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5岁男性,主诉发冷发热断续发作,左上腹痞块坚硬八、九年,逐渐增大,体力渐弱,头晕,食欲不振,面色黧黑,舌苔白浊,腹胀大,卧床不起,每日便稀四、五次。脉象数中带虚。肝脏肿大5厘米,脾脏肿大27厘米(过脐向右伸)。血色素55%,红血球271万,白血球9,200,中性51%,淋巴40%,嗜伊红9%。
腹胀脾大乏力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女性。主诉内热腹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干霍乱,证型为暑热夹食,病因病机为吸受暑热,夹食内积。望诊见面色青色兼惨白,舌红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痛、小溲短数、无汗口干。切诊脉象沉涩,后诊脉滑,舌红苔薄白、黄腻,脉缓。
干霍乱暑热夹食中焦热闭食滞化燥
查看详情 →
9岁男童,腹痛5天,伴发热,大便闭结,腹部胀满,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呆不食,舌苔薄润。虫积所致肠梗阻,病因属虫积,病机为虫扰肠道,气机阻滞。腹胀按之尚软,舌苔薄润,脉象未提及。二诊时腹痛得解,腹部较软,肠梗阻消失,热度下降,胃气恢复,能食稀粥。
肠梗阻虫积脾胃虚弱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腹痛有年,面黄肌瘦,舌光无苔,脉象虚弦。中医病名属腹痛,证型为脾虚生湿,湿郁虫阻。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象光剥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痛阵作,病程较长。切诊见脉象虚弦。
腹痛脾虚生湿湿郁虫阻面黄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常易感冒发热、咳嗽、气短、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大便稀、体瘦无力、腹痛、面黄、肌瘦、皮肤干燥、唇干。舌苔稍黄,脉濡细弱。症状包括气短、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大便稀、体瘦无力、腹痛、面黄、肌瘦、皮肤干燥、唇干、语音低微。病机为脾胃虚弱、痰热蕴积。中医病名为疳积,证型未明确记载。
疳积脾胃虚弱痰热蕴积消化不良
查看详情 →
9岁男童,阵发性腹部剧痛3天,伴呕吐,腹部膨胀,肠型可见,肠鸣音存在,形体消瘦,舌质澹润,脉象未提。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蛔虫型)。病因病机为虫积盘踞,气机逆乱,素体中阳不足,脾运失健。舌澹苔润,形神不振。
肠梗阻虫积盘踞气机逆乱中阳不足
查看详情 →
男童,脘腹胀痛,心神迷离,呕逆,脉大而弦数。疳积兼有虫蚀。面色萎黄,舌苔厚腻。脉弦数。
疳积虫蚀脘腹胀痛心神迷离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 主诉:贪食生冷致体消瘦,脐周疼痛,右下腹阵痛,恶心呕吐,吐蛔虫,停止排便排气 病程:急性发作 中医病名:虫积 证型:脾虚虫结 病因病机:脾虚虫结 舌象:舌质淡胖,苔白腻 脉象:脉细数 四诊信息:腹软,肠鸣音亢进,回盲部可触及麻绳样包块,X线见蛔虫阴影
蛔虫性肠梗阻脾虚虫积肠鸣音亢进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右上腹疼痛,神疲乏力,病程约2个月。中医病名症瘕积聚,证型气虚血瘀。唇面晦暗,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涩。腹部膨隆,青筋暴露,肝脏明显突起,质硬有压痛。无黄疸,无肝掌,无淋巴结肿大。病机为正虚瘀结毒盛。
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症瘕积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右上腹疼痛,神疲乏力,腹部膨隆,肝脏明显肿大,质硬有压痛,青筋暴露。唇面晦暗,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血臌,病机为癌毒内袭,气滞血瘀。
肝癌血臌气滞血瘀癌毒内袭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阵发性头颠顶痛,每日发作二三次,约10~15分钟方安,尿赤长,大便通畅,头痛时面赤,不痛时面青,脉弦。中医诊断为厥阴蛔厥,病因病机为肝风挟热上攻。舌象未提,面色面赤、面青,脉弦。问诊见头痛、尿赤、便通,闻诊无特殊,切诊脉弦。
蛔厥肝风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主诉胃脘痛,受凉后疼痛加剧,伴干哕,吐蛔虫2条,上腹痛向肩背放散。面色澹黄,舌苔白燥,脉象大小不齐。中医诊断为虫痛,病因为素有蛔虫,脾胃失和,蛔虫聚结上攻胆腑。
胆道蛔虫病脾胃失和蛔虫聚结上攻胆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外阴、阴道瘙痒不适,带下增多,色白质稠,微臭,伴粉红色分泌物。病程2月余。中医诊断湿热带下,阴痒。证型血虚生风,湿毒下聚。舌象淡红,苔薄黄,脉象细。外阴瘙痒,阴道口瘙痒,带下色黄白,量多,少腹、小腹胀痛,放射至阴道口,坐立不安,食辛热食物时瘙痒加重,心烦易躁,面色稍黑,神情烦躁,小腹部轻压痛。
阴道炎湿热带下阴痒血虚生风
查看详情 →
男,17岁,抽动症7年,受凉后症状加重,表现为仰头、点头、喉中发声、咬手指、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中医诊断为抽搐,证型为肝风内动。病机为血不柔筋,致抽搐发作。
抽动症肝风内动血不柔筋烦躁易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泻3月余,每日3~5次,无腹胀痛,夜间腹泻2次,遇寒冷加重。中医病名腹泻,证型为蛔虫导致腹泻。病因病机为脾胃不和,运化无权,杂食生冷甘肥,脏腑气弱,水谷不化,清浊不分,脏寒蛔虫扰动,阴阳气不相接,遇寒加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蛔虫腹泻脾胃虚弱脏寒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右上腹痛,呕吐,病程2天,伴剧烈腹痛、呕吐、出汗、手足发凉,3天未解大便。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蛔厥因上热下寒蛔虫不安所致。脏寒则蛔虫上窜入胃或胆道,致腹痛、呕吐。寒热错杂,热结肠胃,腑气不通。病因饮食不洁,沾染蛔虫卵。
胆道蛔虫症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心慌。血红蛋白低,病程较长。中医诊断未明确病名,辨证为肝胆郁热,气机阻滞。面色皖白,舌红苔白腻,脉沉弦细数。头目眩晕,周身乏力,心慌气短,动则汗出,心烦急躁,失眠梦多。
贫血血虚肝胆郁热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女性,二十五岁,上腹绞痛半月,伴恶心呕吐,吐蛔虫六条,四肢冷热交替,面部乍红乍白。急性病容,上腹部压痛,大便蛔虫卵++++,X光示胆道蛔虫影。诊断为胆道蛔虫病寒热错杂型。舌苔薄白,脉沉细。
胆道蛔虫病寒热错杂腹痛加剧恶心呕吐
查看详情 →
梁某,47岁,面色苍白无华,气逆多痰,说话有气无力,纳呆,腹大如鼓,静脉怒张,肝区痛夜甚,四肢消瘦,足背微肿,唇澹,舌瘦嫩,苔白厚,脉细弱。血吸虫肝硬化。病已垂危。
血吸虫性肝硬化脾胃衰弱元气将竭腹水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左面部及左上肢频繁抽搐2月余,加重20天,伴头痛、眩晕、失眠、盗汗、左侧肢体麻木、乏力。舌质淡红有齿痕、苔白厚。寸口脉滑而细。左上肢伸直则震颤不已,左手握力小于右手。皮下结节病理诊断为猪囊虫。脑CT示右顶叶囊肿(囊虫?)伴水肿。中医辨证为囊虫寄生脑中,损伤组织,变生痰湿。
虫痫虫症痰核痰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