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5岁,男性。主诉心累心跳,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血不足、水湿内停。病因病机为高山病后耗伤气血,复感湿邪。望诊见舌苔微黄而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欲欠佳,睡眠不好。切诊见脉象细数,后诊脉象较前有力,渐趋正常。
心悸喘咳关节疼痛气血不足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肝病5年,迁延不愈。现症见肝区胀痛,食后脘部胀痛,纳差,泛恶,腹胀,大便溏而欠实,口干或黏。舌质紫,边有齿痕,舌苔中部澹黄腻。脉细弦。诊断为慢性肝炎。辨证为湿热瘀郁,肝脾不调。
慢性肝炎湿热瘀郁肝脾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诉发热、咳嗽、气促、咯血。症状包括潮热汗出、面赤唇红、口渴引饮、咳嗽少痰、咯血鲜红、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弦数,舌绛苔黄。中医诊断肺热肠燥、迫血妄行。病因病机为肺热移肠,燥结生热,迫血妄行。
肺热肠燥阴虚火旺咯血潮热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女性。发育早,月经过多,口鼻出血。脉滑数,舌薄黄。诊断为冲任伏热,月经过多。复诊时出现头晕目眩、腰酸、肢软、精神疲乏,脉细软,舌薄。病机为气虚血热。
月经过多冲任伏热气虚血热肾阳偏亢
查看详情 →
男,53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咽痛,食纳不佳,耳鸣。脾失健运,湿阻中焦。舌苔厚腻,脉沉细,左关微弦。
口腔溃疡咽痛食纳不佳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右少腹剧痛及下肢筋缩。脉滑数,大便燥结。诊断盲肠炎。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病程较短,症状包括右少腹剧痛、下肢筋缩、腰酸。切诊脉滑数。病因病机提示痰热内蕴,湿热痹阻。证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盲肠炎。
盲肠炎痰热湿热腰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吐红太多,纳物极少,小便短赤,津液不复。脉短滑而数,舌中微黄糙。证属脾湿肝热。主要症状为吐血,肺气弱,阴分伤。病程未明确记载。
脾湿肝热阴分大伤肺气虚弱吐血不止
查看详情 →
69岁,右半身不遂3日,神清,语呆,眩晕,右臂串痛,便秘,体瘦弱,有高血压病史。苔白厚腻,脉弦滑稍数,口不渴,纳呆,少精神。病因病机为瘦人多火,情志急躁,年高体迈,精气先亏,虚火妄动,腑气不畅,升降失调,致厥风动,经络痹阻,痰热湿邪干清窍。中医病名中风,证型痰热腑实证。
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高血压便秘
查看详情 →
男,36岁,婚后6年无子。头昏气短,精神困倦,纳呆食少,阳痿不举,滑精,下肢酸困,大便时溏,小便色黄,精子活力差,死精子多。舌质澹,苔腻薄黄,脉象濡细。证属脾胃气虚,肾精亏虚,湿热下注之不育症。病因病机为脾胃损伤,肾精生化无源,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湿热下注,宗筋弛缓。
不育症脾胃气虚肾精亏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持续性口疮疼痛2年,反复加重。口腔黏膜溃疡5~6处,周边色鲜红,覆薄白苔,疼痛影响进食,大便干结3日一行。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口疮,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水不济火。病因病机属肝郁乘脾,肾虚不能气化,肝经郁热,虚实寒热错杂。
口疮肝脾肾失调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1岁。主诉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术后3年半。右下肢及足部肿胀,心下痞满,嗳气,纳可,二便调。舌暗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诊断症瘕,辨证肺脾不足,瘀毒内结。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弱。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滑。舌暗胖、苔白,脉沉细滑。
宫颈恶性黑色素瘤肺脾不足瘀毒内结右下肢肿胀
查看详情 →
女,25岁,水肿不退,腰酸楚,月事未行,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肾虚阳不运,水气不化。舌象舌尖绛,苔微白,脉浮。症状包括水肿、腰酸、月经未行、纳差、溲黄、头昏、心悸、大便坚。
肾炎水肿腰酸月经闭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外阴瘙痒半年,心慌失眠,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阴虚血燥证。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血燥,精血亏损,血虚生风化燥,阴部失于濡润。
阴痒肝肾阴虚血虚生风口干咽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病程10年,近2年发作频率增加。口腔溃疡,疼痛,口干,夜寐安,二便通畅。舌尖红,苔薄白,脉细。舌底脉络正常。病机为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中医病名复发性口疮,证型阴虚火旺。
复发性口疮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口腔溃疡
查看详情 →
女,38岁,两足内外踝关节红肿热痛,对称性,病程一年,伴口渴、烦躁、头晕、目眩、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滑数。中医诊断风湿热痹,病机为风寒湿痹迁延化热。
风湿热痹风热壅盛表里俱实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浮肿近1月,以下肢明显,眼睑轻度浮肿,尿蛋白(++++),血清白蛋白降低,胆固醇升高,B超示双肾改变。浮肿以下肢为甚,按之凹陷,腹胀,腰酸痛,尿少色黄,尿意难尽,口干苦。舌质紫,苔中部黄腻、底白,脉小弦数。证属阴水,湿热瘀阻,气不化水。
肾病综合征湿热瘀阻气不化水阴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82年,性别女。主诉腹泻、呕吐。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腹泻、呕吐。证型大肠气虚、脾胃湿热、脾虚、小肠虚火盛、肾阴虚、膀胱气血两虚、三焦气虚、三焦虚火盛。病因病机脾虚导致脾胃湿热,肾阴虚不能纳气,小肠、三焦虚火盛引发呕吐,膀胱气血两虚致腹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腹泻、呕吐。切诊未提及。
腹泻呕吐肾阴虚脾虚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双下肢水肿半年余,红肿疼痛3月余。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黄腻,脉滑。中医诊断脉痹,证型为血瘀、湿热闭阻脉络久而成毒。双下肢高度水肿,皮色发红,皮温升高,疼痛剧烈,行走困难,双侧胫前可触及大块硬结,触痛明显。
双下肢水肿血瘀湿热脉痹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10个月,双下肢反复皮疹3个月。皮疹对称分布,高出皮表,压之不褪色。诊断为紫癜,病因为湿热之邪损伤脉络,血不循经。
紫癜湿热伤络血不循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痛如裂,伴寒热、呕吐、视物不清,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厥阴头疼。病因病机属肝经病变。望诊见舌质淡,舌边光,苔少。闻诊见情绪急躁,喜肃静。问诊见畏光羞明,视力减退,全身乏力,嗜睡多梦,手抖。切诊见脉虚中兼弦。
厥阴头痛肝经血虛肝阳上亢血虚挟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