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伤风,咳嗽气喘,鼻塞流涕。脾胀不食,小便短少。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肺肾两虚,病因属脾胃虚弱,肺肾不足,因攻伐致虚。
腹胀伤风咳嗽气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为便秘,病程半年,近2月加重。现症见大便1周1次,排便不爽,脘腹胀满,右胁痛,烦躁易怒,食少,经前乳房胀痛。舌苔白略腻,脉弦。辨证为肝气郁滞,腑气不通。
腹胀便秘肝气郁滞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主要症状吞咽不利3月余。中医病名噎膈,证型脾虚痰瘀内结。舌质淡暗,苔白腻,脉细弦。病程3月余。
腹胀噎膈脾虚痰瘀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主诉右上腹部肿块,病程自2003年10月15日发现。中医病名肝积,证型肝郁痰聚,横逆脾土证。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肝区疼痛,上腹胀满,纳呆食少,疲倦乏力,不欲活动,形体消瘦,肝大,质硬压痛,表面凹凸不平,肝左叶占位性病变。病位肝脾,病因病机为肝郁痰聚,痰浊聚毒。
腹胀肝癌肝郁气滞痰瘀蕴毒
查看详情 →
四旬,身形素强壮,暮春发病。发热益甚,大小便不利,小便滴沥可通,大便旬余未通,呕吐,腹胀。脉弦长有力,重按甚实,舌苔厚黄,多芒刺。病机为伏气化热。
腹胀发热伏气化热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胃脘不适疼痛7月,伴前胸后背疼痛、反酸呃逆、大便溏每日2~3次。舌红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寒热错杂,互结于中焦。二诊时脐周痛,大便溏每日3~4次,胃脘不适减轻,舌澹红苔白,脉沉细。三诊时诸症好转,睡眠好,腹胀,反酸多出现在早餐后,时有胸痛连及后背,大便每日1~2次,舌体胖苔白滑,脉沉细。
腹胀胃痛寒热错杂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头痛,痛无休止,烦躁不安,眠食受限。病史为直肠癌术后4年。中医诊断头痛,证型肝阳上亢、毒瘀入络。舌暗红,苔薄黄,脉弦小。
腹胀头痛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闭经半年。主诉闭经,月经每月来潮两次,量多色鲜红,有血块,经前小腹坠痛胀,喜热喜按。产后失血过多,行经受寒,致寒气凝阻。腹胀腰酸,头晕眼花,胸胁胀痛,四肢清冷,倦怠纳差,夜寐尚安。两颧略赤,舌苔薄白,中有刺、边有痕。脉左细尺弱、右细弦。中医诊断为血虚寒凝型闭经。病因病机为产后失血过多,血虚无以灌注冲任,寒气凝阻。
腹胀闭经血虚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痛经10余年,经期间每日须服芬必得1片方能缓解。病史中有左卵巢囊肿抽液史。刻下症有经期提前、有块、腰酸、便溏、腹胀或嗳气、脚凉、手心热、经初头晕、未育。诊断为痛经,证型属肝经郁热、脾肾不振、气血不和。舌象未提,脉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及症状描述明确。
腹胀痛经肝经郁热脾肾不振
查看详情 →
男,72岁。疲乏,偶有头晕,胁肋疼痛,腹胀,腹部肿块触之坚硬,纳可,眠差。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气阴两虚,毒瘀互结。舌黯红,苔少,脉弦细。
腹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气阴两虚毒瘀互结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反复咳喘11年,近3周咳喘气短,尿少水肿不能平卧。主症包括咳痰带血、尿少、肢肿、心悸、腹胀、纳呆。体征见唇发绀、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心界扩大、心率120次/分、律不齐、两肺湿啰音及哮鸣音、肝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根部黄腻。脉结代而数,沉取无力。中医诊断为心衰病,证属脾肾阳虚,水饮泛滥,兼夹瘀血痰热。
腹胀心衰病脾肾阳虚水饮泛滥
查看详情 →
41岁男性,右胁疼痛,不思饮食,倦息乏力,形体瘦弱,面色晦暗,面部鼻头有血丝缕缕,手掌发红,严重失眠,腹胀迟消,大便溏软。舌质略红,舌苔厚实微黄,中有剥脱,脉滑数,左手略有弦象。中医诊断为早期肝硬化,病机为肝郁犯胃,中湿不化,心神不宁。
腹胀肝硬化肝郁犯胃中湿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主诉排便困难,持续半年余。大便费力,便后不尽感,腹胀,大便2~3日1次,不干。舌质舌尖暗红,苔白厚腻,脉滑数。诊断为便秘,证属气阴两虚。腹胀无便意,口干,大便每日或间日1次。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有力。病情好转后仍口干、尿频,时下肢发凉。
腹胀气阴两虚便秘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腹胀、纳差3个月,下肢水肿,颈部瘰疬,腹部症瘕平脐,质中等,光滑无压痛。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恶核,辨证寒痰凝滞。病程较长,属实证,寒邪凝滞,痰毒内阻。
腹胀恶核寒痰凝滞纳差
查看详情 →
84岁男性,反复腹胀5年余,再发加重1周,倦怠乏力,纳差,畏寒,面色㿠白,四肢不温,双下肢水肿,腰酸,小便黄量少,大便溏。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黄染,腹隆软,移动性浊音(+),腹围90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腹部彩超提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脾脏稍大,腹腔积液。中医诊断鼓胀,证属脾肾阳虚。
腹胀鼓胀脾肾阳虚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全身无力、腹胀、肝区不适、轻微作痛、大便稀、失眠、烦躁、嗳气、口苦、体重下降。病程自三月份开始,持续数月。中医病名为传染性肝炎,证型为肝肾不足、气滞血痰、心脾虚弱。望诊见舌质绛红,苔白微厚。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肝区不适、腹胀、失眠、烦躁、嗳气、口苦、体重下降。切诊见脉沉细而弦。
腹胀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心脾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有长期肝病史,1951年起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满、四肢浮肿,1952年诊断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肝功异常。近期再次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四肢浮肿,伴恶寒发热、面部及全身浮肿、腹胀、小便短赤、大便干。面部及全身浮肿,腹部膨隆,舌苔黄略厚,脉细弱。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内聚,气血郁滞,兼外感。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内聚,气血运行不畅。
腹胀肝硬化脾肾阳虚水湿内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5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嗜睡,病程从7月15日开始。中医诊断为暑温(偏热型),病机为邪热深伏,内陷厥阴。望诊见面色淡黄,唇红干,舌质红、苔黄干,无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嗜睡。切诊脉象沉弦数,体温36.2℃。
腹胀暑温热毒深伏厥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习惯性便秘15年,大便间隔7天左右。主要症状为大便量少干结、腹胀、精神疲惫、消瘦,伴咽干口渴。舌象嫩红而干,脉象细软。中医诊断为阴虚肠燥,津气亏虚。病因病机属阴虚津亏,肠失濡润。
腹胀老年性便秘阴虚肠燥津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儿40天,生后发黄,黄疸加重,伴泄泻,尿黄不染尿布,大便色黄白。皮肤巩膜色黄鲜明如橘子色,腹胀,肝肋下3厘米,脾肋下2厘米。总胆红素8.4毫克%,直接胆红素1.2毫克%,网织红细胞2.8%。
腹胀黄疸湿热蕴结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