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情绪低落,失眠6年。中医诊断郁证,证属肝郁气滞,心肾不交。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喜叹息、心烦失眠、过分担心、胡思乱想、委屈、多疑。舌象舌尖红,苔薄黄,脉细。三诊后证属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症状包括失眠、头晕耳鸣、头皮发麻、怕声音、胃脘嘈杂、食后腹胀、腰膝酸软。舌质正常有齿痕,苔薄黄。四诊脉象沉细。
心脾两虚脾虚失运失眠产后郁证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心悸心慌,胸闷气短,胸胁胀痛,心窝部冲气上逆,头晕乏力,善太息,失眠健忘,夜间烦闷,白带增多。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脉促(早搏12次/分)。心电图示S-T段下降,频发房性早搏。证型为肝郁气逆,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失眠健忘心悸心慌胸胁胀痛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反复头晕、乏力、心悸1年余,加重2周。主诉包括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病程1年余,症状加重2周。中医病名虚劳,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规律、痔疮慢性失血、月经量多致血虚,血虚导致气虚,气血亏虚,脏腑失养。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胖,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纳呆食少、大便溏薄。切诊脉细弱。
心脾两虚脾虚失眠缺铁性贫血
查看详情 →
郑某,女,64岁。主诉入睡困难,心烦,睡中易醒,烘热汗出,大便干,小便少。舌红苔少,脉细数。诊断为心火扰神。证属心火扰神,病因病机为心火内炽,扰动心神。舌红苔少,脉细数。
脾虚不寐心火扰神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失眠3年。病程3年。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夜眠2~3小时,多梦,怕冷,手足不温,前额及颠顶头痛,双下肢酸胀,大便先干后溏,偶有痛经,月经先期。舌质红,苔白,脉沉小滑。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痰热内扰,心神不宁。望诊见舌质红,苔白。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失眠、怕冷、头痛、下肢酸胀、大便异常、痛经、月经先期。切诊见脉沉小滑。
失眠脾虚头痛痰热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时作20余年,近日加重。中医病名为心动悸,证型为心脾不和。病程20余年,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濡。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咽痛、纳谷不馨、夜寐欠佳、多梦、大便不畅。二诊后症状有所缓解,仍见心悸、夜寐梦多。三诊时心悸复作,眠差,经事提前,舌苔薄腻,脉濡软。
心脾两虚失眠心悸胸闷
查看详情 →
45岁女性,主诉失眠、倦怠乏力、多梦易醒、入睡困难,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心脾两虚、肝失条达。症状包括胸闷、腹胀、嗳气、喜叹息、肛门坠胀、排便不畅、矢气多、大便不成形、嗳腐频作。舌红苔白,脉细弦。
失眠心脾两虚脾虚生湿肝失条达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绝经后心悸、烘热、失眠1年。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症,证型为肝郁气滞、心脾两虚。病机为肝郁脾虚,心血不足,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
心脾两虚失眠绝经前后诸证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女,34岁,精神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失眠多梦,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白,脉细弱无力。中医病名:心脾两虚。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脾虚生化之源不足,思虑过久暗耗心血。望诊:舌质淡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精神症状、睡眠问题、体征。切诊:脉细弱无力。
心脾两虚脾虚气弱心神失养思虑伤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四肢散在紫红色斑点5个月。疲倦,睡眠不好,胃脘饱胀感,纳食减少。舌质稍红苔薄白,脉细缓。中医病名紫斑,证型气不摄血,心脾两虚。病因病机脾虚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血溢肌肤,脾虚运化无力,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望诊舌质稍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疲倦、睡眠不好、胃脘饱胀、纳食减少。切诊脉细缓。
心脾两虚失眠紫斑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失眠、多梦、手足麻木、饮食减少、大便前腹痛。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属心脾两虚。证型为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血不养心,脾虚失运,化源不足。舌苔薄白,脉虚。问诊见失眠、多梦、手足麻木、纳呆、腹痛。切诊脉虚。
心脾两虚脾虚木克土血不养心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入睡困难2年。现病史示精力不济,思维迟钝,焦虑不安,入睡困难,稍睡即醒。体征见头发枯落,面色萎黄无华,神疲肢倦,纳少便溏,心悸健忘,舌澹苔白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思虑伤及心脾,心血耗伤,脾虚不能奉养于心。
心脾两虚失眠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女性。长期失眠,伴有头昏心悸,神疲乏力,口干欲饮,夜间尤甚,下肢浮肿,面色萎黄。中医病名失眠,证型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血虚不能上荣于面,脾虚运化失健,津液不能上承,水湿停滞。望诊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昏心悸,神疲乏力,口干,下肢浮肿。切诊脉弦细。
失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眩晕、耳鸣、耳聋、心悸怔忡、面色皖白、气短失眠。唇舌澹白,六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心神过劳,心脾受损。望诊见面色皖白、唇舌澹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耳鸣、耳聋、心悸怔忡、气短失眠。切诊见六脉细弱。
气短失眠心脾两虚眩晕耳鸣耳聋心悸怔忡
查看详情 →
女,45岁,失眠7a,病程7a,主诉失眠烦躁,时有盗汗,大便不成形,月经先期,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不寐,证属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耗伤气血,劳伤心脾,血不养心,脾虚不运。
失眠烦躁心脾两虚便溏月经先期
查看详情 →
男,29岁,主诉不寐月余,伴入睡困难、夜寐不实、脑鸣、纳呆。病程一个月。中医病名不寐,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忧思劳倦致心脾两虚,营血不足,心神不安。舌质暗澹,苔薄白,脉细。
心脾两虚不寐营血不足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月经周期22~26天,经期10天,经量特多,色暗红,伴头昏、心慌、纳差、寐不安神。证属心脾两虚,冲任不固。舌苔黄,脉弦软。
心脾两虚月经过多冲任不固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诉心情抑郁、心烦急躁5年,加重2年。烦躁不安、情绪低落、头晕、胃胀满、食欲不振、失眠、双下肢怕冷、乏力、纳差、大便干。舌质淡,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肝气郁结,心肾不交。
心脾两虚抑郁状态肝气郁结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男性。主诉失眠伴有梦多、焦虑烦躁,持续半月余。既往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病史。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弦。诊断为失眠,证属心脾两虚,热扰心神。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虚,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肝经郁热,心神不宁。
失眠心脾两虚肝火上炎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女,41岁,入睡困难伴睡眠不深20余年,加重1年。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诊断为郁证,证属心脾气血两虚。主症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左侧太阳穴跳痛、心烦急躁、胸闷、憋气、记忆力下降、乏力气短、周身酸痛、口干、口腔溃疡、嗳气、委屈、月经量少、经期错乱。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暗耗。
脾虚失眠郁证心脾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