾虚湿热(阴阳黄)。舌质澹,苔白腻。
腹胀肝瘟脾虚湿热急黄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9岁。腹胀、疼痛时作、呕恶嗳气、食欲较差、大便干结。舌质澹红,苔薄白润,脉沉细数。证属中焦失运,津枯肠燥。
腹胀克罗恩病中焦失运津枯肠燥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乏力、腹胀,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邪毒入血致气滞血瘀。舌质暗,苔薄。形体消瘦,腹膨隆,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显著升高,早幼粒细胞及中、晚幼粒细胞比例异常。
腹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气滞血瘀肝脾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腹泻半年,大便稀溏有黏液,排便有下坠感,左下腹隐痛,腹胀,恶心,饮酒诱发。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中医辨证为痰热阻于肠道,清浊不分。
腹胀肠功能紊乱痰热阻肠清浊不分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眩晕倦怠,耳鸣,两足乏力,心悸不安,太息,睡眠困难,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腹胀腹泻,面苍白无华,唇甲眼睑淡白,发枯,舌淡苔白润,脉细促乏力,血红蛋白50g/L,中医病名血虚气弱,证型心脾不调,病因病机气血两虚,望诊面苍白无华,舌淡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眩晕、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腹胀,切诊脉细促乏力。
腹胀缺铁性贫血血虚气弱心脾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年,性别女。主诉肝病10余年,腹水。症状包括肝区隐痛、尿少便结、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厌油纳差、腹胀如鼓、脐突。面色萎黄。舌质青紫,苔少。脉弦细。中医诊断水鼓。病因病机属水液代谢障碍,血瘀气滞。
腹胀肝硬化腹水水鼓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男性。主诉为啼哭腹胀、呕吐1小时。病程短。中医诊断为关格,证型为气血瘀结、肠腔阻塞不通。望诊见腹部膨胀,可见明显肠型。听诊肠鸣音亢进,可闻气过水音。问诊提示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及黄绿色肠内容物,病史中有蛋白质摄入过多及不消化稀便。脉象未提及。
腹胀肠梗阻肠腔阻塞呕吐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