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6岁,女性。反复早孕自然流产4次,末次流产后10余天。经前乳房胀痛,经期头疼,小腹隐痛,腰酸乏力,面色暗褐。舌质黯,苔薄黄,脉细数。妇科检查子宫及双附件区增厚、压痛。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左侧输卵管缺如,右侧输卵管通畅。中医诊断滑胎、症瘕。辨证肾虚肝郁、气血不足。
滑胎肾虚肝郁气血不足慢性盆腔炎
查看详情 →
姚
大便下血,小溲夹血,少腹隐隐作痛
舌黄腻,脉濡滑
瘀阻水道,气化不及
尿血瘀阻水道气化不及舌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突发呕血,病程急骤。中医病名呕血,证型肝气横逆,病因病机为酒戕脾胃,暴怒伤肝,木火乘土,火载血上。面色惨白,牙关紧闭,昏不识人,脉沉伏不显,身逆冷不温。舌苔黄。
呕血肝气郁结脾胃受伤气随血脱
查看详情 →
产后恶露淋漓不止,腹胀纳谷减少,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产后败血瘀阻证,证型为瘀阻冲任,病因病机为宿瘀未去,新血不得归经,脾虚失运。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露淋漓、纳少形寒,切诊见脉象虚弦。
产后恶露不止血瘀脾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月经过频过多,周期17~20日,经色澹红夹血块,伴头目眩晕,胃纳、睡眠差,面部虚浮,掌心潮热,身体消瘦,面色晦黄,额颊暗黑斑,舌澹无苔,脉细弱略弦,血压90/60mmHg,红细胞3.61×1012/L,血红蛋白105g/L。中医病名月经失调,证型气血两虚。望诊面色晦黄,舌澹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月经过频、经色澹红、血块、头目眩晕、胃纳差、睡眠差、面部虚浮、掌心潮热。切诊脉细弱略弦。
月经不调气血两虚脾肾两虚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腰痛、头昏。病程自发现时间3月23日至初诊3月29日,约6天。中医病名血尿。证型肾阴损伤,肾气亦弱,阴虚生热,热入血分。病因病机肾阴亏损,虚火内结,迫损血分。舌象质暗红、苔薄黄,脉象沉细。
血尿肾阴虚虚火内结阴精走泻
查看详情 →
20岁,阴道流血50多天不净,经量初多后少,色红或紫,有血块,间有乳胀。脉略弦,舌质红有裂纹,苔黄。经漏,肝肾阴虚、肝郁化火证。
经漏肝肾阴虚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眼内反复出血,视力下降,右眼0.05,左眼0.04,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不能看清,出血存在,玻璃体混浊、机化条索。消瘦乏力,面白神疲,行动迟缓,口渴咽燥,心烦盗汗,纳少。脉细数,舌质红,少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阴虚燥热,迫血妄行。面色苍白,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口渴咽燥,心烦盗汗,纳少。脉细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阴虚燥热迫血妄行视力下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诉咯血盈碗,肺络内伤。中医病名咯血,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为肺络内伤。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咯血情况及病程。切诊未提及。
咯血肺络伤瘀血内积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主诉左胸部外伤后反复吐血,病程3年,发作频繁。胸痛,吐血量多。脉弦,脉濡细。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问诊见恶寒多汗,滑精。切诊脉弦、脉濡细。中医病名属外伤血症,证型为瘀血阻络,病因病机为外伤络损,离经之血留积为瘀,妨碍气血运行。
外伤吐血络脉损伤血溢脉外瘀血内积
查看详情 →
女,45岁,喘咳频作,晨起咳痰多,痰中带血3年,近月咳嗽剧烈,咳吐白痰伴鲜血。支气管扩张。舌红,苔白浮黄,脉弦滑数。证型为热郁在肺、络脉受伤。肺气上逆,痰湿内生,阻于气道,肺失清肃,气不得降,郁而化火,血溢经脉。
支气管扩张肺气上逆痰湿内生气机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反复高热,体温38.5~41°C,昏迷三次,牙龈、鼻出血,皮下出血点,呼吸急促,小便短赤。舌绛,苔黄厚而干,脉数大而中空。中医辨证为气血两燔,气亏阴伤。西医诊断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燔气亏阴伤高热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主诉头晕头痛、面及四肢浮肿,病程半月。咽部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舌红苔少,脉细数。尿常规示蛋白+++,脓球散在,管型0-1。中医辨证为风水肿兼心火亢盛,心热移于小肠。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肿心火亢盛心热移小肠
查看详情 →
患者失血起于前年,因伤动络。去冬复发较多,今夏初咳嗽痰少,至秋初寒热似疟。身热舌黄,胸闷便溏,喉痒时咳,右胁之痛虽止,脉象弦数,左甚于右。面色黄,舌黄,脉弦数。潮热蒸蒸,面黄舌黄,溺色浑浊。舌苔后半犹有凝黄,小溲犹带黄色,阴囊湿痒淋漓,蒸蒸凝热。湿邪由气分伤及血分,肺胃失降则肝阳易升。肝郁不调,夹内蕴之湿蒸为热,上熏则食少而咳逆。湿热之郁蒸于肺胃。
失血湿热咳逆潮热
查看详情 →
男,27岁。阵发性腰痛3年,疼痛向下腹部放射,体位改变时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数。腰痛,石淋。湿热下注。腰部阵发性疼痛,向下腹部放射,口干口苦,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数。
腰痛石淋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主要症状为ITP确诊7月余,下肢散在针尖样出血点。舌红,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为血证(热盛迫血)。病因病机为热毒炽盛,热盛迫血。
血证热盛迫血
查看详情 →
39岁男性,神识不清,昏迷抽搐,两目直视,牙关紧闭,咬破舌体,身体僵直,大便秘结,遗尿,体温38℃,黄疸指数45,胸水,心包积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正常,大便潜血阳性,神识昏迷,两臂抽搐,面色苍黯,六脉沉伏不见,温热之邪入营,燔灼真阴,热极生风,阴阳将离决。
肝昏迷热极生风真阴耗伤阴阳离决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昏,口干渴,每日上午加重,午后缓解,伴鼻衄,血量多,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肝郁化火、木火刑金之鼻衄。舌苔黄,脉数而芤。头痛头昏、鼻衄、口干渴、舌苔黄、脉数而芤。肝郁化火,木火刑金,血热气热,随气上逆。
肝郁化火木火刑金鼻衄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咳痰如赭红色,气秽,溲赤,痰黄臭,右胁作痛,月余见血,咳大减,痰秽色均退,痰黄臭大退,右胁痛亦轻,吐血七口,脉数不靖,身热胸闷,痈脓内溃,咳减不退,午睡冒风,溃后身热,吐出黄涎臭脓甚多,口舌麻木,痰秽不觉。中医病名肺痈,证型风热蕴肺,病因病机风邪挟酒热伤肺,湿火熏蒸。望诊舌红苔白,闻诊气秽,问诊咳痰腥带血,切诊脉数。
肺痈风热蕴肺湿火熏蒸痰黄臭脓
查看详情 →
何女 阴虚夹湿 肠鸣便溏 中气窒塞 湿邪胶于肠胃 胃不纳食 脾不运化 舌象未提 脉象未提 病程长短未提 症状描述包括肠鸣便溏 中气窒塞 病因病机为阴虚夹湿 湿邪胶着 胃脾功能失调
肠鸣便溏胃不纳食脾不运化阴虚夹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