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男性,失眠多梦,头昏头重,面色少华,心悸怔忡,体倦食少,口燥咽干,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心脾两虚,阴血不足
面色少华失眠心脾两虚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胸中大气下陷,心脾两虚。病因手术伤及元气,导致大气生养不足,不能积储于胸中而反下陷。病机久之心脾两虚,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心神不安而生不寐、多梦、健忘;血不养心则心悸;气血虚弱,不能上奉于脑,清阳不升则头晕目眩;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少华;脾气虚则饮食无味;生化之源不足,血少气虚故肢倦神疲。
面色少华子宫内膜癌术后心脾两虚胸中大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反复胸闷、心悸4年,发作较前频繁约1年。胸闷,心悸不安,气短,活动后加重,神疲,面色少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结代。心率58次/分,律不整。中医诊断为胸痹病,辨证为心阳不振。病程较长,症状以心阳不振为主,表现为心气不足,脉象结代,舌象淡苔薄白。
面色少华胸痹病心阳不振室性期前收缩
查看详情 →
女,3岁,素体虚弱,近两月胃纳不佳,面色少华,形瘦汗多,腹软便调,舌苔薄润,两脉细软,营卫不和,肺脾不足。
面色少华营卫不和肺脾不足形瘦汗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9岁。主诉头晕多梦,面色少华,脘闷腹胀,少腹酸痛胀,滑精,四肢乏力,腰痛,睾丸下垂,大便稀,大便难,小便色黄而频数,纳差,口澹无味,心烦少寐。舌中微黄,脉弦数尺弱。中医病名属肝郁肾虚,证型为肝郁肾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肾精亏虚。四诊见面色少华,舌中微黄,脉弦数尺弱。
面色少华肝郁肾虚头晕多梦脘闷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男性。主诉多汗2个月,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汗证,辨证肺卫不固。
面色少华汗证肺卫不固体倦乏力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面色少华,头晕胀,神疲乏力,纳差,低热,巨脾,下肢浮肿。舌淡,苔薄白腻,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脾肾两虚与热毒内盛并存,病因病机为热毒内盛,脾肾亏虚。
面色少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肾两虚热毒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稽留流产2次,停经45天,阴道流血3天。症状包括少量阴道流血,色淡红,腰膝酸软,小腹坠胀隐痛,口干,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暗,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滑胎,辨证脾肾亏虚,气血不足。
面色少华滑胎脾肾亏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恶心呕吐,频发至呕出清水痰涎方止,伴胸脘痞闷、不思饮食、体虚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稍腻,脉细濡。中医诊断为神经性呕吐,证型为脾胃虚弱,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湿邪内生,困阻脾胃,胃气上逆。
面色少华神经性呕吐脾胃虚弱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80岁男性,头晕而胀,健忘失眠,思维偶尔失控,左侧肢体无力,病程4年,有脑梗死病史。面色少华,舌苔厚腻,脉小数。中医诊断为年高痰瘀交困,脑失所养。证型为痰瘀交困,病机为痰瘀阻络,脑失所养。望诊见面色少华,舌苔厚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健忘、失眠、思维失控、左侧肢体无力、大便维艰。切诊见脉小数。
面色少华脑梗死痰瘀交阻头晕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岁,男性,主诉咳嗽1周余。病程为1周,有哮喘宿疾,每年频发。中医病名为哮证,证型为肺脾两虚,痰浊内伏。体征包括面色少华,纳谷欠馨,动辄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症状包括偶咳有痰,痰白质黏,喷嚏稍作。
面色少华哮喘肺脾两虚痰浊内伏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痛、左侧瞳孔放大、眼睑下垂、呕吐,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风痰瘀阻,清阳不展,后转为痰瘀化热,阴液耗伤,最终辨证为肝肾亏虚,阴不涵阳,精气不能上承,痰瘀蒙闭清窍。舌质红,苔黄薄腻或黄腻,有裂纹,脉细滑或细。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口干,畏光,耳鸣,复视,头昏。
面色少华头痛瞳孔放大眼睑下垂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失眠伴心慌胸闷两月余。现病史示夜间梦多易醒,疲倦乏力、烦躁、精神恍惚,伴有心慌胸闷、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纳差。体格检查示面色少华,舌质澹红、苔薄,脉细弱。中医诊断不寐,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气血亏虚,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见上述症状。
面色少华不寐心脾两虚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厌食纳少1年余,形体虚胖,面色少华,汗多易感冒,脘腹胀痛,大便溏薄,下眼睑紫褐色,舌澹苔薄白,脉细涩。证属脾胃气虚,卫表不固。病因病机为喜食冷饮及零食,伤及脾之气阳,脾运无力,寒湿内生,胃纳不开,气血不足,肺失所养。
面色少华脾胃气虚卫表不固厌食纳少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主诉慢性肾炎四年,尿蛋白持续(++),偶见管型,常易感冒诱发咽痛面肿。面色少华,神倦乏力,气短音低,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滑精时作,夜尿多,色清有泡沫。舌淡有紫气,苔薄白润,脉细。中医诊断脾肾气虚,统摄固涩失职。尿检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0~2),粘液丝(+),24小时尿蛋白定量2.9克。血红蛋白10克%,血沉40毫米/小时,血压130/80毫米汞柱。
面色少华慢性肾炎脾肾气虚统摄失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病程2年。主诉反复失眠,伴心慌、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腹胀、便溏、月经量多、头疼。舌象微红苔薄白,脉象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心脾功能失调,气血不足,影响睡眠。
面色少华不寐心脾两虚心慌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少腹疼痛月余,偏于两侧,有坠胀感,得温则缓,经前腹痛易作,经血偏黯,头晕乏力,排便不畅,数日一行,面色少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寒凝经脉,气血亏虚。面色少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少腹疼痛,经血偏黯,头晕乏力,排便不畅,舌质澹,脉细。
面色少华少腹痛经血黯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男,47岁,主诉近视34年,眼昏、疲劳、干涩发痛、眼前黑花、夜睡多梦、头晕健忘、面色少华、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舌尖有红点。辨证为心脾亏损型。眼底检查示高度近视豹纹状眼底,视盘颞侧白色萎缩斑,视网膜变性,脉络膜退行性病变,玻璃体混浊。视力右0.07,左0.07,屈光度双眼-16.00D。
面色少华近视心脾亏损眼疲劳
查看详情 →
朱某,30岁,主诉肉眼血尿7年,全身乏力,面色少华,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肾亏损,气血不足。现症见尿蛋白(++),异常红细胞(一),血压120/80mmHg。复诊见咳嗽咯痰,咽部充血,舌红苔黄,脉数。后期见口苦,咽部充血,舌红苔黄,脉弦数。实验室报告尿蛋白(+)至(一),异常红细胞(一)。
面色少华慢性肾炎脾肾亏损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哮喘反复发作4年余,季节交换时尤甚,2天前因感冒诱发。咳嗽胸闷气急,喉间痰鸣,动则加重,面色少华,目眶黯黑,畏寒肢冷,腿软,舌苔淡白。中医诊断为肺实肾虚型哮喘。
面色少华哮喘肺实肾虚痰鸣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