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18岁,女性。下肢皮下出血斑,齿龈出血,月经先期,色红有块,经血淋漓持续12日。舌淡,苔薄,脉细滑数。中医诊断阴虚胃热,冲任失调,血不循经。
血不循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血热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女,73岁。主诉尿隐血、蛋白反复两年。舌偏红,少津,苔薄白,脉细。辨证气阴两虚,兼有湿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舌边有齿痕。病程两年,病位在脾肾,病机为脾肾气虚,湿热内蕴,气阴两虚。
血不循经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脾肾虚弱
查看详情 →
22岁女性 持续性双下肢紫癜 关节酸痛 行动困难 紫癜反复发作 腹痛 尿蛋白(++) 红细胞(++) 舌苔薄 脉细 气虚络损 血不循经 气血乖离 虚瘀共见 肾小球系膜基质伴系膜细胞轻度增生 肾间质血管内膜纤维性增厚 IgA(++) IgG(+) IgM(+) C3(+)
血不循经紫癜性肾炎气虚络损气血乖离
查看详情 →
王某,女,6岁。皮肤出血点,鼻衄。病程6天。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虚血滞,血不循经。面色苍黄,舌苔中黄褐。脉细数无力。全身皮肤出血点,鼻衄,精神差,面色苍白。
血不循经血小板减少气虚血滞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恶露不尽,阴道出血量多,头昏心慌,气短肢麻,舌淡红苔黄,脉细数,残胎瘀滞,血不循经,气血亏虚,舌淡红苔白,脉虚。
血不循经恶露不尽残胎瘀滞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为高血压病史,性情急时突发鼻衄,病程2天。中医病名:血衄。证型:肝郁化火。病因病机:肝郁不解,日久化火,迫血妄行。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血压168/94毫米汞柱。头晕耳鸣,口苦口干,胸胁满闷,小便黄。
血不循经高血压实热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44岁,经量明显增多,经行紊乱,阴道流血半月余,经量少而黯、腥秽,小腹隐痛,头晕乏力,腰膝疲软,纳谷不馨。脾虚肝郁,痰瘀搏结为疮,病积阻滞胞宫,血不循经而妄行。舌象未提,脉象未提。子宫内膜息肉,宫颈口见乳头状赘生物,质脆,触之出血,宫体增大,压痛。
血不循经经量增多脾虚肝郁痰瘀搏结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 发热 日暮增剧 遍身紫块 口腔舌紫泡 出血难止 鼻衄尿血 舌绛口渴 喜冷饮 脉弦软而数 暑热发斑 肝胃火热炽盛 灼伤血分 血不循经 肌肉流窜 上下窍出血 舌绛 脉弦软而数
血不循经暑热发斑肝胃火盛血分灼伤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四肢散在性紫斑,下肢较重,牙龈出血。病程两年。中医病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属阴虚内热,血不循经。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耳鸣耳聋、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月经量多且色紫黑。舌质淡白、舌光无苔,脉象细数。血象显示血小板计数4.1万/立方毫米。
血不循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内热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月经前后乳胀、乳衄,病程4年。中医病名乳衄,证型肝郁化火,病因病机为情绪抑郁导致肝郁化火,灼伤乳络,血不循经。望诊见面色通红,舌红苔微黄而干。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前乳房胀痛,经来头痛作呕,乳头有血性分泌物。切诊见脉弦滑数,两乳可触及小结节,压痛明显,有血性分泌物。
血不循经乳衄肝郁化火肝火内炽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男性,全身散在性点状皮肤出血2年,近1年常流鼻血,中气虚弱,纳减,面色萎黄,头晕,身困乏力。舌澹,苔薄白,脉细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属肌衄脾虚型。脾虚不能统血,气弱不能摄血,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
血不循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肌衄脾虚型脾虚
查看详情 →
陈某,女,42岁。乳衄3年,经前胸胁乳房胀痛,月经紊乱,右乳头血性分泌物。中医病名:乳衄证。证型:肝郁脾虚,血不循经。病因病机:肝郁脾虚,血不循经。面色正常,舌淡红,苔薄白。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胸胁乳房胀痛,月经紊乱。脉弦细。
血不循经乳衄证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女性。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2年余,伴鼻衄。过敏性紫癜病史,紫癜时隐时显。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神疲乏力,汗出纳差,腹痛隐隐。舌质淡胖,苔薄,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肌衄,证属心脾气虚。
血不循经过敏性紫癜心脾气虚脾虚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周身紫斑及牙龈出血,持续半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阴两虚、肝胃火旺。舌黯红花剥苔,边尖有齿印,舌下络脉稍紫,脉细弦带数。口渴引饮,尿黄,大便干硬燥结,日3~5次。
血不循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阴两虚肝胃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月经先期而至,量多,经来10日未净,色鲜红有血块,伴头晕、身倦无力、胸闷心悸、四肢麻木、胃纳不佳、腹胀腰酸、畏寒、下肢浮肿。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阳不振、肾精不足、脾不统血、真阳不足、血不循经。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见月经异常及全身症状,切诊未见明显脉象描述。
血不循经月经先期脾肾阳虚脾虚统摄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经期延长近半年,月经周期8~13/28~30天,末次月经1996年11月24日至今9天未净,量时多时少,色紫黯。舌质澹红,脉浮缓。末次自然流产后清宫+上环6个月。冲任受损,瘀滞不去,血不循经,外溢而血愈虚,瘀愈甚。头晕目眩,心悸乏力,腰酸腹坠。
血不循经经期延长气虚血瘀瘀滞不去
查看详情 →
患者7岁,男性,间断性鼻衄5个月。鼻衄反复发作,出血量大,下肢有青斑,大便色黑,面白唇淡,脉沉细而数,舌质淡有斑,苔薄白。中医病名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属少阴阴虚,阳明火盛,血不循经。病因病机为久患失血,阳络伤损,阴络伤损,血热妄行。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淡有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鼻衄、青斑、大便色黑。切诊见脉沉细而数。
血不循经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热妄行阴络伤损
查看详情 →
女,45岁,阴道持续出血3月,量时多时少,小腹疼痛拒按,腰痛,口渴,倦怠乏力。舌暗澹,苔黄,脉弦。诊断为人工流产后恶露不尽,证属瘀阻胞中,久蕴化热,血不循经。
血不循经恶露不尽瘀阻胞中瘀热内留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为左眼黑影遮挡,视物不清。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黄斑出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怒气伤肝,血溢外。望诊见舌质青,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有高度近视史。切诊见脉弦于左关。
血不循经高度近视肝气郁结肝络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主要症状为面部、眼睑周围及皮肤反复出现出血点1年余,病程较长。中医病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脾虚失摄,血不循经。面色苍黄,舌质澹红,舌尖红点,苔薄白,脉细。病机为脾虚失摄,气血不足,气随血耗。
血不循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失摄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