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0岁。左侧面及口角阵发性抽搐2年余,精神紧张或急躁时发作频繁,睡眠时缓解。面部皮肤颜色正常,左眼内外角下眼睑不停跳动,左上角外侧持续抽搐,发作时影响左眼视力,左耳后及耳前有压痛。诊断为左侧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肝气郁结风邪阻络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颈背部疼痛2个月,受凉时加重,无头昏及手指麻木。中医诊断痹证,证型风寒湿痹型。体征颈背部无明显叩压痛。辅助检查示颈椎弧度变直,C4、C5骨质增生。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筋络劳损,气滞血瘀,寒湿凝筋,不通则痛。
痹证风寒湿痹项背肌筋膜炎肌肉劳损
查看详情 →
60岁女性,头痛头晕2年余,加重2个月,左手麻木,右侧鼻腔出血,双眼睑水肿,双足疼痛,心烦易怒。中医诊断为头晕。面色晦暗,舌质暗,舌苔薄白,脉沉细。病程较长,情绪波动明显,伴有高脂血症、脂肪肝、右肾囊肿。病因病机属气虚血瘀,痰瘀互阻,痹阻脑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肾阴虚痰浊阻络血虚
查看详情 →
左偏体麻木,头眩目昏。左关弦数不和。木火正炽,痰凝经络。
左偏体麻木肝火上炎痰凝经络头眩目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男性,主诉咳喘7日。咳喘,吐稀痰,恶寒发热、呕恶。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浮紧。外感风寒,肺气失宣,痰湿阻肺。恶寒发热,呕恶已好转,咳喘持续,天凉加重。
外感咳喘风寒袭肺痰浊壅肺肺气不足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左腕关节摔伤肿痛伴活动受限1小时。左腕部呈“锅铲”样畸形,肿胀明显,压痛(+),叩击痛(+),骨擦感及骨擦音明显,左腕不能活动,肢端少许麻木感。舌淡红,脉弦紧。左尺骨远端骨骺滑脱,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左桡骨中下段青枝骨折。中医诊断为骨折,辨证为骨断筋伤,气滞血瘀。
骨骺滑脱桡骨青枝骨折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主诉头昏、右半身麻木发软、语言不清,病程1年。高血压病史10年。神清合作,轻度失语,右侧肢体肌力明显降低,右侧眼裂较小,闭眼力量差,口角左牵,右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巴彬斯基征阳性可疑。舌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脾湿多痰,劳累过度,肝阳上亢,痰阻隧道。
肢体麻木高血压肝阳上亢痰阻隧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双侧腿部麻木,尤以左小腿外侧至足背为甚,早起或午睡后双腿痛如针刺,不能立即行走。病程20天。主症为腿部麻木、疼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腿部麻木、疼痛及活动受限。切诊未提及。
坐骨神经痛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2年,冠心病5年,主诉胸闷、气短、心前区刺痛、心慌、烦躁、便秘、寐差。病程10天,由心情不畅引发。舌苔薄白,脉弦伴间歇。心电图示心肌缺血,伴有期前收缩。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分析为赫依偏胜与楚斯交搏于心,阻碍气血运行。
冠心病心绞痛赫依偏胜白脉受损心热失眠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肢体麻木,病程1年。中医病名:麻木。证型:气血亏虚,脉络不通。舌质暗澹,白苔,脉沉细。
脊髓空洞症气血亏虚脉络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人流术后闭经3个月,头晕、口干、咽如痰梗、腰胀、四肢酸软无力、夜寐多梦,面色淡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诊断为闭经,辨证为肝肾亏损,冲任失养。
四肢麻木闭经肝肾亏损冲任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体形丰腴,手足麻木,痰多。突发昏厥,遗尿,口噤手拳,痰声如锯。脉洪大有力,面赤气粗。痰火充实,诸窍闭塞。肝气郁结,痰液流注经脉。舌象未提及,面色赤,气息粗。问诊见痰多、手足麻木、昏厥等症。脉象洪大有力。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属痰火闭窍,病因病机为痰火充实,气郁生痰。
中风痰火肝气郁结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反复左侧半身麻木2年余。舌质澹苔白,脉细弦稍无力。中医诊断为肢痹,证属气血失和、脉络痹阻。主要症状为左侧半身麻木,病程2年余。病史提示腔隙性脑梗死。
肢体麻木肢痹气血失和脉络痹阻
查看详情 →
40岁,左侧肢体肌肉萎缩2年余,肌肉萎缩略好转,仍有轻度酸楚不适。月经量中,有血块,小腹凉。冬日手脚易冰凉,胃胀不适,不耐食冷,不易消化,偶胀痛,嗳气,头昏头痛,夜寐梦多,心慌,易疲劳,大便干。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细。产后萎痹证。病因病机为湿热久恋,津液精血不足,气血虚弱,阳虚血阻,肌肉失养。
产后萎痹证湿热内蕴气血不足阳虚血阻
查看详情 →
50岁男性,腰部酸困、隐隐作痛,左下肢麻木、乏力,小便黄。舌暗红少苔,脉弦细涩,尺脉弱。中医诊断为腰痛病,证属肾阴虚。病程一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
腰痛病肾阴虚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2岁。腰节酸冷,腰痛连及两胁肋,两下肢无力麻木,难以直立,大便时干时溏,偶有小便难控,口干。苔澹黄薄腻质澹紫,脉小弦滑数。辨证为风痰瘀阻,肾督受损。舌澹黄薄腻质澹紫,脉小弦滑数。苔澹黄腻,脉细弦。苔薄腻质暗,脉细滑。苔澹黄腻质暗,脉细弦。
手足麻木多发性骨髓瘤肾精亏虚督脉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两下肢麻木、痿软4年,近半年加重。中医病名痿证,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面色红润两颧微红,舌质红薄白苔,脉弦细。步态呈剪刀样,下肢痉挛性轻瘫,肌肉僵硬感,拘紧不遂,步履困难。病程4年,病情进行性加重。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
痿证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男,冬季出现口苦、耳鸣、阴囊湿痒,春季面部紫色斑块微肿麻木,冬季全身紫色不知痛痒,春季斑块扩大,夏季溃烂,春季眉毛脱落、手指溃烂。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详尽,脉象未提及。
肝胆湿热血虚有火阴囊湿痒面部紫斑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双手麻木感、双足疼痛、乏力、食欲不振、血压升高。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辨证为肝热上冲、血瘀。病因病机为肝热上冲、血瘀。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肝热上冲血瘀血压升高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患者,主诉劳动出汗后出现左面部麻木、口眼㖞斜,鼓气漏风,口水自患侧淌下,泪水随下睑外溢。舌苔白滑,脉象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正气不足,风邪入中经络。
面部麻木口眼斜风邪入络正气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