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不寐,心血不足,心肾不交。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肾气不足,心火亢盛,阴阳失衡。胸胁隐痛,咳呛痰多,痰湿内蕴。气虚无以载血,虚阳上浮。腰痛,寒邪客于肾经。
不寐心血不足心肾不交痰湿内蕴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腰腿痛半年,走路及久坐腿麻痛,小腿至脚踝麻痛,天冷加重,偶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素喜饮酒,纳正知饥,饮少,大便干黏,小便黄,脉弦滑缓,舌形瘦,舌尖红,苔白腻。面色红,脚气有,脚心热有,阴囊潮湿有,夜间喉间有痰,黏,易咯出,口气有,头晕偶有,饮酒每日100克白酒,小腿至脚踝易麻,先麻后痛。脉小弦滑,舌红,苔白腻。脉弦滑,舌尖红,苔白厚腻。脉弦滑,舌红,苔白腻。脉弦滑,舌红,苔白腻。脉弦数,舌红,苔白腻。
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脚心热阴囊潮湿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头昏目眩2月余,伴视物旋转、站立不稳、颈僵肩痛、手麻。舌黄腻、尖红,脉细滑。辨证为肾虚肝旺,痰浊上蒙。二诊症状头昏减轻,头脑不清,乏力,苔薄腻,脉细涩,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上蒙,清阳不展。三诊症状头昏减轻,站立时有坐舟车感,腰酸腿软,尿频,苔薄黄腻、质暗红,脉细,辨证为肝肾不足,下虚高摇,风痰上扰。舌象黄腻、尖红、薄腻、薄黄腻、质暗红,脉象细滑、细涩、细。
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浊上蒙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64岁女性,突发左侧肢体偏废,言语謇涩,鼻翼沟变浅,舌体偏斜,血压210/120毫米汞柱。神态呆滞,言语含煳,左侧半身不遂,眩晕纳呆,痰多白稠。舌苔厚腻,脉弦。形体肥胖,素体湿重阳亢,高血压症。中医诊断为中风偏瘫,证属痰热风阳上扰。病机为痰浊夹肝阳上扰清空,脉络被堵。二诊时血压下降,神志清晰,言语流利,左侧肢体软弱能活动,舌苔厚腻,脉濡。三诊时已能独自步行,血压正常。
中风偏瘫痰热风阳上扰痰瘀阻络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73岁女性,乏力、腹胀痛、腑行不畅一个月余。腹痛,气滞不畅,湿热内阻;虚劳-血虚,元气亏虚,阴血不足;便秘,气滞湿阻,热结肠燥。面色无华,舌黯红,边有齿印,苔薄黄腻,脉细滑。肝功能异常,丙型病毒性肝炎抗原(+),白细胞下降。胰腺癌术后,结肠癌术后,肝硬化,白细胞减少症。
腹痛气滞不畅湿热内阻虚劳
查看详情 →
女性,41岁,双侧手指间关节、膝关节对称性肿痛,胃中泛恶,眩晕,食纳不香,排便不爽,舌淡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寒湿内蕴,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舌淡边有齿痕,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关节肿痛、胃部症状及排便异常,切诊脉象沉细无力。
类风湿关节炎脾虚湿困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腹胀,便秘1周。腹胀满,脐周有胀气感,大便2~3日一行,粪便初起干结,排出费力。身材魁梧,郁郁寡欢,失眠。舌淡红,中央黑润而滑,两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之便秘。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气机不畅,内生寒湿。望诊见舌淡红,中央黑润而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便秘、郁郁寡欢、失眠。切诊见两脉沉弱。
便秘肝郁脾虚腹胀情绪焦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诉眩晕反复发作4个月。眩晕呈阵发性,伴恶心欲呕,头重头胀,右手发胀,心烦,口时苦。舌质澹红,苔白厚腻,脉浮细滑无力。中医诊断眩晕,证属气虚兼湿热证。病因病机为气虚湿热,湿邪困遏,清阳不展,化热则心烦口苦。
眩晕气虚湿热
查看详情 →
女,66岁,反复头晕3月。高血压病史,头晕、恶心、面赤、畏热、口干、手胀、头痛、大便易稀。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眩晕,辨证少阳郁热之证。
高血压少阳郁热痰湿内蕴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口腔溃疡1年余,左半身偏瘫、左眼视物模糊、项强4个半月。现病史见口腔溃烂、痰粘不易咯出、步履蹒跚、站立不稳、项强、左眼视物不清、畏光羞明、健忘、睡眠尚可。既往史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20余年,外生殖器溃疡已愈。检查见面色微红,舌体歪斜,前半部光红无苔、中部裂纹、后部黄腻苔,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百合病、狐惑病、中风(瘖痱),证属湿热内蕴、心肝(肺脾肾)阴虚、肺失清肃。
口腔溃疡左半身偏瘫视物模糊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眩晕、耳鸣、耳聋持续两个月,口干不欲饮,胸闷心慌,舌白厚,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辨证为寒饮上犯,蒙闭清窍。
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寒饮上犯清窍蒙闭
查看详情 →
女性,42岁,主诉喉中异物感、噎气、胸骨后不适、烧灼感、胸闷,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郁证,证型肝郁脾虚,肝脾失和,脾虚湿盛,脾胃升降失调。形体瘦弱,面色无华,精神抑郁,心神不宁,胸骨后烧灼性疼痛,放射至背部及咽喉,口苦而干,眩晕头胀,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而黄,脉弦滑数。
反流性食道炎肝郁脾虚肝脾失和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眩晕、恶心、呕吐白痰、视物旋转,病程自2012年4月12日始。舌体中、质暗,苔薄腻,脉弦滑、尺弱。中医诊断眩晕,证型属痰湿中阻、脾虚清阳不升。现病史见足踝至膝凹陷性浮肿,怕冷,腹胀喜温按,呃逆矢气后好转,月经量中、色暗有血块,带下清稀。刻下症见头晕、恶心、呕吐白痰、视物旋转、腹胀、寐多梦、大便稀、晨起口微苦。舌脉提示痰湿内蕴、脾肾两虚。
眩晕脾虚湿阻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心前区刺痛22年,加重十余天。症状包括胸部刺痛、压榨样闷痛,晨起头晕,天气转凉时加重。面色少华,舌质黯澹,舌苔厚稍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眩晕,证型为心肾阳虚,心脉瘀阻型。
胸痹心痛心肾阳虚心脉瘀阻纳呆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反复眩晕5年,发作3天。眩晕,痰浊中阻证。舌苔薄白,脉滑。病程反复,因过劳诱发,发作时眩晕伴呕吐,翻身天旋地转,闭目静卧缓解,不热无恶寒。
眩晕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女,42岁,鼻涕量多白黏,鼻塞不畅,嗅觉失灵,头中空痛,眩晕,倦怠乏力,声音低微,纳食不香,小腹空坠,带下清稀,病程十余年。双侧鼻腔肌膜及下鼻甲微红肿胀,中鼻道内有大量白黏浊涕。鼻渊,肺脾气虚,水道不调,湿聚鼻窍。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数。
鼻渊肺脾气虚水湿上聚
查看详情 →
头目眩晕,重坠不舒。舌苔薄腻,脉来软滑。湿痰中阻,清空被扰,阳升于上。
眩晕湿痰中阻清空被扰阳升于上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五天,发热、两目充血、小溲短赤。目赤、溲赤,病属湿热内蕴。面色黄,两目发黄,小溲短赤而痛,体质丰腴,嗜酒。舌象未提及,脉数。病机为湿热之邪蕴结,肝胆失疏,热郁于内。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属湿热证。
黄疸湿热蕴结肝火上炎肝区触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主诉头晕脑鸣2年余。现症见晨起口苦、口干、自汗多、全身游走性疼痛、左足跟疼痛半年、大便频而量少、肛门下坠、小便色黄灼热。舌澹红质嫩,苔白腻剥脱,脉沉细滑。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舌质红嫩,苔花剥,脉沉细滑。
高血压病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关节肿痛变形僵化2年余,加重3个月。关节局部怕热、酸胀、烧灼感,夜间痛重,怕风,游走性疼痛,四肢末端发凉,说话无力,嘴不能张大,气短倦怠,眩晕耳鸣,咽干口燥,尿黄,月经50日一行,量少色黑。双臂活动受限,双肘、双膝活动度减小,腭下及颈部可触及肿物。尪痹,肾虚标热轻证。素体肾虚,寒湿深侵入肾,复感三邪,内舍肝肾,肾督亏虚,寒湿深侵,肾督同病,湿热蕴蒸,耗伤阴精,肝肾受损,筋骨失养。面色红润,舌象未提及,声音无力,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关节症状及月经异常,脉象未提及。
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寒盛痹证血虚内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