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4岁,女性。胃胀12年,加重伴胃痛半年。胃胀,食后为甚,喜温喜按,胃脘隐痛,时有嗳气,倦怠乏力,语声低微,四肢不温,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稀软。舌暗,苔稍腻。脉关弦。中医诊断痞满(脾胃虚寒)。病因为脾胃阳虚,纳运不健,升降失宜,胃气壅滞,胃失温煦,中寒内生。
痞满脾胃虚寒胃气壅滞中寒内生
查看详情 →
李某,女,62岁。双眼视物模煳6年,加重3天。双眼青盲。气血两虚证。舌澹苔薄白,脉细无力。面色无华,唇甲色澹,神疲乏力。视力左0.4,右0.6。眼压右15.5mmHg,左16.6mmHg。眼底检查示视盘色澹,血管屈膝状,黄斑区色暗,黄斑中心凹反射(-)。双眼视盘OCT示神经纤维层部分变薄。
青盲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女,63岁,头晕伴行走不稳,病程两年。头晕、目眩、健忘、失语、左侧肢体麻木、精神萎顿。舌苔薄白,舌质稍暗,脉弦细。病机为肾精不足,髓海失养,气血亏损,脉络瘀阻。病名属遗传性共济失调,病机为先天元精不足,气血虚弱,髓海不充,脉络失和。
遗传性共济失调肾精不足气血虚弱髓海失养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右下肢痿软不能行走2个月。右腿比左腿长3厘米,右臀部肌肉明显萎缩,右腿至足发凉,肌肉松弛无力。舌质澹,苔白薄,脉细数。痿证,气滞经络,寒湿着留不去。
痿证气滞经络寒湿着留
查看详情 →
张某,女,50岁。右肩酸痛5月,右臂困重活动稍受限,3天前因外伤后疼痛加剧,活动受限加重。右肩关节无肿胀,周围肌肉无萎缩,肩关节功能障碍。中医病名属肩周炎,证型为肝肾亏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正气不足,外伤诱发。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象未提及。问诊见右肩酸痛、活动受限。脉象未提及。
肩周炎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50岁。中脘胀闷7年余,时有隐痛,胁肋胀闷,嗳气频作,纳少,大便溏结不调,口中黏腻,时有口干。舌体胖大,舌红苔薄黄腻。脉小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型肝郁气滞,脾虚湿热内蕴。辅助检查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窦炎症(++),活动性(+),肠化生(+),Hp(+)。
胃痞肝郁气滞脾虚湿热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胃脘胀满10余年,加重伴烧心、反酸3年。胃脘胀满、烧心、反酸、口干口苦、嗳气、胁肋胀满。舌紫红,苔薄黄有瘀斑,脉沉弦细。痞满,气滞湿阻,胃络血瘀。
痞满气滞湿阻胃络血瘀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60岁,胃脘胀满,嗳气,大便溏薄次多,病程未明确。脾胃不和,运化失健,脾阳虚弱,情绪不稳定。舌澹红,苔薄腻,脉弦细。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活动期,幽门螺杆菌阳性,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不和脾阳虚弱情绪不稳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5岁,男性。主诉双眼失明18个月,出生后双眼不追灯光,不会笑,1岁不能站立,经常腹泻。检查示双眼无光感,虹膜缺乏色素,眼底视盘苍白,视网膜白化,眼球震颤,面色苍白,头不能竖,形体枯瘦,下肢痿软。舌质淡红,体胖,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双眼小儿青盲,辨证为先天不足,后天脾虚中气不足,脾虚则五脏失司,不能运精归于目。
先天性视神经萎缩脾虚中气不足肝肾亏虚肢体痿软
查看详情 →
女,62岁,胃脘胀满刺痛,嗳气频频,纳食少馨,病程一年。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舌苔腻,脉细。
慢性胃炎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主诉反复中脘疼痛半年。苔薄黄腻质淡红,脉细滑。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脾胃虚弱,湿热中阻。病程半年,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内生,胃失和降。患者饮食不节,工作紧张,伴有泛酸、嗳气,大便溏薄。胃镜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胃窦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理示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
胃痛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右肩疼痛3年,右上臂活动受限,随气候变化加重。右肩部外形正常,三角肌萎缩,喙突部压痛明显,右肩活动度明显受限。诊断为右肩关节周围炎。舌象、脉象未提及。病机属风寒湿邪滞留肩部,气血闭塞,经络不通。
肩周炎痹证气血虚衰经络壅塞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阳痿不举1年余,症状加重半月。性欲澹漠,阴茎勃起困难,伴心烦、夜寐不宁、多梦遗精、精神萎靡、胸闷胁胀、嗳气、食欲减退、四肢疲乏。舌尖红,薄黄苔,舌质略红,脉细弦。病机为肝郁脾虚,郁而化火兼肾虚精关不固。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宗筋失养,致阳痿不举。
阳痿不举肝经郁火肝郁脾虚肾虚精关不固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肌肉萎缩,双腿不能站立,手不能持物,病程自1976年10月4日始。面色淡白,精神萎顿,四肢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痛感降低,步态为跨越步态,伴头晕、惊悸、失眠、自汗盗汗、气短、纳食欠佳、大便干燥。舌嫩红无苔,脉细弦尺弱。中医诊断为拘痿,病因病机为药毒伤及三阴,肝肾耗伤,阴精不足,风阳内动,脾胃虚弱,气血戕伤,筋骨肌肉经脉失于荣养。
拘痿肝肾耗伤阴精不足风阳内动
查看详情 →
男,45岁,身体疲惫,腰膝酸软,怕冷,消瘦,大便不成形,腹痛腹泻,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舌淡白,苔白厚,脉沉细无力。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肾两虚证。病因为脾肾阳虚,肾气虚弱导致肺气不固、脾阳虚衰。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肾两虚证脾阳虚衰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胃脘痞满隐痛,胀而微痛,不思进食,嗳气不反酸,晨起口干口苦,舌质红苔微黄,脉细数稍紧,大便结,小便黄,睡眠不佳,易醒,神倦少气乏力。中医病名属胃痞,证型为气阴两虚,胃中有热,气机郁滞,运化失常。望诊见舌质红,苔微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胃脘痞胀、口干口苦、睡眠不佳;切诊见脉细数稍紧。
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胃气上逆胃热
查看详情 →
女,34岁,双眼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6个月,复发视力下降17天。后葡萄膜炎,玻璃体混浊。肝肾阴虚。舌尖红,无苔,脉弦。玻璃体尘状、絮状混浊,视网膜萎缩性病灶,浅层色素脱失,视网膜动静脉期延迟,静脉充盈迟缓及毛细血管渗漏,脉络膜色素上皮荧光渗漏。
后葡萄膜炎肝肾阴虚玻璃体混浊视力下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为感冒后突发四肢无力,不能活动。病程自1976年8月19日起,持续约3个月。中医病名为痿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直接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感冒史及四肢无力症状。切诊示双上肢肌肉轻度萎缩,肌力下降,双下肢直腿抬举征阳性,腓肠肌压痛,膝深反射减弱。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及周围神经病变。
痿症湿热蕴结肝肾阴亏
查看详情 →
陈某,男,47岁,胃脘部不适3年余,断续发作,近有加重趋势。胃脘痛,肝胃不和,寒热夹杂证。面色略黯而少泽,舌薄白,脉沉细。中上腹胀气,食后饱胀,嗳气,偶有恶心,心悸胸闷。病程长,症状反复,属木土不合,气滞中焦,失于健运,久郁血滞,寒热夹杂。
胃脘痛肝胃不和寒热夹杂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胃脘疼痛有火灼感,嗳气,胃纳欠馨,大便干结。舌红,苔光剥,脉细弦。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热犯胃,胃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肝热犯胃,胃阴不足。望诊舌红,苔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脘痛、嗳气、胃纳欠馨、大便干结。切诊脉细弦。
胃痛胃阴不足肝热犯胃肝胆郁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