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痛、眩晕、面色萎黄、神疲、夜寐不安。病程7年,跌伤后脑致昏迷,醒后时有头痛发作。舌象薄润。中医诊断为肝脉受损,肝阳犯胃,升降失调,清虚之府受病。病因为跌伤致脑损,病机为肝阳上亢,气血失和。
脑震伤后遗症肝脉受损肝阳犯胃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女,27岁,咳嗽月余,阵作,伴头晕脑胀,咽喉痒痛,鼻塞流清涕,恶寒怕风,周身酸软无力,咳声重浊,痰白色泡沫样,胸闷不舒。舌淡红,苔薄白,脉两寸关部沉紧。咳嗽(风寒咳嗽)。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风寒咳嗽痰白泡沫胸闷
查看详情 →
杨某,77岁,哮喘、痰鸣气促反复发作10余年,发病于1978年,诱因为被暴雨淋后。症状包括喘息声粗、痰鸣气促、胸膺憋闷,遇气温变化或饮食生冷诱发。体征见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辨证为肺脾肾三脏俱虚,痰湿内阻于肺。
哮喘肺脾肾虚痰湿内阻胸闷
查看详情 →
男,78岁,右侧面颊部疼痛3年余。舌红苔薄,脉弦。热毒入络,气滞血瘀。面部紧张感、牵拉感伴随灼热、针刺样疼痛,不能触碰。鼻腔及鼻旁、唇上部症状明显,遇寒加重,遇暖则轻,受风后疼痛加重。舌略红,苔薄白,脉弦细。卫气不固,络脉失养。
带状疱疹热毒入络气滞血瘀卫气不固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咳喘吐痰1年,遇冷加剧,黏痰难吐,脉浮滑。外寒内热,壅遏于肺。面色苍白,舌苔白腻,脉浮滑。咳嗽喘促,头痛,恶寒发热。肺俞、大椎、风门、阴陵泉脉象浮滑,肺经咳喘,外感风寒,内有郁热。
风寒性咳喘外寒内热肺气郁结痰湿阻肺
查看详情 →
口眼歪斜 痰湿素盛 肝家热实 汗出当风 逆于筋络 浮滑而细数 舌象未提及 面色未提及 声音未提及 气味未提及 病程未提及 年龄未提及 性别未提及
口眼歪斜肝阳上亢痰湿内盛
查看详情 →
林某某,5岁,阵发性咳嗽月余,夜重日轻,咳时面红目赤,涕泪交流,弯腰曲背,呕出白色痰涎。眼胞水肿,目睛出血,舌下系带溃烂,唇红,舌苔微黄厚。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诊断为百日咳(痉咳期)。中医病名百日咳,证型属邪热与伏痰交结,病机为肺失肃降,上逆痉咳。望诊见眼胞水肿,目睛出血,舌下系带溃烂,唇红,舌苔黄厚。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阵发性咳嗽、呕吐痰涎。切诊未提及脉象。
咳喘肺热痰涎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感冒发烧2天,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打喷嚏、鼻流清涕、身冷、发热、咳嗽、咳痰、全身酸痛。病程一天。中医病名属外感病,证型为外感风寒,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描述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身热无汗,脉浮紧。
感冒风寒头痛鼻塞
查看详情 →
女,50岁,双上肢疼痛麻木6年,手指有蚁走感,肩项部痛有冷感,血压偏高。风湿性肢端麻木症。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阻滞经络脉道,气血不通。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病程较长,伴血压异常。脉沉细。
肢端麻木症风寒湿邪气血阻滞经络不通
查看详情 →
女,28岁,左偏头痛2年,痛时左目流泪羞明,泛泛欲吐,发作频繁,中午及傍晚尤甚。脉沉细,舌苔薄腻。平素体弱,月经失调,气血已亏。复感风邪,客于少阳之络,经气流行失畅。外邪渐解,经脉空虚,无御邪之力,当风乃甚。脉形沉细弦,舌苔薄腻。
左偏头痛肝血不足风邪犯少阳
查看详情 →
女,34岁,哮喘发作史5年,荨麻疹史,过敏源为螨虫、花粉,发作时间逢春。哮喘发作时症状为鼻痒、喷嚏、胸闷、呼吸不畅、喉鸣、不能平卧,伴胃纳差,面色少华,形体偏胖。舌质澹,苔薄,脉细弦。证型为哮喘宿恙,感寒触发,寒痰阻塞气道,气机失于宣畅。
哮喘寒痰阻塞气机失畅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神经性皮炎5年余,睡眠不好或日晒后加重。颈项部皮损呈苔藓样改变,皮肤增厚干燥,色赤质硬,伴有抓痕。舌质偏红,苔薄黄微腻,脉濡数。中医诊断为牛皮癣,病因病机为湿热之邪内生,蕴阻肌肤。
神经性皮炎湿热蕴阻肝风内动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遗尿1月余,逐渐加重。主症为遗尿,伴感冒咳嗽,夜间遗尿频,站立时亦有小便遗出。舌澹苔薄白,脉虚细,面色皖白。证属肺肾气虚。
遗尿肺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右肩酸痛2周。现症见右肩微肿,皮色稍红、轻压痛、提臂、外旋、后弯中度受限。形胖而面色微晦,精神怠倦。舌苔薄白微腻,脉濡数。辨证为风湿痹而有化热之势,且湿邪偏盛。
风湿痹阻湿热内蕴肩臂拘急肩关节肿
查看详情 →
本医案未提供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诊断、四诊信息等病情特征,仅介绍针刺治疗痔核的常用穴位及其取穴方法与针刺操作。未涉及患者年龄、性别、主诉、病程、中医病名、证型、病因病机、四诊内容等信息。
痔疮漏疮便血便秘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哮喘反复发作10余年,发病于5岁,因受冷感冒失治,病情逐年加重,常因受寒或劳累诱发,夜间好发。形体消瘦,面色白少华,口唇发绀,喉间痰声漉漉,呼吸短促,痰稀多泡沫。舌澹胖苔薄白根厚腻,脉小数。诊断为哮喘,证型为肺肾两虚型。病机为痰浊内伏,复感新邪,肺失宣肃,病久累及脾肾,肾虚阳衰为主。
哮喘肺肾两虚痰浊内伏气郁痰壅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咳喘5年余。主症为咳喘,遇冷、刺激性气味诱发,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纳差,动则气短汗出,四肢无力,便溏,咽干。面色灰暗,浮肿状,舌澹体胖,苔薄白滑润,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属肺肾双虚、寒痰阻窍型。
支气管哮喘肺肾双虚寒痰阻窍咳喘不止
查看详情 →
王某,54岁,男性。全身关节窜痛4年,起病于左腕关节,红肿酸痛,后转为肩臂麻木酸痛,遇风雨加重。体征示膝关节、腰骶部、肩部压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辨证为行痹,病因病机为正气虚弱,风寒湿侵袭经络,留于关节,以风气偏胜为主。
行痹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侵袭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李某,女,23岁。主诉哮喘病6年,病程较长。初病时呼吸急促,胸闷,感冒后发作,近4~5年喘势加重,日夜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咳稀白痰,两肩耸起,恶寒头痛,口唇发绀。体征见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双肺哮鸣音,舌苔薄白,脉象微浮。辨证为偏寒型哮喘。
哮喘病偏寒证痰鸣喘急
查看详情 →
患者满面浮虚,口角流涎,言语含糊,两腿沉重,足部行走困难。脉象浮虚。
中风肝肾不足脉浮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