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男性,口渴,昼夜饮4暖瓶水,小便频数,尿液混脂膏,消瘦,神疲困倦,肢楚乏力,语声低微,腰痛腿软,头晕,两颧微赤,口干,唇皲裂。舌尖微红,苔黄而燥,脉细数无力。中医诊断为肾虚精耗,阴虚阳亢之肾消(下消)。
肾消阴虚阳亢腰痛腿软头晕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主诉梦后遗精、纳少、胸脘满、溲浊而赤、大便色黑、小腹作痛。舌质红,苔薄黄,脉细。诊断为肾虚、湿热扰动、肠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肾虚导致湿热内扰,影响肠胃功能。
梦后遗精肠胃不和湿热扰动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眼睑、四肢水肿2年。头面四肢浮肿,肢倦乏力,小便短少,舌淡胖,苔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水肿,辨证脾肾亏虚,浊毒内蕴。
脾肾亏虚浊毒内蕴
查看详情 →
26岁 女性 恶露未尽 腰脊酸楚 脉细数而软 舌苔少 舌质淡不华 边沿不整 产后冲任不固 气虚不能摄血
产后恶露不止气虚不固肾虚
查看详情 →
女,33岁,夜眠不安,腹痛作鸣发胀,脘痛,腰酸腿痛,怔忡。胃气不和。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弦细。情志不遂,气滞胃脘,致胃失和降,心神失养。
胃气不和夜眠不安腹痛作鸣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疟疾后体力衰弱,病程反复。疟原虫破坏红细胞,感寒疲劳易复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病因属疟疾余邪未清,正气受损,外感诱发。中医病名为疟疾,证型属正气虚损,病机为疟邪未尽,劳倦感寒,气血不足。
疟疾后遗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绝经15年,阴道出血1977年1月始,9月出血量增多,白带多,解大便时阴道仍有出血,口干欲饮,小便频数。脉沉弦软,舌质澹红略暗,舌苔薄黄。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型为肝血不足、湿热毒邪下注。初诊时舌质澹红略暗,舌苔薄黄,脉沉弦软。二诊时舌质澹红,舌苔黄。三诊时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舌边有齿印。
崩漏肝血不足湿热毒邪脾虚湿肿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大便下血8个月,血色鲜红,有时纯血,有时夹粪便。舌苔薄白、中厚腻,脉象虚滑。中医病名为直肠溃疡出血,证型为胃肠湿气过重。病因病机为湿气过重。望诊见舌苔薄白、中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大便下血及出血特点。切诊见脉象虚滑。
直肠溃疡出血胃肠湿气过重舌苔薄白腻脉象虚滑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偏头痛20余年,左侧剧痛,右侧亦痛,痛如锥刺,太阳穴跳动,夜痛甚,局部不能触摸,烦躁失眠,眼冒火星,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病程长,发作持续2~3天或10余天。舌嫩而暗,苔薄黄腻,脉细而弦。性情急躁,声高气粗,面有火气,时见气怯神疲。中医诊断为风火头痛,病机为风阳上逆,肝火犯胃,久痛入络,经络梗阻,气阴暗伤,虚实错杂。
偏头痛风火头痛肝火犯胃久痛入络
查看详情 →
陈某,女,25岁。左耳下肿,皮色不红,触之欠温,不思饮。舌质青滑,脉沉缓。肝寒木郁,阴寒之邪凝滞少阳经脉。高某,男,10岁。张口困难,饮食难下,便秘,舌紫,两脉弦数。感受风温之毒,热毒壅结于颐部,病在少阳、阳明两经。
腮腺炎肝寒木郁热毒壅结舌紫
查看详情 →
患者右偏头痛,动劳短气乏力,痰多,肢节酸麻,口甜,舌苔白腻,病程数年。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肾虚阳不潜藏,阳明湿痰不清。病因病机为水亏不能涵木,阳化内风,阳明湿痰。望诊见舌苔白腻,问诊见痰多、口甜、肢节酸麻,切诊未提。
右偏头痛痰多肢节酸麻口甜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浮肿,经期尤甚,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肾不足,心肝火炽,气血不和。病因病机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泛溢,气血运行不畅。舌质澹黯,苔白,脉弦两关软。复诊时舌红,苔薄,脉细。患者有经量少、色黯红、带下量多色黄、头痛、腰酸、纳差、心烦易怒、胸胁痛、大便时干时溏、小便量多等症状。病史包括关节炎及肝炎。
脾肾不足心肝火炽气血不和功能性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腰痛伴左腿至足酸痛如锥刺刀割,夜间痛甚,得热则舒,遇冷痛剧,左侧肢体肌肉萎缩,扪之温度稍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沉缓无力。证属阳虚寒湿。
腰椎间盘突出症阳虚寒湿寒湿痹阻腰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腰及尾骶处酸楚不适,左臀部下方肿疡破溃。食欲不振,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肾气虚损,气血留滞,阴毒结于内,遂成骨疽。肿疡不红不痛,六脉沉细属阴证。
骨疽肾气虚损气血留滞阴毒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四肢反复丘疹结节,剧痒,病程3年,夏秋季加重。四肢伸侧散在红褐色或灰褐色结节,表皮剥脱,有血痂及抓痕。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缓。中医病名结节性痒疹,证型素体蕴湿,外感风毒,凝聚而成。病因病机为湿邪内蕴,外感风毒,气血凝滞。望诊见舌质暗,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病程长,瘙痒剧烈。切诊见脉弦缓。
结节性痒疹湿邪蕴结风毒侵袭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腹胀、纳差、乏力、胫酸。病程近4个月。中医病名肝硬化腹水。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面色黧黑,舌胖而暗。脉沉。腹部膨隆,腹水征(+),腹围92厘米,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脾大,腹壁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提示乙肝病毒感染,肝功能异常,腹水为漏出液。B超提示肝硬化,脾大,门脉增宽。
肝硬化腹水脾肾失调气滞血瘀腹水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络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络痛,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肝功能恢复,厥阴与阳明经脉充复。脉象弦数,两部脉象减弱,按之濡软。
络痛缓解肝功能恢复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34岁。经行时小腹坠胀疼痛,伴腰痛、大便秘结,病程6年。痛经,气滞血瘀,郁久化热伤阴。脉弦,舌胖质暗苔白。月经量多色暗红有块。
痛经气滞血瘀血瘀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形体逐渐肥胖,眩晕,闭经,漏乳。形体呈均匀性肥胖,眩晕耳鸣,步履不实,肢体重滞,心悸,咳吐白色稠黏痰,口干欲饮,月经常延期或闭,二便量少,苔薄质隐紫,脉沉滑。中医诊断为痰湿壅盛之肥胖,辨证为气虚为本,痰湿为标。舌象薄,质隐紫,脉沉滑。
肥胖痰湿壅盛气虚为本痰浊上蒙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主诉产后恶露淋漓,伴有头昏心乱,目不能开,舌光而干。中医诊断证型为血得热则妄行,肝阴伤而阳升。望诊见舌光而干,切诊未提及脉象。病因病机为血热妄行,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产后恶露肝阴虚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