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47岁。镜下血尿7个月余,加重伴肉眼血尿3日。尿呈茶色,无尿频、尿热、尿痛,腰酸,舌暗苔薄黄,脉沉。中医诊断尿血,证型脾肾亏虚,肾虚血瘀。望诊舌暗苔薄黄,切诊脉沉。
肾虚血瘀血瘀尿血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胃痛病史10余年。胃纳尚可,时有头晕,大便稀薄量多。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胃反,证型气血两虚,脾虚肝郁。病因病机为胃病日久,脾胃虚弱,痰凝气滞,热毒血瘀。
胃反气血两虚脾虚肝郁胃纳尚可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诉左侧腰臀腿痛70天,放射至足背。腰椎CT示L3/4膨出,C4/5突出。查体示L5棘突及左侧压痛,直腿抬高左40°、右80°。中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外邪侵袭,经脉不通,血瘀阻络。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血瘀腰椎间盘突出症肾中精气不足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经行腹痛6年,进行性加重,月经不规则,经量多,有大血块,痛经(+++),下腹隐痛,腰部酸痛。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弦。诊断为痛经(子宫腺肌病),辨证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胞宫胞脉气滞血瘀,胞宫蓄血留瘀日久成症瘕。
气滞血瘀痛经子宫腺肌病下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咽干时痛,如有物梗堵,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咯痰不爽,恶心干呕,胸闷善太息。舌暗红而润,边尖瘀点,苔根中薄腻,脉弦细。中医病名慢性咽喉炎,证型肝气郁滞,化热伤阴。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化热伤阴,气郁血瘀。望诊见舌暗红而润,边尖瘀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咽干痛、咯痰不爽、恶心干呕、胸闷善太息。切诊见脉弦细。
气郁血瘀慢性咽喉炎肝气郁滞阴虚血热
查看详情 →
刘某,女,55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3年余,加重1个月,兼头晕。精神疲倦,面色萎黄,动则尤甚,纳差。舌质暗胖齿痕,边有瘀点,舌底络脉怒张,苔薄白润,脉迟缓兼代。胸痹,心阳不足,心脉瘀阻。
气虚血瘀心悸胸痹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5岁。面目全身皮肤发黄如橘,尿黄赤,头重身困,嗜卧乏力,胸脘痞闷,厌食油腻,口黏不渴,小便不利,便稀不爽,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为湿热黄疸。病因病机属湿热内蕴,脾失健运,肝胆疏泄失常。望诊见面色黄,舌苔厚腻微黄。闻诊未见特殊气味。问诊见症状描述详尽。切诊见脉弦滑。
急性黄疸湿热黄疸肝胆湿热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腰痛下肢酸软,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澹苔薄白,脉细弦无力。辨证为肾亏阳虚所致的腰痛证。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劳累太过,房事不节,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
腰痛肾阳虚肾精亏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主诉便秘十年,肝硬化、脾肿大五年,伴食管静脉曲张,鼻衄加重。口干、便干、尿黄,肝区不适但不痛,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诊断为肝阳化热,迫血妄行;血瘀症瘕,肝胆湿热。B超示肝硬化、脾大、脾门静脉高压,生化示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血脂高,血小板减少,血压升高。
血瘀症瘕便秘十年肝阳化热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雷某,10岁,反复皮肤紫癜伴尿检异常3月余。双下肢鲜红色皮肤紫斑,对称性分布,微痒,咽部略红,纳差,小便有泡沫。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辨证为血证、紫斑,湿热血瘀型。尿检示蛋白(++)、潜血(+++),镜检红细胞7~8个。
湿热血瘀血瘀内停过敏性紫癜肾小球病
查看详情 →
女,25岁,经间期出血、痛经2年,月经规律,周期6~7天/33~35天。经间期阴道见咖啡色分泌物,经期痛经剧烈。子宫腺肌症合并腺肌瘤,腺肌瘤大小40mm×33mm。子宫大小84mm×72mm×80mm。CA125、CA199明显升高。月经病,症瘕。气滞血瘀,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胞宫胞脉受阻。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症状描述包括经间期出血、痛经,病史包括月经规律及腺肌瘤病史。脉象未提。
血瘀内停经间期出血子宫腺肌症气滞症瘕
查看详情 →
女,36岁,左后头间断性剧烈疼痛4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左后脑部掣痛剧烈,畏风,目花胀痛,羞明,流泪,口干心烦,耳鸣,眠差。唇舌紫黯,苔薄黄,脉细弦数。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血瘀于上,外感风热,引动肝阳。病因病机包括血瘀、外感风热、肝阳上亢。望诊见唇舌紫黯,舌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畏风、目胀痛、羞明、流泪、口干、心烦、耳鸣、眠差。切诊见脉细弦数。
血瘀头痛风热肝阳
查看详情 →
女,56岁,腰痛、胸胁胀满、身肿串痛、食欲缺乏、食之则呕,病程年余。苔中白腻,脉沉紧。辨证为气血瘀阻。瘀血久行不散,气滞不舒,气行不畅,中焦失利,气行不定,瘀血化湿,气机失常,脾胃运化失司。
气血瘀阻腰痛胸胁胀满身肿窜痛
查看详情 →
陈某,48岁,男性。头晕阵作1周,夜间如厕或晨起时发作较多,2~3秒可缓解。舌澹粉黯,苔白厚,脉沉滑。中医诊断为眩晕,属血瘀湿浊夹风。舌澹胖嫩,边有齿痕,苔白润,脉细滑,右沉细涩尺沉。脉沉滑,脉细滑。
血瘀眩晕湿浊风邪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右胁肋不适,皮肤巩膜黄染,纳呆,口干口苦,小便色黄,大便日行3次,成形,色黄。舌黯红,苔白干,脉弦细。中医诊断胃积,证型肝热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肝气不畅,郁而化热,气滞血瘀,结而成块。病程1个月。
肝热血瘀胃积黄疸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反复颈痛10余天,加重2天。颈部酸痛,头低位时痛甚,活动受限,晨起僵硬感,肩背部、左上臂酸痛,左侧为甚,恶风寒。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活动受限,颈椎间隙及棘突旁压痛(+)。中医诊断项痹病,证型气虚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恶风寒提示外感风寒。病因病机为颈部劳损,外感风寒湿邪,邪侵太阳,经输不利,气血不畅,营卫不和,经脉痹阻。
气虚血瘀颈椎病风寒痹阻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小腹结痛,带下增多,色黄,病程30天。中医诊断为湿热互结,气血凝滞。面色萎黄,瘀色晦暗,舌质紫绛,腹部有12cm×14cm肿块,按压疼痛明显。妇科检查示附件右侧有肿块。病机为湿热互结,气血凝滞。
气滞血瘀附件囊肿湿热互结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经行腹痛1年余,小腹冷痛,得热则轻,遇寒则重,痛甚则呕吐,四肢冷,面色苍白,需卧床3~4日。行经腹痛,证属里寒凝滞。面色苍白,舌质澹,舌苔白,脉沉。寒客胞中,气滞血瘀,寒凝血滞,胞宫经脉凝滞不畅。
血瘀痛经里寒凝滞寒客胞中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左侧肢体乏力、活动艰难6月,加重伴麻木10天。中医诊断中风后遗症期,辨证气虚血瘀。舌质澹红,苔白嫩,脉涩。左侧肢体僵硬乏力,伴麻木,活动艰难,左手拇指屈伸活动不能,握力弱,左侧上肢肌力3级,下肢肌力4级。头晕,夜寐欠佳,二便尚调。
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肢体僵硬麻木不适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经期头痛近2年,伴经期乳胀、全身乏力、精神欠佳。月经周期7天,经期30天,量中等,色鲜红,无血块。现病史提示经前睡眠欠佳,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滑。诊断为气滞血瘀,肝郁化火,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肝郁化火。二诊见月经未净,量中等,无乳胀,咽部不适,口干喜饮,精神欠佳,睡眠欠佳,舌红苔黄齿痕,脉76次/分,诊断为气滞血瘀兼有瘀热。
气滞血瘀经行头痛瘀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