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4岁。小腹有包块,按之不坚,时作痛,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胸闷不舒,经行愆期或经闭。舌澹边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滑。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扪及鸡蛋大囊性包块,B型超声波示右侧卵巢囊肿。中医诊断肠覃,辨证气滞痰瘀证。
卵巢囊肿气滞痰瘀证小腹包块带下量多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白天、夜间出汗,少劳更甚。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自汗,证型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气血不畅。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出汗、病史为更年期综合征。切诊未提及。
血瘀更年期综合征自汗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右胁下胀痛不适2个月。右胁下胀痛,按之疼痛加重,拒按,入夜更甚,脘腹胀满,呃逆,纳呆,倦怠乏力,大便干,皮肤干燥,稍有黄染。舌质淡红,苔薄,脉沉。中医辨证为脾虚肝郁,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肝硬化脾虚肝郁肝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脘间歇性疼痛10余年,情志郁怒或劳累诱发加重,伴口苦、痞满、反酸、食欲减少。舌澹红,苔薄白,脉弦。证属木郁不达、胃失和降。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产后双下肢疼痛2月余,两腿疼痛、肿胀,右腿尤重,行走困难,筋短作抽,食欲不佳,口渴思饮,大便干,尿少色黄。舌质红,苔白腻,脉沉弱。中医诊断产后身痛,辨证湿热阻络,气血瘀滞。
气血瘀滞产后身痛湿热阻络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右侧耳后疼痛2天,头痛时作时休,右侧耳后针刺样疼痛,左侧头部作胀,睡眠欠佳。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平。诊断为头痛,证型为肾虚血瘀证。病机为肾虚髓不上荣,清空失养,瘀血内停,脉络不畅。辅助检查提示椎动脉狭窄。
肾虚血瘀证头痛瘀血内停清空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阴道不规则流血3年,量多5天。神疲乏力,纳差,四肢不温,便溏。舌质澹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崩漏,证型脾肾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血失统摄,冲任不固。
崩漏脾肾气虚血热气陷
查看详情 →
42岁女性,主诉口、眼、鼻、咽喉干燥、阴道干涩3年余,加重2个月。现症见双目干涩、无泪,口干咽燥,声音嘶哑,鼻干无涕,吞咽困难,皮肤干燥,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疲乏无力,睡眠不佳,纳差,小便涩赤,大便干结。中医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证属阴虚内热、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失运,瘀血内阻,耗损津液,致燥证。舌象未详,脉象未提。
气虚血瘀干燥综合征阴虚内热口干咽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左踝以下怕冷疼痛4个月。左踝关节以下肿胀疼痛,皮肤不温,得温疼痛减轻,皮肤暗红,足趾紫红。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紧,趺阳脉无搏动。中医诊断为脱骨疽,证型为寒湿凝滞,瘀血阻络。病因病机为寒湿侵袭血脉,寒凝血瘀,经脉不通。
脱骨疽寒湿凝滞瘀血阻络足趾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婚后3年不孕,痛经15年,经期紊乱,经血有血块,伴呕吐、头晕、肢凉。中医病名痛经、不孕症,证型血瘀气滞。舌黯红,苔薄白微黄,脉弦细略数。妇科检查子宫稍小,丈夫精液正常。病机为血瘀气滞,胞脉不畅。
血瘀气滞不孕症痛经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淋症、真胀呕吐、心中烦热、饮食不进,病程持续数日。中医病名为淋症,证型为胞宫积血,病因病机为经行不顺,阳气郁于血分,胞宫积血,蕴热深。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淋症、真胀呕吐、心中烦热、饮食不进、经行不顺、腹痛、经期三五日一见、经量不多。切诊脉象为六部俱沉,滞涩有力。
血瘀气郁淋症胞宫积血阳陷阴中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全身性白癜风,病程10年,病位主要在四肢及颜面。面色晦暗,舌苔薄白,脉弦缓。病因病机为痰湿郁结,久而化瘀,属痰湿血瘀证。白癜风病名明确,病程较长,伴有肌肤失养、风邪内生之象。
血瘀白癜风痰湿郁结风邪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右下腹部局部疼痛剧烈,反复发作,曾便血,诊断为结肠炎。大便不成形,每日多次,血压高,眼底动脉血管变细。既往有阑尾手术史及美尼尔氏综合征病史。舌色发青,苔灰白,脉右手数急,左手沉伏。辨证属结肠炎,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血瘀结肠炎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患儿2.5月,头向左侧倾斜,颜面右偏,左侧胸锁乳突肌中下部可触及条索状结节物,质地硬,无弹性。证型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
气滞血瘀先天性肌性斜颈经络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0岁,主诉颈前肿胀不适4个月。舌象澹苔薄白,脉象弦细。中医诊断为肉瘿,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脾伤气结,痰气交阻,血行不畅,气滞痰凝,血瘀壅结。
气滞血瘀肉瘿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月经紊乱,经量减少,月经拖延,伴腰痛、小腹痛。病程自2008年初起。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属下焦阳虚、湿浊内停、气血瘀滞、寒热错杂之证。舌质澹黯,苔白腻,脉弦细滑。
气血瘀滞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后期下焦阳虚
查看详情 →
女,38岁,月经推后10余日来潮,量多如注,夹有血块,经行半月始净,数日后又现流血,量时多时少。头昏、倦怠、小腹胀痛、性急易怒、咽干口苦、纳差、便秘。舌淡,有小瘀斑。脉弦滑。辨证属肝郁脾虚之崩漏。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血行不畅,瘀阻冲任,血不归经,肝郁化热,脾虚失摄。
血瘀肝气郁结脾虚崩漏肝旺侮脾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脱发半年余,头发稀疏短少,成片无发,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头晕口干,月经色暗少有血块。手术后气血虚亏,血运受阻,不能滋荣生发。舌质澹紫。脉象未提及。
血瘀气血虚亏阴亏血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右手颤抖,逐渐发展至右上肢、右下肢,走路不灵活,表情呆板,头昏,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震颤麻痹,证型为肝郁气滞、肝肾亏虚、病久血瘀。望诊见表情呆板、紧张状态,舌绛色,苔薄。闻诊未提。问诊见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切诊见四肢张力增高,右侧更明显,脉细数。
血瘀震颤麻痹肝肾亏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3岁。会阴部连及睾丸胀痛,小便淋漓,大便干燥,阴囊部潮湿,口苦心烦。舌澹黄而干,脉滑数。辨证为厥阴肝经湿热下注之证。湿热下注,经气郁滞,不通则痛。二诊时舌澹黄而润,脉细滑微数。三诊时诸症已解,小便次数尚多。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肝气郁结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