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4岁,主诉头痛反复发作5年余。主要症状为左颞部疼痛,持续半天以上,伴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痰涎,月经期头痛加重,伴腰酸、神疲、烦躁、多梦、纳食欠佳、口干欲饮、腹胀、夜寐差、大便稍干。体征示面色萎黄,舌澹胖,苔白稍干,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痰浊头痛。病因病机为痰饮内停,上扰清明,兼脾肾阳虚。
偏头痛痰浊内停脾肾阳虚肝脾两虚
查看详情 →
赵某,女,4岁,畏风头痛四月余,前额尤甚,剧则两目失神,饮食难进。脉沉缓,舌有剥脱。辨证为风寒邪郁络,头痛不止。
头痛风寒邪郁畏风脉沉缓
查看详情 →
李某,男,46岁。口干,头晕,视物模糊,皮肤色暗,夜尿1~2次,大便干。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舌黯红,苔薄腻,脉细滑。血压150/95 mmHg。舌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血压135/85 mmHg。阴精不足,痰浊瘀血内蕴。
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阴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头晕、胸闷、心悸、乏力、夜寐欠佳,病程30余年。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型为肝肾两虚、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阳失斡旋,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面色晦暗,舌淡胖有齿痕。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畏寒肢冷、胃纳一般、大便溏薄、思虑多、夜寐欠佳。切诊见脉细缓。
高血压肝肾两虚肝阳上亢胆气郁结
查看详情 →
41岁男性,发作性头晕头胀2年,加重7天。头晕头胀,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面色晦暗,精神疲惫,形体肥胖,舌质暗澹,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脾虚肝热,湿浊内阻型。
高血压脾虚肝热湿浊内阻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浮肿4弃涂,合并眩晕1年余。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为气虚水湿上泛,肝气上逆。病位在肺脾肾。望诊见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疲乏无力、纳差、胸闷憋气、恶心欲吐、尿少、大便溏。切诊见脉沉细。BP29.3/18.4kPa。
眩晕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气虚水湿上泛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2岁。头晕失眠5年。舌尖红苔白水滑,脉弱。眩晕,证属肝肾虚损,脾失健运,肝气郁积。头晕、头胀、失眠多梦,肾结石史,腰胀疼。病程5年。
眩晕高血压肝肾虚损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女,33岁,脑震荡后12日,卧床不起,头昏,胸闷不舒,呕吐恶心,大便5日未行,舌苔厚腻,脉弦滑,瘀血阻络,湿邪内蕴
头昏眩晕脑震荡瘀血阻络湿邪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不能站立、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平素记忆力减退、步履欠稳、喜坐喜卧。舌质澹暗,苔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正气本亏,肝阳痰瘀,脑络受阻。病程较长,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曾有TIA发作。
脑梗死头晕肢体麻木步履欠稳
查看详情 →
男,55岁,头昏眩晕、耳鸣、恶心、纳差乏力,舌苔白腻,脉濡滑,痰浊上扰,清空不宁,痰浊内蕰,脾阳不振,痰浊蒙蔽清阳,停阻中焦,气机不利。
眩晕症痰浊上扰清空不宁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三十余岁,眩晕每日三五次,醒时亦感不快,晕时先恶心,身上出汗,吐痰。面色惨淡,精神疲倦。脉象四至平和。病机为中气不足,致痰停中州。病因属中气不足,寒痰停滞。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未详述。脉象平和。
眩晕中气不足寒痰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牙龈出脓,两肩胛自觉寒,时时眩晕欲呕。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痰饮,证型痰浊中阻。病因病机痰湿中阻。望诊舌白津润。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眩晕、恶心、肩背寒、午后疲乏。切诊脉小软。
慢性胃炎痰饮肝旺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眩晕3月余,伴头顶部及枕部痛,颈项僵硬。有颈椎病史,纳差,时欲呕。舌淡,有齿印,苔白滑,脉沉紧。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寒湿内生,影响气血运行。
眩晕脾肾阳虚寒湿内生气血运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头晕耳鸣,胸脘闷,行走不实,便溏。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肝肾不足,清阳不升,风痰瘀阻。舌象淡暗,苔后根薄腻。脉象细弦。
眩晕肝肾不足清阳不升风痰瘀阻
查看详情 →
朱某,女,37岁。主要症状包括形神萎靡、低热、脘腹痞满隐痛、恶心呕吐浊涎、头晕目眩、畏寒肢冷、大便干结、小便清长、皮肤枯藁。舌苔白腻罩黄,味苦,脉沉弦。中医诊断为水气久延,脾阳虚衰,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3年,由急性肾炎迁延未愈,近因感冒咳嗽诱发病情加剧。四诊信息显示面色晦暗,舌苔白腻罩黄,脉沉弦。
慢性肾功能衰竭脾阳虚衰肺胃痰热水气久延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头终日昏晕不清,阵眩晕较甚,手心热。病程4~5年。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脾胃内伤,痰湿上逆。病因病机为痰湿上逆,清阳受阻。面色白,舌澹红苔薄,脉弦滑。二诊后舌澹红略有腻苔,脉弦。症状包括身重、恶心、烦闷。
眩晕痰湿上逆脾胃内伤清阳受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胸部满闷,隐隐作痛,食难下咽,遇事易怒,惊悸不安,头昏胀痛,记忆力差,耳鸣目视不清,夜间流泪,口舌干燥,四肢烧灼,腹痛便溏,经常感冒,曾卧床五年不起。舌边红,舌质松裂,干燥少津,舌苔垢腻,面目虚浮少华,四肢小关节变形肿大。诊脉弦大而硬。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眩晕郁证气滞阳虚
查看详情 →
男,37岁,接触过放射元素矿石。面部呈灰色,唇部发紫,齿龈有黑线,消化系统障碍,不思饮食,食即欲吐,大便秘结,腹部剧烈疼痛,尿色深黄,头晕乏力,忧郁失眠,尿紫质。病程周期性发作,夏季剧烈疼痛,住院3—4月后每月发作一次。湿阻气滞,肝胃失调。面色灰黑,唇紫,齿龈发黑线,眩晕眼花,全身乏力,胸闷,脘胁两侧胀痛。舌苔厚腻,脉弦细。湿邪渐化,气阴两亏。舌苔薄腻,脉细数。
肝胃失调湿阻气滞气阴两亏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女,51岁,后枕作痛,上引巅顶,下及背膂,说话有口不应心,走路浮荡不稳,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中风先兆,证型为风阳扰动,病因病机为风阳上犯神明。望诊未明确,闻诊未明确,问诊见症状描述,切诊脉象细弦,二诊脉象濡弦。
中风先兆风阳扰动肝经证足太阳膀胱经
查看详情 →
女性,48岁,头晕耳鸣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半月。头晕间歇性发作,如坐舟车,耳中嘈杂,偶有蝉鸣,头部如有物包裹,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腻,右寸细弱,右关细缓无力。辨证为气虚夹痰证,病机为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诊断为耳眩晕(梅尼埃病)。
耳眩晕眩晕气虚夹湿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