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8岁,女性,主诉喘病10年,遇冷加重,动则喘甚,近期症状加重。主要症状包括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吐痰、痰稀薄色白、头痛、鼻塞、无汗、恶寒发热、口干不渴。面色苍白无华,舌质澹白,苔薄而滑,脉浮紧无力。中医诊断为肺肾亏虚、外感风寒型哮喘,病因病机为素体肺肾亏虚,外感风寒之邪,邪蕴于肺,壅阻肺气,肺气不能宣降而上作喘。
哮喘肺肾亏虚风寒痰多
查看详情 →
男,45岁,喉痒咳嗽,两胁不舒,大便干燥,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肺肾两亏,证型为肝阳浮动犯肺。病因病机为肺肾阴虚,木少水涵,肝阳上扰,金水失承。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症状描述,切诊见左脉细数带弦,右脉小且涩。
肺肾两亏肝阳上浮大便干燥两胁不舒
查看详情 →
黄姓男孩 身热汗出而喘 神昏不语 目赤 舌绛 脉浮弦数 病程短 中医病名 急性肺炎合并脑炎 证型 温邪犯肺 逆传心包 病因病机 外感温邪 望诊 舌绛 目赤 闻诊 无特殊 问诊 身热汗出而喘 神昏不语 切诊 脉浮弦数 身热 喘促 脉浮数 头部自汗 脉浮数 神识渐清 目赤全退 脉浮数 热咳未全已 脉浮数 热渐退清 咳变渐止
急性肺炎脑炎热毒内陷肺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伤仆导致伤处肿痛不消。瘀血在内。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问诊提示伤处肿痛不消。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伤仆。证型:瘀血。病因病机:瘀血在内。
伤处肿痛瘀血在内活血之剂
查看详情 →
少年患者,胁肋剧烈疼痛,胸膈胀痛,呕吐,乳胸肋下结块,脐腹膈闭,排便困难,戌亥子丑时胀痛加剧,按压疼痛,病程近二十日。中医病名属气滞,证型为气机郁滞,病因病机为气机阻滞,郁而化热。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胁痛、胸痛、呕吐、便秘,切诊见脉象未提。
胁痛胀痛逆气气分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臂部肿起,剧痛半年。中医诊断为骶尾骨恶性肿瘤,证属肝虚肾亏。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病程半年,病因病机为肾气亏损,病邪乘虚而入。
骶尾骨恶性肿瘤肝虚肾亏补肾养肝骨质修复
查看详情 →
妇子,胸腹胀满,病程未明。脉皆大,按之散而无力。表证反攻里,表气虚损。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脉皆大,按之散而无力。中医病名胸腹胀满,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表证反攻里。
胸腹胀满表气虚损食难化自利
查看详情 →
二岁男童,咳嗽痰多,恶心气逆,鼻扇,身热,足厥,纹紫。风温挟痰上涌,肺气不降,便秘。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声音嘶哑,气息急促。脉浮数,指纹紫滞。
风温挟痰肺气不降温邪上壅便秘不通
查看详情 →
3岁女童,咳嗽7天,喘憋2天。舌红苔白,脉滑数。肺炎喘嗽,风热重型。
肺炎喘嗽风热重型肺热壅盛痰多气促
查看详情 →
女,36岁,呕吐8个月,日渐加重,伴咽痒咳嗽,痰多胸闷,咽部梗阻感,精神负担重,食欲减退,消瘦神倦,心烦意乱,夜卧不安,情绪波动症状加重。面色萎黄,舌质淡红略胖,苔微黄腻,脉弦细滑略数,咽部红。证属肝气郁滞,胃失和降,痰热内蕴,上壅咽喉。
肝气郁滞胃失和降痰热内蕴咽喉壅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身热汗出而喘,神昏不语,目赤,舌绛,脉浮弦数。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记载,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望诊见目赤、舌绛,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身热、神昏、喘、汗出,切诊见脉浮弦数。
急性肺炎脑炎身热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嗽哮喘,喉际痰声漉漉,口渴引饮,夜坐隐几而卧。脉弦滑洪大。病机为痰火销铄肺阴,肺气肃降无权。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
咳喘痰火肺阴虚喉鸣
查看详情 →
女,32岁,甲状腺功能减退,不孕,病程6年余,月经停4月余,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易感冒,神疲嗜睡,记忆减退,面色苍白少华,眼睑面部四肢浮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而弱。中医病名:甲状腺功能减退,证型:命门火衰,肺心肾阳气不振,冲任亏虚,病因病机:肾精亏损,阴阳俱虚。望诊:面色苍白少华,眼睑、面部及四肢浮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而弱。
甲状腺功能减退命门火衰冲任亏虚肾精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脉象沉滑而数,邪伏化热生痰。咳嗽,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咳嗽,证型未明,病因病机为风邪犯肺,潜伏日久,化热生痰。舌象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未明,脉象沉滑而数。
咳嗽风邪犯肺化热生痰
查看详情 →
12岁患者,主诉昨觉困倦,今晨忽发寒热。热可灼手,咽关肿痛,红艳有欲破之势,肤外发红,项下为甚,头痛脘闷,舌质红,苔腻厚,脉浮数。中医病名为喉痧,证型属时气内蕴,痰滞喉关,病因病机为外感时气,内有痰滞。望诊见肤红、舌质红、苔腻厚。闻诊未提。问诊见寒热、头痛、脘闷、咽痛、大便多、疹子透。切诊见脉浮数。
喉痧痰滞喉关热邪内蕴咽腐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胁痛、口苦、腹胀、气短、小便黄、眼涩、心烦急躁、胸闷、左胁胀痛、矢气频作、饮食减少、疲乏无力、大便不爽。肝肋下1.5cm,压之稍痛。舌红暗,口唇紫。脉弦硬。中医病名为胁痛,证型为肝胆郁热,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胆郁热,气滞血瘀。望诊见舌红暗,口唇紫。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胁痛、口苦、腹胀、气短、小便黄、眼涩、心烦急躁、胸闷、左胁胀痛、矢气频作、饮食减少、疲乏无力、大便不爽。切诊见脉弦硬。
胁痛慢性肝炎肝胆郁热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两胁肋区不适,黄汗。病程20天。中医病名桔黄病,证型脏腑湿热,胆液外泄。望诊见手皮肤黄染,舌质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口苦干,脘腹胀痛,尿黄,大便稍干结。切诊脉弦滑。
桔黄病湿热内蕴肝脾胆胃
查看详情 →
患儿4岁,便秘3年余,大便干如球,1~2天行1次。舌尖红,苔白,脉滑数。面色正常,唇红。腹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为便秘,属阴虚肠燥。病因病机为阴虚肠燥,津亏无水行舟。
便秘阴虚肠燥津亏肠燥食积气滞
查看详情 →
李某,男,10岁。里急后重,下痢脓血,日夜无度,腹内阵痛,口渴干呕,小溲赤涩。舌赤苔黄,脉弦数。湿热壅滞肠胃,少阳木火横郁,胆胃失调,上关下格。里急稍缓,小溲赤灼,腹痛干呕甚急,郁火冲逆。黄苔退,呕止,大便溏黄夹血无脓,腹痛甚,下痢努责。舌质焦卷,汗出不止。痢转泄泻,肾传脾,伤阴,肠胃津液被劫。
痢疾湿热胆气郁结肺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腹胀纳差,心下痞闷半年余。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腹胀食后加重,腹部有下坠感,振动时可有水声,神疲纳差,进食生冷则不舒,口淡不渴,背后恶风。舌澹红,苔薄而滑,脉沉细而弦。中医诊断胃缓,病机为中气下陷,水饮内停。
胃下垂中气下陷水饮内停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