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女,42岁。经行少腹胀痛6年余,畏寒,腰膝下及少腹均凉,月经先期,经行初期恶心呕吐,纳差,少腹痛甚,白带少许,睡眠一般。舌质微紫黯,苔白薄,脉细缓。证属阳虚气弱,寒凝胞宫,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子宫腺肌症阳虚气弱寒凝胞宫
查看详情 →
刘某 32岁 月经失调 月经紊乱 腰酸 乏力 经期下腹胀痛 有血块 舌黯红 边有瘀点 薄白苔 弦细脉 肾虚血瘀
肾虚血瘀气滞血瘀月经失调原发不孕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结婚2年余未孕。主要症状为经行腹痛、经血量多、经色黯、经行难尽。舌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子宫肌腺症,证型为气滞血瘀。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薄白、脉细。病机为气滞血瘀,瘀血内阻,胞宫失养。
气滞血瘀血瘀不孕症基础体温升
查看详情 →
女,36岁,下肢疼痛麻木,双足发凉,病程1个月,舌澹暗,苔薄白,脉沉细,肾虚血瘀证,病及肝脾肾,瘀血痹阻,气虚血瘀,脉络不通,筋脉失养,营卫失和,气机不畅,瘀血阻滞
肾虚血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疼痛下肢发凉
查看详情 →
男,27岁,胁痛腹胀,不欲食,厌油腻,乏力头眩,大便稀薄,精神萎靡,舌赤苔白腻微黄,脉沉细。乙肝五项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肝功能转氨酶升高,B超提示脾大。证属气滞血瘀,脾虚失运。
气滞血瘀乙肝慢性脾虚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右侧髋部疼痛,跛行1年。舌暗,苔黄腻,脉沉弦。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病机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筋骨失养。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属Ficat分期Ⅱ期。压痛部位为右侧腹股沟中点,右“4”字征阳性。
气滞血瘀股骨头坏死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右耳反复流脓、听力下降30余年,近期耳痛加剧,耳分泌物带血,张口时右侧颞部疼痛20天。右耳疼痛、堵塞感,黄色脓水伴血性分泌物,听力下降、耳鸣,困倦乏力,烘热汗出,纳食减少。舌澹,苔微黄,脉弦。右耳鼓膜大穿孔,鼓室结构模糊,有肉芽组织及血迹,乳突区压痛明显。中医诊断为右侧耳菌,辨证为湿热蕴结,血瘀痰凝证。病机为邪毒久滞耳窍,气滞血瘀,痰浊内生,湿热蕴积。
血瘀痰凝脓耳中耳癌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颈项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一年,近月加重。现症见颈项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步履不稳,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口干便燥。体格检查示颈曲变直,C3~6棘旁压痛,颈椎活动受限,双下肢肌张力高,肌力减退,膝、跟腱反射亢进。影像学检查示韧带钙化,椎管狭窄,脊髓受压。中医诊断为颈椎病(肝肾阴亏),辨证属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侵袭,气滞血瘀。舌象澹,苔薄,脉沉细。
颈椎病肝肾阴亏筋骨衰退气血衰少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未孕2年半,面部痤疮,小腹胀,月经周期28天,经量中等,有少量血块,舌质淡红有瘀点,苔薄黄腻,脉沉略滑。中医诊断不孕症,辨证湿热瘀结。病程长,病因病机为湿热与瘀血阻滞经脉。
气滞血瘀不孕症湿热瘀结伤阴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不孕症,月经量多,经期紊乱,色淡或如酱,夹紫块,乳房胀痛,腰痛,吐清涎,嗜酸,小腹胀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肝肾不足,冲任亏损,月经期子宫内膜无分泌活动,输卵管通畅。
气滞血瘀不孕症肝肾不足冲任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一直未曾行经,婚后仍无月经,平素胸乳胀痛,时有腰腹胀,纳食一般。脉沉弦,舌质红,苔薄黄。中医诊断闭经,证属肝郁气滞,气血不调。四诊见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病程较长,经期异常,伴有气滞血瘀表现。
气滞血瘀闭经肝郁气滞气血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婚后4年未育,精液精子死亡率在90%以上。症状包括怕冷、头晕、腰酸痛。舌质澹白、苔薄,脉沉细,尺脉弱。中医诊断为肾阳衰弱,肾精不足。病因病机为肾阳衰弱,肾精不足。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澹白、苔薄、脉沉细、尺脉弱。
不育症肾阳虚肾精不足腰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颈部摔伤后疼痛,活动受限7天。主诉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病程7天。诊断为颈2椎体骨折。体征见颈项强直,颈部无明显肿胀,颈后肌肉紧张,有压痛,叩顶试验阳性。双上肢阵发性麻木。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气滞血瘀颈椎骨折瘀血未尽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婚后3年未孕,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下腹剧痛,经量多色暗有血块,痛甚伴呕吐、冷汗、头晕、肢冷,经前乳房胀痛、烦躁。舌暗红,苔薄白微黄,脉弦细略数。中医诊断为月经先后不定期、痛经、不孕症。辨证为气滞血瘀,兼肝郁肾虚。体征见子宫略小,活动正常,配偶精液检查正常。
气滞血瘀不孕症痛经肝郁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1年。症状包括腰部冷痛如折,小腹坠胀冷痛,双足冰冷,尿频,手足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倦怠乏力。舌苔白滑,脉沉弱无力。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劳淋。辨证为肾阳虚衰,膀胱湿热。
慢性肾盂肾炎劳淋肾阳虚衰膀胱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周期紊乱,病程半年。主要症状为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偏少,色黯红,夹血块,经前腹痛。白带量少色白,外阴干涩,睡眠欠佳,多梦。舌质黯,苔薄,脉弦涩。诊断为月经先后不定期,辨证为气滞血瘀,后转为肾虚血瘀。病机为气滞血瘀,肾虚夹瘀。望诊见舌质黯,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睡眠不佳,切诊脉弦涩或沉。
气滞血瘀月经先后不定期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胸闷、气短、心烦、失眠,面部起白斑,如钱币大小。病程未明确。白驳风。气滞血瘀,风邪袭腠。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滑。面部大部分皮肤色素脱失,中心有数个绿豆大小的色素岛,边界清楚,周围有色素沉着晕。
气滞血瘀白癜风风邪袭腠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颜面色斑五年余。现病史示产后心烦易怒,行经前双乳胀痛,腰膝酸软,月经量少色黯夹血块,夜寐欠安,口干。体检见面部两颧为主,累及太阳穴及鼻背部片状黄褐色斑片,舌质黯,苔薄腻,脉弦涩。中医诊断黧黑斑,证属肝肾不足,气滞血瘀。舌质黯,苔薄腻,脉弦涩。
气滞血瘀黧黑斑肝肾不足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妊娠4月余,小腹胀痛连及胁肋,纳少,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小便短赤。舌澹苔薄黄,脉弦滑。诊断为妊娠腹痛,辨证为肝郁不舒,胞脉气血阻滞。
妊娠腹痛肝郁不舒气血阻滞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胃癌术后1年,化疗2周期。无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轻度乏力,食欲可,纳少,眠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胃积(胃腺癌),证型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年过半百,阳气自半,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阳不健,湿浊内生,气滞血瘀与湿聚痰凝,阻结于胃腑。
脾胃虚寒胃积乏力纳少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