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血瘀+气虚血瘀

患者女性,48岁。周身乏力,胸背部疼痛固定不移,疼痛评分10分,腰酸,畏寒,手足凉,纳差,睡眠不佳,大便干。面色少华,舌紫黯,苔薄白,脉沉弱无力。中医病名为肾虚兼气虚血瘀,病机为肾虚及气虚血瘀。
血瘀多发性骨髓瘤肾虚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男性。主诉反应迟钝,行走不稳,病程半年。中医病名血管性痴呆。证型肝肾不足,气虚血瘀,风痰阻窍。舌质黯红,苔白腻。脉滑缓。腰酸腿软,表情呆滞,口角流涎,食欲差,尿频。糖尿病病史近10年。
气虚血瘀血管性痴呆肝肾不足风痰阻窍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月经超前,经量始少后多,色澹红,质地清稀,有烂肉样血块,伴头晕目花,胸闷心烦,夜寐欠佳,乳胀胁痛,腰疼怕冷,小便频数,纳欠神疲。舌质澹红,苔薄稍黄,脉细弦。基础体温高温相上升缓慢。诊断为脾胃不足,气虚血瘀。子宫略小,病检示烂肉样血块为“子宫内膜”。素体瘦弱,有胃下垂史。
气虚血瘀血瘀痛经脾胃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阴道不规则出血伴腹痛2个月。崩漏,症瘕。气虚血瘀,湿热蕴结。面色晦暗,舌质紫黯,苔黄。脉沉。子宫内膜增厚,左附件区囊性包块,考虑输卵管积水。下腹疼痛,出血量多,淋漓不断,带下夹血,腹胀,脓性带下。
气虚血瘀崩漏症瘕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经行少腹胀痛6年余,月经先期,经行初期恶心呕吐,纳差,少腹痛甚,畏寒,腰膝及少腹均凉,白带少许,睡眠一般。舌质微紫黯,苔白薄,脉细缓。证属阳虚气弱,寒凝胞宫,气滞血瘀。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提及。
子宫腺肌症阳虚气弱寒凝胞宫气滞血郁
查看详情 →
女,40岁,经来量少,面部黄褐斑,病程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肾脾肺虚,肝气郁结。舌质暗,苔薄白,脉弦。心烦易怒,经前乳房胀痛,腰小腹胀痛,食欲减少,四肢乏力。
经量减少肝气郁结肺气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清宫术后2个月月经过少。既往月经2/40天,量少色暗,无腹痛。舌质澹暗,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属肝肾不足,冲任虚衰。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冲任不充,多次手术损伤冲任,血海不能按时满盈。
气虚血瘀月经过少肝肾不足冲任虚衰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主诉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5个月,病程5个月。中医诊断中风先兆。面色萎黄,舌质暗红略紫,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主要症状为右侧肢体麻木,持续5~10分钟,可自行恢复,上肢较下肢严重,平均每月发作2次,饮酒后易发。血压140/90mmHg。MRI示颅内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及脑白质脱髓鞘。
气虚血瘀血瘀阻络中风先兆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左侧肢体抽搐,短暂意识丧失,小便失禁,口角㖞斜,右侧鼻唇沟变浅,舌向左偏歪,肌力5级,左肌张力增高,膝反射左强于右,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霍夫曼征阳性。右顶区占位病变,恶性肿瘤可能,右中央区后颞部脑电图异常,左肺门阴影。中医辨证为中气虚弱,痰瘀互结,清阳受扰,络脉痹阻。舌偏左,脉象未明确描述。
气虚血瘀中风偏枯痰瘀互结络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伴有头痛、耳鸣4年余,加重7天。现病史见头晕目眩、头痛、心烦易怒、耳鸣、腰膝痠软、筋骨疼痛、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心慌、寐不实。舌质澹紫,苔薄腻,舌下络脉瘀滞,脉弦细。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虚血瘀、肾虚肝旺,病机气虚血瘀,肾虚肝旺。
气虚血瘀眩晕头痛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3岁,主诉头昏、目眩2月余。症见头昏沉,站立不稳,颈肩疼痛,手臂麻木,舌红苔黄腻,脉细滑。体征头颈旋转试验阳性。辨证为肾虚肝旺,痰浊上蒙。后续辨证为肝肾不足,气虚血瘀,痰浊上蒙,清阳不升。舌薄腻,脉细涩。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病机为肝肾不足,风痰上扰。
气虚血瘀椎动脉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浊上蒙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进食欠佳,右肋下肝区隐痛不适,牵引至右肩背,大便干结,3~4天/次。舌红,苔少,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脾肾双虚,瘀毒内结。
气虚血瘀脾肾双虚瘀毒内结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乏力、精神差、进食后饱胀感、口干、偶腹痛、嗳气、纳差、体重下降明显。中医诊断为胃积,证型为气虚血瘀。舌红,苔白,脉象未提及。面色萎黄,食欲减退,二便调,体重下降。病程为胃癌术后8个月余,化疗1周期。
气虚血瘀胃积乏力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主诉闷喘6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遇冷易咳喘。胸闷、气喘,动则更甚,伴乏力、心慌、咯痰。舌质澹暗,舌体胖苔白厚腻。脉弦偏数,寸脉弱。中医诊断肺胀、喘证。证型肺气上逆,肾虚失摄。舌象质澹暗,舌体胖苔白厚腻。脉象弦偏数,寸脉弱。
气虚血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恶露不止,淋漓带紫红血块,小腹坠痛,心慌头晕,头痛腰痛,睡眠差,食欲不振,饭后胀痛,呕吐酸水,面色黄,体型瘦,舌苔薄白,脉细沉无力,气虚血瘀,心肾不足
气虚血瘀产后恶露不止心肾不足心慌
查看详情 →
齐某,女,32岁,右上肢及腰椎Ⅰ~Ⅳ两侧节段性麻木不仁,不知痛温,伴有自发性闷痛,右臂运动无力,肌肉萎缩,嵴柱弯曲。舌质淡嫩有齿痕,舌边暗紫有瘀点,无苔。脉细涩而结。辨证为先天不足,精髓不充,气虚血瘀。中医病名为嵴髓空洞症,属痿证范畴。
气虚血瘀脊髓空洞症肾精不足痿证
查看详情 →
男,74岁,心悸胸闷2月余,高血压20余年,持续性房颤5年,冬季畏寒,上楼气急胸闷,易外感,咳喘不能平卧,口干晨起明显,下肢肿,身痛,神疲,动则汗出,夜寐欠安,夜尿2~3次,唇紫绀,舌红暗苔白黏腻,脉沉迟,心悸,心肾阳虚、气虚血瘀,面色晦暗,舌质红暗,苔白黏腻,脉沉迟
气虚血瘀心悸心肾阳虚肾精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双下肢重度水肿,按之凹陷,腰酸,眠差,小便少,尿量700ml/d。舌淡胖暗,边有齿痕,苔薄白水滑,脉沉滑。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水停。病程自2011年秋起,属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Ⅰ~Ⅱ期。未接受激素治疗。
气虚血瘀肾病综合征水肿尿蛋白
查看详情 →
26岁,月经量少,经量偏少色黯红有血块,经行乳房胀痛,口唇及小鱼际青紫,舌紫苔薄,脉涩无力。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型属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致血瘀,瘀血阻络,气血生化受阻。望诊见口唇及小鱼际青紫,舌紫苔薄。闻诊未提。问诊见月经量少、经色黯红、有血块、乳房胀痛。切诊见脉涩无力。
气虚血瘀血瘀证月经过少内膜粘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反复咳喘10余年,冬春季发作频繁,入院前1个月加重。咳嗽痰多粘稠,气喘,动则加剧,不能平卧,胸闷胀,头胀痛,纳差,双下肢浮肿,尿少,大便干结。唇甲紫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减弱,哮鸣音及湿罗音,肝大,双下肢浮肿。舌紫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热阻肺伤阴。
气虚血瘀肺心病痰热伤阴胸闷气喘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