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心悸

患者29岁,女性。舌苔厚腻内垢,舌尖赤少津,脉弦肢酸。湿热伤津。舌苔黄厚而腻,肢酸略减,偶有心悸。舌苔黄滑而腻。舌苔渐化渐薄而白腻,质红,脉右寸关滑大有力。咳嗽,胸中作样,后腰疼痛。月信2月来行,舌苔厚腻,质红,脉弦滑有力。舌红苔黄稍腻,脉滑盛。痤疮增多,小腿沉。舌苔厚腻,有时心悸,血压偏高,下肢酸疲。苔白,脉弦滑有力,易热易汗。
心悸湿热伤津血压偏高下肢酸疲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时作20年,加重半个月。主症为头痛如刺,眩晕欲仆,心悸,耳鸣,失眠,行走不利。舌红、苔黄,舌下青紫。脉弦细。辨证为肝阳上亢,瘀血阻滞。病机为肝阳上亢,瘀血阻滞,阴虚阳亢。既往史有高血压、多发性脑梗死、椎动脉狭窄、糖尿病。
高血压肝阳上亢瘀血阻滞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47岁男性,主诉胸闷间痛、心忡、动则气短、头晕、夜寐梦扰、口干、尿频。舌淡黯红,苔薄黄,脉弦细。既往病史有冠心病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风眩,总属肝心失调。病因病机属肝心失调,肝气郁结,痰瘀互结。
心悸胸痹心痛冠心病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肝气郁滞,遇经行时逆上双胁,呕恶。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肝气郁滞。证型为肝气郁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影响经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胁痛、呕恶、头略晕、心复作。切诊未提及。
头晕心悸肝气郁滞胁痛呕恶调和肝脾
查看详情 →
李某,男,46岁。口干,头晕,视物模糊,皮肤色暗,夜尿1~2次,大便干。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舌黯红,苔薄腻,脉细滑。血压150/95 mmHg。舌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血压135/85 mmHg。阴精不足,痰浊瘀血内蕴。
消渴肝肾阴虚痰湿瘀阻阴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主诉心前区疼痛阵发8年,伴心悸怔忡、胸闷、乏力气短、寐差多梦。舌暗红,舌下青紫,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气血不足,痰湿瘀滞,痹阻心络。既往史有高血压病、脑萎缩。二诊时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纳少,尿黄,双下肢水肿,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心悸怔忡冠心病心绞痛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肠鸣腹泻半年余。腹胀肠鸣,大便溏,日3~4行,两胁胀满,纳差食呆,怕食生冷,喜食热饮,面色萎黄,疲乏倦怠,失眠多梦,心悸汗出。舌澹苔薄,脉沉细。中医病名胃肠功能紊乱,证型脾胃虚弱,气机不调,运化失司。病因病机为精神紧张,忧虑过度,伐伤脾土,脾虚湿盛,运化失常。面色萎黄,舌澹苔薄,脉沉细。
心悸失眠胃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气机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室性期前收缩频发,伴胸闷心悸、心烦、口苦、失眠、纳差、尿黄、大便干燥。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室性期前收缩。证型:气阴亏损,余热未尽,夹瘀滞。病因病机:热病之后,气阴亏损,余热未尽,夹瘀滞而为患。望诊:面色澹白,形体偏瘦,舌瘦小而红,苔薄白中微黄少津。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症状包括胸闷心悸、心空悬、心烦躁、心前区隐痛、情绪紧张或活动后发作。切诊:脉细数而结代频繁。
室性期前收缩气阴虚瘀滞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闷、心前区刺痛,含服硝酸甘油可稍缓解,心悸气短,平地步行即感心累,面足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饮食少味,时有晕眩,手足麻木,口渴不欲饮。舌质澹胖苔白润,脉细涩而参伍不调,夹杂屋漏之象。辨证为气虚血瘀、心阳不振,夹杂水湿浸渍。
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心衰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腹满、便结、尿闭,病程月余。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寒湿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血凝不畅,气纵不收,湿浊扰心,心烦欲呕,寒湿困脾化热,腑气不通,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司。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象未提。闻诊见心烦欲呕。问诊见腹满、便结、尿闭、口渴不食、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形体消瘦、少气懒言。切诊见脉象未提。
蛛网膜下腔出血寒湿痹阻气血不畅湿浊扰心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心悸、心慌、胸闷、胸痛、头晕、颈胀、轻微咳嗽,病程半月。舌淡紫,苔白腻,脉细而结。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痰瘀痹阻。辨证为心气不足,痰瘀痹阻。舌象淡紫,苔白腻,脉细而结。
心悸心气不足痰瘀痹阻气虚
查看详情 →
女,35岁,头痛2年,现头痛甚,眩晕不能转动,起身则重,两目羞明,眉棱骨痛,四肢疲乏,食少胃胀烦闷,大便燥结,体质消瘦,语声急躁,面赤。病属肝阳过盛,胃津被灼,肝阳胃热上攻之证。面色赤,舌象未提,声音急躁,脉弦。头痛、眩晕、眉棱骨痛、食少胃胀、大便燥结、体质消瘦、面赤。脉弦。
心悸头痛眩晕胃热
查看详情 →
男,54岁,失眠多年,体格壮实,面色黧黑,唇厚紫暗,舌苔厚腻,脉空软无力。主症为难以入眠,多梦易醒,易发口腔溃疡,易汗,心慌,夜尿频作,大便易溏,饭后必泻,晨起疲劳。中医辨证为心热脾寒证。
失眠心火脾寒夜尿
查看详情 →
李某,男,52岁,主诉胸闷憋痛三年,劳累加重,伴心慌心悸。现症畏寒,多汗,乏力,颈项不舒,口干口苦,纳佳,尿黄。舌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病史。诊断气虚血滞,痰阻心脉,后转为气阴两虚,痰瘀阻脉。舌面少津,口干咽干,舌苔薄少。
胸痹气虚血滞痰瘀阻脉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李某,女,62岁。阵发性胸口刺痛5年余,左胸痛,频发,刺痛,部位固定,胸闷,心悸,头昏,颈项胀,背心痛,易汗出,梦多,双下肢乏力。舌质澹、苔白腻或白滑,脉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轻度改变,avF呈QR波。辨证为痰瘀痹阻心脉。舌质澹、苔薄腻,脉细滑。舌暗红、苔白,脉结代。
心悸胸痹心脉瘀阻痰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反复眩晕10余年,夜间及体位变动时加重,伴恶心、乏力、失眠、纳差。面红,情绪易激动。血压180/98mmHg,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风眩,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
高血压肝阳上亢眩晕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心前区反复缩窄样疼痛10余年,再发11天。中医诊断心膺痛(心肾两虚,气滞血瘀),眩晕(气虚血瘀),消渴(肾虚夹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面色不华,形体略胖。血压18/10.6千帕,血糖5.1毫摩尔/升,总胆固醇3.95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4毫摩尔/升。
心肾两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肾虚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3年余。心电图提示广泛心肌缺血型改变,诊断为冠心病。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纳差、时干呕。唇舌黯红,苔白腻,脉滑缓。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阻遏胸阳。
胸痹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腹泻6年,加重10余天。泄泻,日行3~4次,便前腹痛,头晕心悸乏力。舌质淡苔白润,脉弦缓。自幼肠胃功能虚弱,畏食生冷,易发呕吐。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中焦虚寒,脾肾阳虚,无力运化水谷精微。舌质胖,苔白润,脉弦缓。
泄泻脾肾阳虚中焦虚寒清阳陷下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颈部肿大、胸闷、气结、痰多、心悸、头痛、眩晕。病程自1976年起,1985年后肿物逐渐增大,伴随多种症状加重。脉象沉数而坚,舌边红暗晦,苔黄浊。肿块质硬,有压痛。口苦,心烦,少寐。中医诊断为甲状腺肿瘤,病因病机属痰瘀互结、肝阳上亢。
甲状腺肿瘤痰火壅盛心肾阴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