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气滞+气滞血瘀+血瘀

男,53岁,多汗20余年,活动、进食、情绪波动时汗出明显,夜寐亦汗,四季均然。舌质淡黯,苔薄白,脉细弦。气滞血瘀络阻。口唇色黯,恶热喜冷,夏日汗出更甚,喜风扇、空调直吹。
气滞血瘀自汗多汗病盗汗
查看详情 →
女,41岁,神倦肢怠,自汗畏寒,面色无华,悬心饥嘈,嗳气频作,小腹坠胀,口干发甜,大便干燥,干咳,病程未明确。肺脾气阴两虚,升降失常。面色无华,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神倦肢怠、自汗畏寒、悬心饥嘈、嗳气频作、小腹坠胀、口干发甜、大便干燥、干咳,脉象未提。
胃下垂肺脾气阴两虚升降失常干咳
查看详情 →
男,20岁,多饮、多尿、多食1年余,头晕,血糖升高,尿糖(卌),酮体强阳性,糖尿病酮症。阴阳两虚兼血瘀型。饥饿感强,口微渴,乏力,气短,自汗,唇暗,舌紫、舌下静脉青紫,苔白微腻。脉象未提及。
自汗糖尿病酮症阴阳两虚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主诉乳腺增生伴经期胀痛,月经衍期,色黑有块。舌紫、苔薄白,脉弦小。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痰凝乳络。舌象紫,苔薄白,脉弦小。病程较长,症状与情志相关,月经异常,局部有结节。
气滞血瘀自汗乳腺增生痰凝乳络
查看详情 →
女,29岁,失眠1年余,思虑多,心烦,畏寒,倦怠无力,面色偏白,月经后期。舌质胖嫩而澹、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失眠,证型气血两虚,病因病机素体不足,劳伤心脾。望诊面色偏白,舌质胖嫩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思虑多,心烦,畏寒,倦怠无力,月经后期。切诊脉细。
失眠气血两虚肝郁气结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包括感冒、头痛、恶寒、体困、自汗、口渴喜饮、食凉益舒、右胁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而数,体温38.5℃,食欲缺乏,腹胀满。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夹火阻络。病因分析为长期伏案操作致气郁不畅,情绪不畅加重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感冒肝气郁结火邪
查看详情 →
刘某,37岁,月经过多半年,月经量明显增多,色黯红,夹血块,经前乳房胀,乳头触痛,经行第一、二天下腹胀痛,块下痛减。舌质黯红,边有瘀斑,苔薄,脉弦涩。诊断为月经过多,辨证为气滞血瘀证。舌质红,少苔,脉细。
气滞血瘀月经过多五心烦热阴虚有热
查看详情 →
男,39岁,右下腹痛10天,病程较长。腹痛(气滞血瘀),气滞血瘀。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右下腹隐痛,活动加重,轻度恶心,大便稍干。腹柔软,下腹右侧麦氏点压痛。脉象未提及。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慢性阑尾炎病史2年,曾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慢性阑尾炎腹部不适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发作性心慌心悸、胸闷胸痛9年,加重20天。胸痹心悸,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神疲,烦躁失眠,自汗盗汗。心电图示下壁、外侧壁心肌缺血,频发室早。年老体瘦,劳倦思虑过度,情志不和,气机紊乱,心脉瘀阻。
气滞血瘀自汗盗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8岁。主诉左侧头痛如锥刺,疼痛难忍,伴眩晕、恶心呕吐、胸闷、纳差、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精神抑郁。舌质澹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沉弦滑。辨证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不疏、脾失运化、痰饮上蒙清窍、气血循行不畅。
气滞血瘀头痛肝郁眩晕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自汗、盗汗、失眠2月。情绪抑郁,寡言少语,夜寐梦纭,善忘,食少便溏,腹胀,月经不调,白带清稀。舌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盗汗,证属心脾两虚、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自汗心脾两虚失眠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自汗、失眠2月。情绪抑郁,寡言少语,夜寐梦纭,入睡困难,善忘,食少便溏,腹胀,月经不调,白带清稀。舌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证属心脾两虚,气滞血瘀。
自汗气滞血瘀失眠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主诉面色萎黄、乏力10年,加重伴胁肋胀痛、黑便7个月。刻下症见面色萎黄、乏力、晨起口苦、活动后心悸、气短、胁肋胀痛、易惊、自汗、盗汗、手足心热、纳差、夜寐不佳、小便黄、黑色软便。舌质澹,苔白,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辨证为肝郁乘脾,气不摄血。病史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缺铁性贫血、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缺铁性贫血胃溃疡肝郁乘脾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后背及肩胛骨痛,早搏频发,病程2月余。中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望诊见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全身乏力、腿酸软,切诊脉沉缓无力。
气滞血瘀寒凝气滞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阵阵汗出、衣如水浸、心胸烦闷、经闭不行。病程约1个月。中医诊断为肝郁气结、血瘀胸中、津液输布失司。舌象苔薄白、舌边有瘀点。脉弦细涩。
气滞血瘀血瘀胸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肝郁气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自汗淋漓不已。晨起汗出淋漓,衣衫尽湿,汗出前微畏寒,汗出时面红轰热,情绪抑郁、烦躁。舌质紫黯,脉弦细带数。证型为肝气郁结、阳气内郁、痰凝血瘀自汗。
自汗淋漓痰凝血瘀肝气郁结阳气内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反复阴道流血2个月。素嗜生冷,平素饮食不节,生活无规律。刻诊见肢软乏力,头晕。脉细数。舌澹胖,边有齿印,苔白。中医诊断虚劳,证型气滞血瘀,热毒内蕴。病机因素嗜生冷,饮食不节,生活无规律,耗伤气血,气滞血阻,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气滞血瘀虚劳肝肾阴虚热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李某,男,56岁。自汗淋沥不已二年。晨起汗出,伴微寒、面部烘热。情绪低落,偶感烦躁。舌质紫黯,脉弦细带数。肝气郁结,阳气内郁,痰凝血瘀。
自汗痰凝血瘀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心区刺痛阵作,伴心慌气短,手足心热,夜寐不安,纳呆脘堵。舌质暗有瘀点,舌苔少色白。脉沉细偶结。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心血瘀阻心气不足阴虚内热心慌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胸闷、胸痛1年,活动时加重,近半年加重。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伴随头晕、头痛、夜间烦扰。血压持续在150~160/100~120mmHg,心电图ST-T改变,胆固醇升高,胸片提示主动脉弓突出,心影饱满。舌澹紫,面色不华,自汗,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气滞血瘀自汗胸痹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