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3岁,女性,绝经2年余,阴道流血2周,点滴难尽。伴胸胁胀闷、腹胀、呃逆、口干喜饮、乍寒乍热、小便黄、睡眠差。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老年经断复来,辨证为脾虚肝郁。子宫二度脱垂病史近20年。
经断复来脾虚肝郁虚火上炎肝郁失藏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右少腹剧痛及下肢筋缩。脉滑数,大便燥结。诊断盲肠炎。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病程较短,症状包括右少腹剧痛、下肢筋缩、腰酸。切诊脉滑数。病因病机提示痰热内蕴,湿热痹阻。证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盲肠炎。
盲肠炎痰热湿热腰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嗽喘息,痰盛脘痞,呕逆胃不安纳,舌苔白腻,脉弦大而数。脾胃失和,痰热相并,肝肺气郁。舌苔白腻,脉弦大而数。脉象渐平,痰涎尚盛,脘痞未除,肺令失宣。唇舌均干,脉滑数,舌苔黄垢。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为痰热壅肺、肝肺气郁。病因病机为脾胃失和、痰热相并、肝气郁结。
脾胃失和痰热相并肝肺气郁咳嗽喘息
查看详情 →
女,49岁,头部间断性隐痛5个月余,双颞侧及颠顶部明显,时有头晕沉,劳累及月经前后加重。舌质淡,略暗,苔黄厚腻,双脉弦滑,尺部偏细弱。中医诊断:头痛,肾精亏虚,阴阳失衡,瘀滞脑络。
头痛瘀滞脑络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62岁女性,全身癣症,双下肢显著,瘙痒剧烈,冬轻夏重,病程两年。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外感风邪,内有湿热,风湿热邪蕴于肌肤,阻滞经络,发为癣疾。
癣病湿热下注风邪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颈后、背、臂反复发作疖肿,左面颊肿胀疼痛,颈后及臀部红色丘疹瘙痒。舌苔薄滑腻,脉弦滑。辨证为暑湿外侵,热毒内蕴。病情变化中出现大便干结,小便溲赤,苔黄腻,脉弦滑,湿热偏重。后期出现口干夜饮,舌红,脉弦,辨证为养阴清热。
疖肿反复暑湿外侵热毒内蕴湿热偏重
查看详情 →
69岁,右半身不遂3日,神清,语呆,眩晕,右臂串痛,便秘,体瘦弱,有高血压病史。苔白厚腻,脉弦滑稍数,口不渴,纳呆,少精神。病因病机为瘦人多火,情志急躁,年高体迈,精气先亏,虚火妄动,腑气不畅,升降失调,致厥风动,经络痹阻,痰热湿邪干清窍。中医病名中风,证型痰热腑实证。
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高血压便秘
查看详情 →
男,36岁,婚后6年无子。头昏气短,精神困倦,纳呆食少,阳痿不举,滑精,下肢酸困,大便时溏,小便色黄,精子活力差,死精子多。舌质澹,苔腻薄黄,脉象濡细。证属脾胃气虚,肾精亏虚,湿热下注之不育症。病因病机为脾胃损伤,肾精生化无源,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湿热下注,宗筋弛缓。
不育症脾胃气虚肾精亏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全身荨麻疹病程10年,昼夜发作,夜间为主,晨轻。舌质红,苔白。中医病名荨麻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舌质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荨麻疹发作特点及病程。切诊未提及。
荨麻疹肝郁化火血虚风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头晕、心悸5年,尿少、夜尿频1年多,诸症复发1周。面色萎黄,面目轻度浮肿,舌质澹白、苔薄白滑,脉沉弦滑。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肾虚肝旺、湿浊内阻之风眩。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缺血型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病史。现症见形寒肢冷、颈部强急、关节疼痛、记忆力下降。
高血压肾虚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右足跟肿痛2个月。右足跟部略红肿,有压痛。舌澹红,苔薄黄,脉滑。诊断为湿热痹证,辨证为湿热壅盛证。
足跟痛湿热痹证湿热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齿痛,病程十年,每发三五日。中医病名齿痛,证型肾经邪火盛。病因病机肾火上冲,房劳诱发,怒气加重。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房劳、恼怒诱发疼痛,病史十年。切诊脉象二尺洪数有力。
齿痛肾火心火火郁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自汗多年,反复发作,近2个月加重。主要症状包括周身烧灼感、面部烘热、心烦、体倦乏力、口干渴。舌质红,无苔,脉数。中医辨证为火热内扰,阳加于阴,阳盛阴虚,表虚不固。病因病机为火盛阴虚,阳蒸阴分。望诊见舌红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烦、口干渴、体倦乏力,切诊见脉数。
自汗火盛阴虚阴火上冲体倦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寒热已罢,呕吐停止,呕血未再发作,胃部按之仍痛,两目发黄。目黄因痛而起。舌苔黄腻,脉弦数。湿热内蕴,肝胆失疏,脾胃运化失常。
黄疸胃痛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病程10年,近2年发作频率增加。口腔溃疡,疼痛,口干,夜寐安,二便通畅。舌尖红,苔薄白,脉细。舌底脉络正常。病机为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中医病名复发性口疮,证型阴虚火旺。
复发性口疮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口腔溃疡
查看详情 →
王男 眩晕 肝家热郁 气机失调 湿疾上犯 滑大而弦数 舌象未提 声音气味未提 病程未提 症状描述未提 脉象滑大而弦数
眩晕肝家热郁湿疾上犯气机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82年,性别女。主诉腹泻、呕吐。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腹泻、呕吐。证型大肠气虚、脾胃湿热、脾虚、小肠虚火盛、肾阴虚、膀胱气血两虚、三焦气虚、三焦虚火盛。病因病机脾虚导致脾胃湿热,肾阴虚不能纳气,小肠、三焦虚火盛引发呕吐,膀胱气血两虚致腹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腹泻、呕吐。切诊未提及。
腹泻呕吐肾阴虚脾虚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月经稀发,腰背酸楚,烦热口干,白带量多质稠气秽,大便数日一行,头晕耳鸣,口舌糜烂,面色白,形瘦,皮肤干枯,舌质暗红苔薄腻,脉沉细而弦。中医诊断为肝肾虚损,血不足,冲任不能通盛,相火失于潜藏。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精亏血少,冲任不盛,血海无余,阴血亏虚,虚火上炎,积湿生热,下注为带。
肝肾虚损血不足冲任不盛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带下量增多1年。主要症状包括带下色黄、臭秽、夹血丝、性交出血、小腹痛、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舌下络瘀,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湿热毒夹瘀,蕴结下焦。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互阻,瘀结下焦。
慢性宫颈炎湿热毒夹瘀下焦蕴结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乏力持续1年,腰膝酸软,步态不稳,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双下肢冷凉,口干烦躁,睡眠易醒,噩梦多。舌红少苔,脉细弱。肾精虚损,阴阳两虚证。
肾精虚损阴阳两虚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