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男性,眩晕伴恶心呕吐2月余,眩晕与体位变换有关,伴出汗、面红、口干、小便频。中医诊断眩晕,证属风阳上扰,脾胃不和,肝肾亏虚。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缓。病程较长,涉及肝、脾、胃,病性虚实错杂。血压升高,颈动脉硬化,脑白质变性。
眩晕肝肾亏虚风阳上扰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胃脘疼痛有火灼感,嗳气,胃纳欠馨,大便干结。舌红,苔光剥,脉细弦。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热犯胃,胃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肝热犯胃,胃阴不足。望诊舌红,苔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脘痛、嗳气、胃纳欠馨、大便干结。切诊脉细弦。
胃痛胃阴不足肝热犯胃肝胆郁结
查看详情 →
男,55岁,四肢关节游走疼痛反复发作十三年,右膝左踝关节肿胀疼痛拒按,局部发热,口干苦,喜冷饮,脘中灼热时痛。舌尖红,苔黄白而燥,脉弦细而数,血沉76毫米/小时。湿热阻络,痛痹。
四肢关节痛湿热阻络痛痹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胃脘部胀痛反复发作7年余,加重2个月。病史示胃脘胀痛,因受凉、情志不遂而发作或加剧,伴嘈杂、反酸、纳呆、消瘦,剑下触痛明显。舌暗红尖赤,舌体瘦薄,少苔,脉沉弦。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部黏膜局部增生。辨证为虚寒化热。望诊示舌暗红尖赤,舌体瘦薄,少苔。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示病程长,症状反复,情志相关。切诊示脉沉弦。
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血瘀虚寒化热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阳痿不举1年余,症状加重半月。性欲澹漠,阴茎勃起困难,伴心烦、夜寐不宁、多梦遗精、精神萎靡、胸闷胁胀、嗳气、食欲减退、四肢疲乏。舌尖红,薄黄苔,舌质略红,脉细弦。病机为肝郁脾虚,郁而化火兼肾虚精关不固。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宗筋失养,致阳痿不举。
阳痿不举肝经郁火肝郁脾虚肾虚精关不固
查看详情 →
男,51岁,主诉胃痛胃胀1个月,舌澹,苔薄白,脉细滑,证属脾胃虚寒。男,45岁,主诉胃痛胃胀3个月,舌尖稍红,苔薄白,脉弦,证属脾虚肝郁。男,52岁,主诉胃病史,苔薄白,脉细滑,证属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女,65岁,主诉慢性胃病30年,苔薄白,脉弦滑,证属脾虚气滞,阴液不足。中医病名慢性胃炎,证型包括脾胃虚寒、脾虚肝郁、脾胃虚弱、脾虚气滞。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郁、气滞、阴液不足。望诊舌象薄白、澹、舌尖红;闻诊未提及;问诊涉及胃痛、胃胀、畏寒、反酸;切诊脉细滑、弦、弦滑。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脾虚肝郁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胃脘痞满隐痛,胀而微痛,不思进食,嗳气不反酸,晨起口干口苦,舌质红苔微黄,脉细数稍紧,大便结,小便黄,睡眠不佳,易醒,神倦少气乏力。中医病名属胃痞,证型为气阴两虚,胃中有热,气机郁滞,运化失常。望诊见舌质红,苔微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胃脘痞胀、口干口苦、睡眠不佳;切诊见脉细数稍紧。
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胃气上逆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龈肉肿烂,牙根宣露,浮动而痛,龈肉萎缩,外溢脓血,伴头晕腰酸,劳累后加重,足心发热,小便黄。体征见下齿龈溃烂、萎缩,溃烂面边缘微红肿,牙根宣露。中医诊断为牙宣。辨证为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牙龈受熏。望诊见龈肉萎缩,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细数。
龈肉萎缩牙周炎肾阴亏损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男,59岁。食后胃胀1年余。胃脘部痞胀不适,食后尤甚,有时伴隐痛,偶尔有泛酸,食欲减退,大便略溏,日一行。面色萎黄,神态疲倦。舌淡暗有淤斑,苔薄白,脉细弦。诊断为痞满,证型为脾胃虚弱夹瘀证。
痞满脾胃虚弱血瘀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全身浮肿,伴纳呆腹胀、小便短赤、大便溏薄。病程1个月。中医诊断水肿。证型脾肾两虚、湿热蕴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肾病综合征水肿脾肾两虚湿热蕴盛
查看详情 →
女,34岁,双眼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6个月,复发视力下降17天。后葡萄膜炎,玻璃体混浊。肝肾阴虚。舌尖红,无苔,脉弦。玻璃体尘状、絮状混浊,视网膜萎缩性病灶,浅层色素脱失,视网膜动静脉期延迟,静脉充盈迟缓及毛细血管渗漏,脉络膜色素上皮荧光渗漏。
后葡萄膜炎肝肾阴虚玻璃体混浊视力下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吞咽困难、言语低微、四肢乏力、肌肉萎缩、舌肌萎缩,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涉及脾肾两虚、瘀阻会厌,病因病机为气血交阻、脾肾亏虚。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肌萎缩;闻诊语音低微;问诊见吞咽困难、进食困难、言语不清;切诊脉象濡弦或虚细。
肌萎缩舌肌萎缩侧索硬化瘀阻会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0岁,头部外伤后昏迷、呕吐、鼻出血,行颅脑手术后右侧偏瘫、失语,右侧肢体肌力低,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右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阳性,舌质暗,舌苔根部黄腻而厚,脉弦缓。中医诊断为痰浊瘀血闭阻络脉。望诊见舌质暗,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便秘、失语;切诊见脉弦缓。
颅脑损伤痰瘀闭阻偏瘫失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为感冒后突发四肢无力,不能活动。病程自1976年8月19日起,持续约3个月。中医病名为痿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直接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感冒史及四肢无力症状。切诊示双上肢肌肉轻度萎缩,肌力下降,双下肢直腿抬举征阳性,腓肠肌压痛,膝深反射减弱。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及周围神经病变。
痿症湿热蕴结肝肾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1岁。外伤后左腕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左桡骨远端骨折伸直型骨折。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手腕功能部分丧失,可见“餐叉样”畸形,桡骨下端压痛,可触及骨擦音,有异常活动。腕关节X线正侧位照片示左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cm处骨折,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
查看详情 →
女,40岁。胃痛多年,胃酸少,食后胃胀,嘈杂,胸热,便不畅,夜寐不宁。舌苔薄少津,脉弦带滑。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肝胃不和,病机为肝郁化火,胃失和降,胃阴渐伤。望诊见形清癯,舌苔薄少津。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胃痛时作,胃酸少,食后胀,嘈杂,胸热,便不畅,夜寐不宁。切诊见脉弦带滑。
慢性胃炎胃阴不足肝胃不和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王某,女,52岁。全身肌肉关节疼痛、肢软乏力、肌肉萎缩、体重减轻、眠差、饮食少、口干不欲饮。舌红、苔白,脉细。肌痹,肾气亏虚、下元不藏、虚火上泛证。舌澹、苔薄黄或黄腻,脉沉细或细弱。
肌肉萎缩多发性肌炎肾气亏虚下元不藏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胃脘痞满疼痛2年,加重1月。面色萎黄垢浊,口中黏腻有异味,大便每日2~3次,排之不爽。舌红苔黄根部腻,脉弦细滑。辨证属肝郁犯胃,浊毒内伏。中医诊断为痞满。
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犯胃浊毒内伏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主诉反复中脘疼痛半年。苔薄黄腻质淡红,脉细滑。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脾胃虚弱,湿热中阻。病程半年,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内生,胃失和降。患者饮食不节,工作紧张,伴有泛酸、嗳气,大便溏薄。胃镜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胃窦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理示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
胃痛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产后腹泻、纳差、乳汁断绝、头晕眼花、神疲乏力、毛发脱落、心慌、失眠、汗出、腰酸腿软、畏寒肢冷、性欲减退、小便清长。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气血亏损。舌淡,脉沉细。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病程较长,产后持续症状。
脾肾阳虚气血亏损纳少便溏毛发脱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