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女性,青春痘反复发作6年,颜面、背项多发痤疮,微痒肿痛,月经前加重,心烦便结,月经先期。面色红,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滑而数。诊断为痤疮,证属冲任不调。
痤疮冲任不调血热风盛
查看详情 →
女,31岁,间断咳嗽3年余,加重2个月,夜间尤甚,咳白色黏痰,伴胸闷、清晨打喷嚏。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哮鸣音。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哮证-肺脾气虚。
支气管哮喘肺脾气虚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全身风团伴瘙痒1年余,发病时间2年多前初春,诱因农忙受风。神清,四肢疹印隐,皮肤觉凉少汗,口渴不渴,纳食少,大便略不畅,舌质略暗,苔白,脉稍紧而不任重按。中医诊断瘾疹,证型风寒外袭,表里两虚。皮肤划痕征(+)。
瘾疹风寒外袭表里两虚风团
查看详情 →
女,30岁,感冒发烧1天,头痛,打喷嚏,鼻流清涕,身冷,发热,咳嗽,吐痰,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体质素虚,外感风寒。
感冒风寒外袭薄白苔浮紧脉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痰湿素盛,肝家热实,汗出当风,逆于筋络,口眼㖞斜。脉浮滑而细数。中医病名属类中,证型为肝阳搏击之内风。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风邪侵袭经络。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
口眼斜肝阳上亢痰湿内盛风邪犯络
查看详情 →
男,48岁,气喘症20多年。主诉咳嗽、痰多,鼻塞、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舌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肺肾两虚。病因病机属肺肾两虚。面色无明显异常,声音无特殊描述,气味无特殊记载,问诊提示咳痰多、鼻塞、呼吸困难,切诊脉滑数。
气喘肺肾两虚痰多鼻塞
查看详情 →
38岁,男性,主诉发热、骨节痛、无食欲,病程10日。黄疸明显,皮色深暗发黄,眼结膜微黄,舌苔厚白。上肢及右侧胁下压痛,体重减轻,嗜卧,不饥,寒热,劳倦,节痛,喜甘。右腹部右侧压痛明显,右腰背及左侧有压痛,腹部及腰部多处压痛,背部多穴压痛。
黄疸肝郁湿阻脾虚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咳嗽咳痰3周,咳声重,痰多粘稠,胸闷气短,乏力汗出,纳呆食少,便溏日2次。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肺脾两虚,痰湿内蕴。
咳嗽肺脾两虚痰湿内蕴痰多粘稠
查看详情 →
男,46岁。呃逆1年,近2个月加重。胃脘胀闷隐痛,牵及两胁,胸闷善太息,纳食减少,泛吐酸水。舌质澹,苔白,脉沉弦。中医病名呃逆反胃,证型肝气郁滞,横犯脾胃。望诊舌质澹、苔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呃逆、胃脘胀痛、胸闷、纳少、泛酸。切诊脉沉弦。
呃逆肝气郁滞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头痛、恶寒发热、全身酸痛,病程半月。恶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嗜睡,呕吐不能食,口不渴或渴喜热饮,下利清谷,小便清白,体温38.2℃,舌淡苔白滑,脉沉微而细,呼出冷气。诊断为伤寒,辨证为阳虚阴盛,少阴寒化。
伤寒少阴寒化阳虚阴盛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男,46岁,主诉腰痛,行动转侧困难,病程1周。中医病名腰痛,证型属督脉受损,病因病机为伤损阳脉之海。望诊神色萎顿,舌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劳顿史及闪挫诱因。切诊脉细滑。
腰痛肝肾亏虚督脉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哮证5年余,冬季发作,症状渐重,近因风寒加重。面色青紫,呼吸紧迫不能平卧,咳痰清稀,喉间哮鸣,头痛恶寒无汗。舌质澹,苔白滑,脉浮紧。中医诊断为哮证,证型属风寒袭肺,触动伏痰,痰升气阻。病因病机为风寒外感,痰浊内蕴,肺气壅塞。
哮证风寒袭肺伏痰痰升气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产后4天,恶寒发热,体温38.1℃,微汗畏风,头痛项强,喷嚏清涕。舌质色淡,舌苔薄白,脉浮缓。证属外感风寒表虚证。患者29岁,产后10余天,恶寒发热,体温38.8℃,头痛微咳,鼻塞,舌苔薄白,脉浮数。证属产后感受风热。
产后风寒表虚证风寒表证风热表证恶寒发热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左肩臂肘酸痛1个月余,遇冷加重,两足抽筋。外感风寒,客于经络,风寒在络,阻遏不通,高年气血不足,下虚上实。面色未提及,舌苔根腻,脉浮数,后转细,苔腻已化。问诊见左肩臂肘酸痛,活动受限,双足抽筋。切诊见脉浮数,后转细。
漏肩风风寒在络气血不足下虚上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为反复咳嗽,病程2年,常因感冒加重。中医病名为咳嗽,证型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反复感冒及咳嗽症状,切诊未提及。
反复感冒咳嗽咳血艾灸治疗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腹泻多年,每日大便5次以上,伴腹痛,泻后痛减,水样便或溏薄。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为中阳不足,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脾阳亏虚,土不治水,水湿不化,遇冷则泻。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面色苍白少华。
腹泻脾阳不足肝郁脾虚水湿不化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目痒鼻塞伴呼吸不利1个月。花粉症,证属风邪犯肺,病机为风邪外袭致肺失宣肃。目红发痒,鼻塞憋气,大便烂,身困倦。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花粉症风邪犯肺肺失宣肃目红发痒
查看详情 →
3岁女性患者,顿咳频作,咳时变腰曲背,泪涕交流,阵咳后吐出食物和痰涎,晚间症状加重,白日嬉戏如常,哭闹时咳嗽发作,颜面浮肿。指纹浮紫。诊断为百日咳。病因属风寒或风热之邪,阻于肺窍,内壅痰火,肺闭则咳,胃聚则呕,肺胃合邪致阵咳频发。
顿咳痉咳痰火上逆肺胃合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时有胸闷气喘,遇烟、油气味加重,病程30年,近8年症状加重,伴喉中痰鸣,近2年口舌干燥,夜间尤甚,不欲多饮。脉象细数无力,舌质红,干燥乏津,呼吸气短,干咳无痰,咽间不利。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型为肺肾阴虚。
哮喘肺肾阴虚肺燥咽间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突然咳嗽气急,不能平卧,气短痰多作咳。症状包括痰多息鸣而喘,胸闷,鼻塞不通,形寒肢冷,面色皖白,语言低,口不渴,咳唾稀涎。脉象浮紧,舌薄白。诊断为冷哮。证型属阳气虚,外邪侵袭,且胃气亦伤。病因病机为阳气虚,外感寒邪,浊阴上干,阳微不化。望诊见面色皖白,舌薄白。闻诊无特殊记载。问诊提示形寒肢冷,咳唾稀涎。切诊脉象浮紧,后复诊脉象浮细数,苔白腻、尖燥,质澹。再复诊脉象浮细数,苔白腻、尖燥,质澹。四诊信息显示寒邪外感,阳气不足,痰浊内阻。
咳嗽气急痰多胸闷喉间喘鸣形寒肢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