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性,四肢肌肉关节痠痛无力2周。舌红苔黄腻,四肢运动障碍,生理反射减弱。中医诊断为痹证(急性感染性多发神经炎),风寒湿痹。病程2周,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急性感染性多发神经炎风寒湿痹四肢肌肉关节痛运动障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言语不利,语量减少,说话费力,能书写、阅读,可理解说话内容,但表达不出。精神澹漠,心烦。舌质黯,舌下有瘀斑,苔白腻,脉细涩。头颅MRI示脑干、两基底节区、左颞顶枕、右额梗死及软化灶。中医诊断中风失语,证型为风痰瘀阻,神匿络阻。病因病机为痰瘀日久,化火生风,夹痰上逆,瘀阻脑络,蒙蔽清窍。
中风失语风痰瘀阻神匿络阻痰瘀壅盛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鼻塞、流浊涕多年,病程较长。体态体弱,面色晦滞,舌质澹红,苔薄黄,脉缓右寸沉弱。主诉鼻塞、流浊涕,伴有头胀痛、嗅觉丧失。诊断为鼻渊(慢性鼻窦炎),证属肺热型。体征见黄涕、张口呼吸、语言重浊。
慢性鼻窦炎肺热型肺虚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头痛如噼,病程7天。中医诊断为厥证(血吸虫病),证型为热厥。主要症状包括高热不退、牙关紧闭、舌强不语、突然昏厥。舌苔白厚腻,脉象未明确提及。病机为痰浊蕴中化热,外邪所闭,锑剂损伤正气,伏邪陡张,厥气上逆,阳明挟湿热上蒸,太阳受寒逆之气外束,寒热交争,阳邪鸢张,脏腑气乱,神明昏昧。
热厥痰热内阻阳明湿热太阳受寒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齿龈出血、鼻出血、四肢紫癜4年。体征见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面黄消瘦,上下肢内侧有多处紫斑。诊断为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患者有妊娠,自觉头晕、失眠、体重减轻,食欲不良,大便每日1次,恶心、呕吐。病史中有细菌性痢疾史,血小板减少,多次住院及输血。诊断为脾虚型肌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
查看详情 →
5个月男婴,腹泻20余天,大便清稀,时溏,水样便,泡沫多,有黏液,每日7~8次,烦躁不安,纳呆少食,腹热作胀,小便黄少。面色无华,舌质红,舌苔黄腻,指纹青紫。湿热伤食证。大便清稀,水样便,泡沫多,黏液,腹热作胀,纳呆少食,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指纹青紫。
泄泻湿热伤食脾胃虚弱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鼻塞、流涕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年。中医诊断鼻鼽,证型为卫气虚弱,肺气不宜。病程长,阴冷天加重,早间症状较重。面色少华,舌体暗,舌尖偏红,苔薄白,脉滑重取无力。病机为肺气不足,卫表不固,营卫失调,气血不足,肺气不宣,鼻窍不通。
鼻鼽卫气虚弱肺气不宜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45岁,反复鼻痒、流涕、喷嚏2年,晨起及异味刺激时加重。过敏性鼻炎。肺俞、风门、大杼、肾俞、脾俞穴。面色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过敏性鼻炎肺气虚风寒外袭脾虚
查看详情 →
周某,女,28岁。左偏头痛2年,痛时左目流泪羞明,泛泛欲吐,发作频繁,中午及傍晚尤甚。脉沉细,舌苔薄腻,体弱,月经失调,气血已亏。中医诊断为气血亏虚,风邪袭络型偏头痛。病因为平素体弱,气血亏虚,复感风邪,客于少阳之络,经气流行失畅。
偏头痛气血亏虚风邪袭络体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余岁,主要症状为头痛、眩晕、右侧肢体麻木,病程自发病至痊愈约一旬。中医诊断为中风闭症,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致肝阳上亢,痰火上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身麻、心烦、猝然仆倒、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气粗、痰涎壅塞、鼾声大作、二便闭塞、右半身不遂。切诊脉象洪数弦劲有力,后期脉象轻缓。
中风闭症肝气郁结痰火上炎阳明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左侧颈项强痛1月余,转侧不利,俯仰受限。颈项强直,不能动,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压痛明显。舌澹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落枕,辨证属风寒之邪阻遏太阳与阳明经筋。
落枕风寒阻络颈项强痛阳明经筋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主诉3岁患百日咳并发哮喘,病程长。胸闷气逼,呼吸困难,咳吐黄痰,咽喉红肿,舌红苔薄黄,口唇干燥,喜饮凉水,大便结,小便黄,脉细数。证属热哮。
热哮肺热痰热肺气壅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为吹空调受凉后全身出现淡红色风团,瘙痒剧烈,遇风受凉加重,接触冷水易发作。病程较长,有慢性湿疹史3年,过敏性鼻炎史5年。舌淡红,苔薄白,脉数。中医诊断为瘾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证。皮肤划痕症(++),瘙痒剧烈,入夜加重,皮损可自行消退。
风寒束表瘾疹风团瘙痒
查看详情 →
小儿发热、身颤、手背反张,病程短。中医病名属痉病,证型为寒邪所致。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气血未旺,不耐伤寒壮热。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发热、身颤、手背反张,病史为偶感风邪。切诊未提。
伤寒风邪痉病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腹痛、呕吐、昏迷。病程5小时。中医诊断脱证。病因病机为汗、吐、下太过,伤津耗液,阴液枯竭,元气虚损,清窍失养,神无所依。望诊见唇绀、四肢冰冷、全身冷汗。闻诊见呼吸叹气样。问诊见腹痛、腹泻、昏倒。切诊见脉扪不到,血压测不出,心率124次/分钟。
急性胃肠炎脱证元气虚损阴液枯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女性。主诉鼻塞流涕、哮喘4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咳嗽痰多白沫、喉间痰鸣、下半夜及晨起咳痰多、易出汗、食欲差、形体较瘦、鼻塞流涕、晨起喷嚏频作、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中医诊断为哮喘(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脾肺气虚,偶感时邪,脾失健运。
哮喘脾肺气虚鼻渊疳疾
查看详情 →
杨某,35岁,头痛发烧1天。风寒感冒,病因风寒外袭,病机肺卫失宣,寒邪束表,卫阳被郁,脉浮紧,苔白薄润,恶风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喉痒微咳,头昏身重,饮食不佳,口淡无味。
风寒感冒卫表不固肺气失宣寒盛
查看详情 →
女,56岁,哮喘反复发作4年,加重5天。主症为哮喘、喉痰鸣、痰黄质粘难咯、发热恶寒。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浮滑而数。诊断为哮喘(支气管哮喘),痰热郁肺型。肺部布满哮鸣音,呼吸气急。
哮喘痰热郁肺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女性,主诉鼻塞流涕、哮喘4年余。现病史见咳嗽痰多白沫,喉间痰鸣,发作以夜间为甚,咳痰晨起多,易出汗,食欲差、厌食,形体瘦,鼻塞流涕,晨起喷嚏频作,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中医诊断鼻渊、哮喘。病因禀赋不足,脾肺气虚。病机偶感时邪则鼻塞流涕,哮喘频作;脾失健运则消化不良,厌食。
哮喘鼻渊脾肺气虚痰多白沫
查看详情 →
患者,男,50岁。咳嗽、气喘30余年,加重1个月。咳喘、胸闷痛,朝轻暮重,夜间不能平卧,动则喘促,气不能续,痰黏色白难咳,口干欲饮。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弦而滑。中医病名:哮喘。证型:风寒外袭,痰湿蕴肺。病因病机:肺、脾、肾三脏气虚,水液代谢不利,痰湿内生,风寒束肺,肺失宣肃。望诊:舌质淡,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喘、胸闷痛、痰黏色白、口干欲饮。切诊:脉细弦而滑。
哮喘风寒束肺痰湿蕴肺肺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