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尿色深红,头晕乏力,反复皮肤紫癜,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亏损,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望诊见面色萎黄,唇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乏力,眠差易醒,心悸健忘,纳差食少。切诊见脉弦细。
血证虚劳气血亏损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房纤颤,头晕,睡眠不好,晨有少量痰。病程较长,既往有发作史。中医病名心房纤颤,证型少阴不足。病因病机为少阴心气、肾阴不足。望诊舌质正常,苔微白腻。闻诊未提。问诊有头晕、睡眠不佳、心悸早搏、疲劳时加重。切诊脉象左寸沉细,左关沉弦有力,左尺沉迟,右三部沉缓有力。
心悸早搏头晕心房颤动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包括月经后量少、时时微恶寒、背部为甚、纳谷减。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血运迟滞、胃肠虚弱。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月经后量少、时时微恶寒、纳谷减,切诊为脉缓。
血运迟滞胃肠虚弱肝气郁结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男。主诉头晕目黄,脾脏肿大,病程2月半。中医病名虚黄证,证型脾虚黄疸。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面色澹黄,唇舌澹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晕心悸,少气懒言,夜寐盗汗,口澹不欲食,大便溏,小便自利而黄。切诊脉搏72次/分,脉大而缓软。
脾虚黄疸气血两虚肝脾肿大虚热证
查看详情 →
男,46岁。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背嵴发热,午后手心发热,烧心,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舌苔白,舌尖红,脉细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属脾胃虚寒兼表虚。病因病机为外感表邪,内伤脾胃,气血不和。
心悸头晕胃痛虚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反复肢软乏力5年,加重1个月。面色少华,舌澹,苔薄黄,脉细。慢性病面容,重度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唇甲色澹。中医诊断虚劳,证型为气血亏虚,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平素劳神过度,忧郁思虑,积思不解,日久损伤脾肾,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
心悸少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诉胃脘刺痛,持续10年,近来加重。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背嵴发热,午后手心发热,胃灼痛,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舌苔白,舌尖红,脉细弦。钡餐造影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外寒里虚,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内有中虚。望诊见舌苔白,舌尖红。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胃脘刺痛、身冷畏寒、汗出恶风等。切诊见脉细弦。
心悸头晕胃脘痛背脊发热
查看详情 →
男,43岁,主诉白细胞减少症三个月,低热畏寒,头晕乏力,四肢酸软,失眠多梦,心悸,反复发生中耳炎,舌质淡,脉沉弦,白细胞三次检查均在4.0×10°/L以下,证属阴阳两虚,感染邪毒。
头晕乏力心悸白细胞减少症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反复头痛头晕20余年,不寐3月,加剧15天。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易怒、胸闷心悸、手指麻木、腹冷、纳呆、便结、小便色清。舌体瘦削色暗,苔微黄躁,脉弦涩,沉取无力。高血压病史20年,血脂、血糖正常。阴阳两虚,虚风内动,胃气不和。
胸闷心悸高血压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头晕、目眩、心悸、乏力、面无血色,病程四个月。面白无华,消瘦,腹痛喜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阴阳俱虚,属虚劳。
头晕目眩心悸乏力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心跳气急,面红耳热,腰背酸痛,手足清冷,头晕,脉数。证属怔忡。阴血不足,火炎犯上,痰瘀阻络,气机不利,阳郁于里。面色红,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心跳气急、面红耳热、腰背酸痛、手足清冷、头晕,脉数。
怔忡心血不足痰瘀互结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8岁。主诉严重失眠、头晕头痛、健忘、心悸气短、精神萎顿、烦躁、四肢乏力、纳呆食少、口干渴。病程较长。中医病名虚劳,证型气血俱虚,阴阳失调。舌淡少苔,脉沉细数无力。
头晕头痛心悸气短虚劳气血俱虚
查看详情 →
女性,27岁,主诉结婚5年未孕,月经期后错10~15天,量少色淡,头晕身疲,饮食减少,腰痠腿软,小腹冷痛,带下清稀,手足冰冷,动辄汗出,气短心悸,睡中易惊,大便时溏。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脾肾阳虚,气血亏损,冲任失调。
不孕症脾肾阳虚气血亏损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心速、气短、头晕、胸闷压迫感、精神烦躁不安、跳窗越墙等精神症状。病程自1967年起,1975年下半年起频繁发作,1978年初几乎每日频发。中医病名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早搏,证型为心脾两伤、宗气戕乏、气逆膻中、气血两亏。舌边齿痕,质淡紫气,苔薄,脉濡弱伴结代。
心脾两伤气血两亏气逆膻中心气不匀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心悸反复8年。神疲乏力,畏寒,心悸怔忡,偶有胸闷胸痛,头晕,上腹部胀闷不舒,大便稀不臭,夜寐欠安。舌红苔薄白,脉弦数结代,重按无力。中医诊断气虚血瘀心悸,病位在心,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血失调。
心律失常气虚血瘀心气不足心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结婚5年未孕,月经期后错10~15天,量少色澹,面色无华,头晕身疲,饮食减少,腰酸腿软,小腹冷痛,带下清稀,渐消瘦,手足冰冷,动辄汗出,气短心悸,睡中易惊,大便时溏。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脾肾阳虚,气血亏损,冲任失调。
气短心悸不孕症脾肾阳虚气血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三十岁,主诉头痛发热,日久致视物模糊、失明,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青盲”,证型为心脾两虚、心血不足。病因病机为大病后心脾两虚,心血不荣于目,气虚血少,脉络不畅,神气受阻,导致目暗失明。舌质娇嫩浮肿,色澹苔薄白,脉大而无力。平时伴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纳少失眠、便难等症状。
心脾两虚心血不足青盲阴血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女性。倦怠乏力3个月。中医诊断虚劳,证型脾肾阳虚,肾虚髓枯。主要症状面色苍白,唇甲苍白,头晕目眩,耳鸣,畏寒肢冷,食少便溏,心悸阵作,舌澹胖有齿痕,苔白滑,脉细弱。病因因素嗜生冷,平素饮食不节,劳神过度。病机脾阳亏虚,气血不足,肾阳不足,脾肾阳虚。
心悸头晕目眩虚劳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近七旬,反复头晕头痛1年,加剧半个月。主症为头晕头痛、项背板紧、心烦易怒、球结膜充血、胸闷心悸、手指发麻、多梦、不思饮食、大便干硬、小便量少。血压170/100mmHg,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涩。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脉瘀阻。复诊时头晕再发,伴目煳、乏力、腰膝酸软、大便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略涩。诊断为气阴两虚、肝肾亏损、心脉瘀阻。
高血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包括咳嗽、嗳气、纳呆、脘胁痛胀、口苦、头晕心悸、睡眠欠安、咽干眼涩、形寒肢冷。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病因病机为母子相传,阴阳失衡,中州失司,木来乘之。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复杂,切诊未提及。
虚劳冲任失调肝肾亏虚寒热互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