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4岁,纳差、泄泻10年,晨泄2次,渐消瘦,入伏后加重,每日3~5次,疲乏无力,指趾厥冷,舌白,脉弦紧,辨证为脾胃虚寒,肝郁气结,复诊见脉弦大紧,辨证暑邪外客,气阴两伤,再诊脉弦,症状基本缓解,偶尔胃脘微胀,舌白。
脾胃虚寒肝郁气结气阴两伤暑邪外客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胃脘胀闷、隐痛3年,加重半年。胃脘胀满,隐痛,口干苦,嗳气,食后烧灼感,便溏,日行3次。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因病机属肝胃不和,湿热内蕴。病因为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慢性萎缩性胃炎疣状胃炎胃脘痛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男,57岁,乙型肝炎病史27年,肝硬化4年,身体消瘦乏力,面色晦暗,巩膜黄染,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小便深黄,低热,舌质红,苔白滑,脉弦滑稍数,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B超示肝弥漫性改变,脾厚,有少量腹水,辨证为肝胆气郁,湿热蕴藉,湿重于热,脾胃湿热所困,运化受阻。二诊仍腹胀,舌质红,苔白滑,脉沉弦滑,总胆红素仍高,B超示脾厚,辨证为肝胆气郁,湿热蕴藉,湿重于热,脾大便泄泻,小便色黄量少,口干口苦。三诊腹胀减轻,黄疸消退,舌苔转薄,脉沉弦,辨证为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调,木郁土壅。四诊黄疸消退,体力恢复,舌红苔薄,脉沉而有力,辨证为服大量清热解毒药伤及脾阳。
肝硬化湿热蕴藉脾大便泄脾胃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胃脘部满闷胀痛,不欲进食,病程三天。中医诊断胃结石,病因病机为食滞于胃而成积滞。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脘腹胀痛、呃逆、不欲进食、舌苔黄厚、脉沉。切诊见脉沉。二诊见脉沉细,三诊脉沉细但较有力。
胃结石食滞积聚胃寒
查看详情 →
女,31岁,双乳胀痛,月经期前后加重,伴失眠、鼻塞,病程未明确。舌红,苔薄白,脉细、脉弦。辨证为痰凝气滞、疏肝消瘰。主症为双乳胀痛、乳中结节,伴失眠、鼻塞。舌象舌红,苔薄白,脉象脉细、脉弦。病机为肝郁气滞,痰气瘀结。
双乳胀痛痰凝气滞失眠鼻塞
查看详情 →
女,62岁,阵发性胸闷、心悸、气短,与活动有关,病程4个月,身倦乏力,嗜睡,纳可,食后腹胀,反胃,口黏而干不欲饮,咽中有痰,尿频,大便调,舌质略偏黯,舌体瘦,舌下脉络粗胀,苔薄白,脉弦滑,脾失健运,痰浊痹阻。
室壁瘤脾失健运痰浊痹阻胸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腰部疼痛2年,加重伴左下肢放射性痛麻2周。病程2年,反复发作,日轻夜重。腰部疼痛,腰背转侧不利,腰4~5椎旁左侧压痛明显,左下肢放射痛及麻木,功能活动受限。舌质暗紫,脉弦紧。中医诊断腰腿痛,证属气滞血瘀。
腰腿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张某,34岁。月经提前1年余,周期3~7天,经期15~27天,量中,有血块,痛经阴性。伴口苦纳呆,夜寐不安,小腹坠胀,大便稍干,小便灼热不利。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濡数。月经先期,湿热壅滞,热伤血络。
月经先期湿热壅滞热伤血络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陈某,男,66岁。咳嗽频作,咳白色泡沫稀痰,喉间痰鸣,喘憋难以平卧,颜面及下肢微浮肿,形寒肢冷,面色黯,舌质暗红带紫,舌苔白厚腻,脉浮弦滑,左寸虚细,右寸弦滑细,左关弦滑。中医病名属咳喘,证型为阳虚瘀滞,寒饮伏肺,外感风寒引发。病因病机为阳虚瘀滞,寒饮伏肺,外感风寒。望诊见面色黯,舌质暗红带紫,舌苔白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喘、痰多、浮肿、形寒肢冷。切诊见脉浮弦滑,左寸虚细,右寸弦滑细,左关弦滑。
咳喘症肺源性心脏病阳虚瘀滞寒饮伏肺
查看详情 →
女性,54岁,巅顶胀痛,头晕眼花,不欲睁眼,病程半年,情绪波动加重。舌红,苔白,脉细数。肝郁化火,上扰清空。精神不振,烦躁不安,以手扪头,不欲睁眼。
巅顶胀痛头晕眼花肝郁化火夜不能寐
查看详情 →
周某,男,30岁,左睾部肿痛1周,行步则痛甚,左睾明显肿大,皮色不红,口不苦,舌苔薄白,脉弦,辨证为寒凝肝脉,气机郁滞,诊见舌苔薄黄,脉弦,三诊后肿大消退,舌苔薄白,脉细。
疝气寒凝肝脉气机郁滞睾丸肿痛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哮喘反复发作6年余,受寒后咳嗽痰白而稠,鼻塞胸闷,喘息憋闷不能平卧,张口抬肩,端坐呼吸,冷汗淋漓,口渴思饮,口唇指甲青紫,四肢凉,两肺满布哮鸣音,舌质红暗,舌苔白腻,脉浮弦滑。证属寒饮伏肺,阻遏气道,肺失肃降,郁而化热。
哮喘寒饮伏肺肺失肃降郁而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腹泻3年余,进食寒凉或饮酒后即出现腹泻,平素饮食后腹部隐痛,纳食欠佳,大便溏,1~3次/日。舌质红,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为泄泻,辨证为脾虚湿滞。病因为过食生冷,病机为脾虚湿滞,水湿内盛。
泄泻脾虚湿滞饮食失节脾胃损伤
查看详情 →
王某,男,52岁。右侧肢体瘫痪,神志模糊,不能言语,吞咽困难。病程较长,1972年因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偏瘫,1973年复发。舌苔薄白,脉细弦。辨证为肝气上逆,痰阻经络。
中风后遗症肝气上逆痰阻经络神志模糊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病程自初诊日期向前推2日。中医病名属腑气不通,证型为无形之热与有形之湿相持不化,热欲泄而里湿壅塞,阻滞气机,木失条达,胃失和降。望诊见急性病容,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腹痛、呕吐、腹胀、食后不适。切诊见脉弦滑。
急性胰腺炎湿阻气滞肝气郁结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余,伴有上腹部饱胀、隐隐作痛、嗳气反酸、嘈杂易饥、口干口苦、大便干。舌暗苔薄黄,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型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肝郁化火,热灼而痛。
胃痛肝郁气滞胃失和降肝胃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带状疱疹3天。左侧腋下红肿痛痒。少阳经异常。辨经为少阳经湿热毒。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短。中医病名为带状疱疹,证型为少阳经湿热毒。病因病机为少阳经湿热毒。经络诊察提示少阳经异常。辨证为少阳经湿热毒。选经为少阳经、足阳明经。
带状疱疹少阳湿热便秘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张某,大便溏泻三载,日行3~4次,便前多腹痛,便后缓解,胁胀不舒,脉弦,苔薄。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为肝木犯土,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肝失柔养。望诊见舌苔薄,闻诊未提,问诊见腹痛、便溏、胁胀,切诊脉弦。
便溏泻肝郁气滞脉弦腹胀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腹胀持续半年,大便干燥,色带灰。既往有跌仆史,曾便血、呕血,服止血药后血止,但腹胀未减。舌质青紫,苔白。脉沉弦带滑。诊断为瘀血内留,导致单腹血臌。病机为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致腹胀如臌。
血臌瘀血内留肝脾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纳呆,胃不运,中气窒塞,不通则痛。脉濡细,苔微黄,痰湿欲化未楚。中医病名属脾病,证型为痰湿阻滞,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痰湿内生。望诊见苔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呆、胃不运、中气窒塞,切诊脉濡细。
脾虚痰湿中焦阻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