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证+心悸+心脾两虚

患者男性,主诉夜寐不安、心胸烦躁、头痛巅疾、腹中雷鸣、粪中带血。病程两旬余。中医病名不寐,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脾虚营血衰少,血不养心。望诊舌苔薄腻,面色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烦、夜寐不安、头痛、腹鸣、便血。切诊脉濡软、脉情濡沃、脉情濡细。
心脾两虚心烦不寐营血不足心阴耗夺
查看详情 →
吕某,45岁。白斑初见于面颊,渐蔓延至颜面及耳垂,病程2年,近月增多扩大。伴头晕目眩,脑响耳鸣,精神倦怠,心悸少寐。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诊断为白癜风。证属营血不足,气血失和。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营血不足,血虚生风,肌肤失荣。
心脾两虚白癜风营血不足气血失和
查看详情 →
女性,24岁。反复活动后气喘伴乏力月余。左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31.9%。自觉乏力、易倦、思睡、阵发性心悸,轻度气喘伴咽阻,颈部隐痛,寐中多梦,大便不成形。舌嫩偏红,苔薄,脉弦滑,不耐重按。BP100/70mmHg,HR88次/分,S1减弱。心脾气阴不足,肝木乘侮。舌质两侧澹红,边有齿印,前1/3略红,脉沉细缓。气阴两虚。
心脾两虚心衰气阴两虚风热客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右眼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固定黑影,病程8个月。中医诊断视瞻昏淼(右眼),证型心脾两虚证。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缓。症状包括困倦乏力、食纳不佳、口眼干涩、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眼底检查示右眼黄斑部水肿有出血病灶,左眼中心视野缺损。
心脾两虚证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瞻昏淼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要症状为心跳、失眠、善太息,面色皖白。病程较长,自1968年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舌苔薄白,舌质澹,脉象虚大。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慢性失血导致气血两虚,气虚不能摄血,血虚则气亦衰,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心脾两虚心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9岁,主诉睡眠欠佳半年。精神不振,头晕目眩,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食少便溏,经血量少色淡,周期不规律。舌淡白,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心脾两虚证。
心脾两虚不寐头晕神疲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月经淋漓不断,色红有块,白带量多,少腹坠胀。病程自2011年2月起。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型为气滞血瘀,热扰冲任。舌澹,苔少,脉弦且涩。临床表现舌红,苔少,脉细濡、细缓、弦小。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心脾两虚崩漏漏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29岁,睡眠欠佳半年,头晕、心悸、多梦易醒,精神不振,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食少便溏,经血量少色淡,周期不规律,舌淡白,苔薄黄,脉弦细,不寐,心脾两虚证,思虑劳倦损伤心脾。
心脾两虚心悸不寐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面部疖肿后出现双下肢大腿肿胀、发热、疼痛。中医诊断为发、火陷证。证属热毒蕴结内陷,气阴耗伤。诊见高热,双下肢红肿胀痛,大便秘结,尿黄少,口干渴,口唇焦裂,舌红绛,尖起芒刺,苔白少,脉弦滑。舌象红绛,尖起芒刺,苔白少。脉弦滑。病程中出现高热、便结、尿赤、烦躁不安等症状。病因病机为火毒炽盛,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营阴被灼。
心脾两虚败血症火陷证气血耗伤
查看详情 →
女,47岁,头晕、身乏无力、低热、心悸气短、失眠1年余,月经提前,色黯而无块。面色偏白,舌质微黯,舌苔薄腻,脉细稍滑。心脾两虚夹瘀。
心脾两虚血瘀面色苍白舌质黯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月经淋漓不净2月。面色萎黄,舌体大,边齿痕,质淡暗,薄黄苔,舌下脉络增粗,脉沉。主证为经漏,中医诊断为瘀阻胞脉、心脾两虚。病程2月,症状包括经血色鲜红初期暗,小腹胀凉,腰痛,带下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乳腺增生史。体征见舌胖大边齿痕,黄白苔,脉沉。病因病机为瘀阻胞脉,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经漏瘀阻胞脉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女性。主诉左侧腰臀部皮疹1周,加重3天。现病史提示左侧腰臀部及会阴部刺痛,皮疹簇状分布,疼痛放射至左下肢,伴尿频、尿急、尿痛。刻诊显示睡眠差,头晕,纳差,乏力,小便不利。舌红苔白,脉沉滑。中医诊断不寐心脾两虚证。
心脾两虚证带状疱疹气血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女,36岁,失眠、心悸、月经不调、食欲不振、大便稀不成形,病程未提及。不寐,心脾两虚证。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心悸、月经不调、食欲不振、大便稀不成形。脉细弱。
心悸心脾两虚失眠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男,50岁,腹痛腹胀,心悸,失眠,纳呆,乏力,恶心呕吐,高烧,病程12年,白细胞减少症(待查),心脾两虚证,面色不华,舌红少苔,脉弦细,腹部触诊胀消,腹壁板滞,叩击鼓音,重按振水声,血常规白细胞2400/mm³,血色素9克,胆红质(+)
心脾两虚证心悸白细胞减少症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女性。主诉脑鸣1年余,现症脑鸣无休止,音响如飞机隆鸣,伴耳鸣头晕、腰腿酸软。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点,舌下络脉粗大青紫,周围亦有瘀点,舌苔薄白,脉沉涩。中医病名脑鸣,证型肾虚精亏、髓海空虚、血瘀阻络、清窍失利。病因病机为肾虚精亏、血瘀阻络、清窍失利。
脑鸣肾虚精亏髓海空虚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反复头晕2年,加重半月。症状包括头晕、心悸、记忆下降、失眠、神疲懒言。病史示食欲减退,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澹。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心脾两虚,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饮食失调致心血脾气亏耗。望诊示面色萎黄,舌质澹。闻诊未见异常。问诊示症状及病史。切诊示脉细弱。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不宁脾不升清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胸闷乏力5年余伴多汗,舌红少苔,脉促而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虚劳,证型为中气大陷。主症为胸闷气短、多汗、乏力、活动后需蹲下休息。病程长达5年,曾有心肌酶谱异常、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等表现。病机为气阴两虚,宗气下陷。心电图示多发室性早搏,ST段改变,频发房性早搏。心脏B超未见明显异常。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男性。主诉双眼视物变形3年,左眼前固定黑影1周。病程3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属心脾两虚证。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双眼视物模煳,左眼前见黑影,视物变形,有时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眼底检查示左眼黄斑部水肿有出血病灶,右眼黄斑部色素紊乱,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左眼玻璃体有丝状溷浊,双眼晶状体稍溷浊。
心脾两虚黄斑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心悸乏力1年。病程1年。中医病名虚劳,证型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主症心累心悸,疲倦乏力,活动后加重,睡眠略差。体征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少华,眼睑唇色澹,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弱。血压92/65mmHg。血小板降低至46×10⁹/L。
心脾两虚心悸乏力虚劳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皮肤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病程慢性,瘙痒,皮损肥厚,局部湿润,脾虚湿滞,肝肾阴虚,心火过盛,肺胃湿热上蒸,气血失和,气滞血瘀
急性热证阴虚火旺营分热盛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