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6岁,女性。大便中带粘液脓血,每日5~6次,左下腹痛,里急后重,下腹畏寒喜温,肠鸣,纳食不香,胃脘隐痛,口干苦,咽痛鼻干,口腔溃疡。舌红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休息痢,证型为上热下寒型。
上热下寒溃疡性结肠炎休息痢肠鸣
查看详情 →
女性,64岁,口腔糜烂1年余,精神差,口腔黏膜多处溃疡,周边色鲜红,疼痛影响进食,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口疮(上热下寒)。病因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口疮肝脾肾失调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六十七岁男性,头面耳肿痛,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咽嗌不利,身半以下寒,足胫尤甚。脉浮数,按之弦细。辨证为上热下寒。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程未提。中医病名大头瘟,证型上热下寒,病因病机为宿有时毒,因酒再发,热胜则肿。
上热下寒大头瘟肝火上炎寒凝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经水紫黑,带下不断,形瘦日减。右大左弱脉象。上部火升,下焦冷彻骨中。阴阳乖违。上热下寒,下焦寒冷,不能激发氤氲乐育之气。
上热下寒带下过多经水紫黑不孕
查看详情 →
七旬余,头旋眼黑,目不见物,心神烦乱,兀兀欲吐不吐,心中如懊恢状,头偏痛,微肿而赤色,腮颊亦赤色,足胻冷。眩晕。湿热内蕴,风痰上扰,上热下寒,阴阳不交。面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声音低微,气息粗重。症状有头眩、目黑、心烦、欲吐、头痛、面赤、足冷。脉弦数。
上热下寒头旋眼黑目不见物心神烦乱
查看详情 →
29岁,夏月贪食寒凉致吐泻交作,心烦口苦。脉数而滑,舌黄而润。辨证为中虚寒热相杂证。
上热下寒呕吐胃气伤
查看详情 →
谭某,47岁,男性。右上腹痛3天,呕吐蛔虫1条,阵阵上腹痛,呕吐清水,3天未进食,3天未大便。舌红苔薄白,脉沉弦,手足发凉。蛔厥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病因病机为蛔虫寄生肠间,中下二焦虚寒,蛔虫上窜胃或入胆道,致腹痛、呕吐、手足发凉。
上热下寒蛔厥寒热错杂呕吐
查看详情 →
男,68岁,少腹胀痛,尿赤,自觉火大,口苦,头蒙,音哑,乏力,大便不成形。舌暗,苔白,脉沉。证属气机失畅,上火下寒。
上热下寒少腹胀痛尿赤头蒙
查看详情 →
七旬余,头旋眼黑,目不见物,心神烦乱,兀兀欲吐不吐,心中如懊侬状,头偏痛,微肿而赤色,腮颊亦赤色,足胻冷。宿有风痰,少壮时好饮酒,久积湿热于内,风痰内作。上热下寒,阴阳不得交通。少阳经病。面色赤,舌象未详。声音未详,气味未详。症状描述包括头旋眼黑、目不见物、心神烦乱、欲吐不吐、头偏痛、足胻冷。脉象未详。
上热下寒头旋眼黑目不见物心神烦乱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反复性口腔溃疡5年,每月发作20天以上,口腔多个部位出现白色或黄色溃疡,溃疡面较深,疼痛影响进食,伴两眼干涩、头汗多、咽疼,饮食偏辛辣则加重,偏寒凉则胃脘不适或隐痛,胃脘及下肢发凉,大便溏。舌质黯红、舌尖红赤、苔白微腻,脉弦滑微数。证属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口腔溃疡
查看详情 →
3岁女性,多饮多尿2年,喜凉饮,尿频量多,尿清如水,纳差腹胀,形瘦发稀,慢性病容,营养差,方颅,舌苔薄白,舌质澹红,脉细,脾虚肝旺,积热内蕴脾胃,脾虚及肾,肾家气阳不足,不能蒸化水液,上盛下虚,上热下寒之候。
上热下寒尿崩症脾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肝脏失调,腹痛,干咳,病程未明,脉弱而数,形瘦色藁,上热下寒,根本已漓。
上热下寒肝脏失调脾虚肺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六热不寒、饮水不辍、唇焦红、舌燥裂、大便闭、胸前板痛、烦躁。病程三日。中医病名为风温灼肺,证型为上热下寒,病因病机为温邪未解复加感冒与大怒致气结于胸,治节不行。望诊见唇焦红、舌燥裂,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恶寒发热、烦躁、声音闭、哑,切诊脉象为寸部浮数、尺中紧涩。
上热下寒风温灼肺肺气郁结气结于胸
查看详情 →
近二十岁,胸满,上身热而汗出,腰以下恶风,时夏历六月,以被围绕,脉弦,澹黄苔,症候为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六月卒死、遍体俱冷、无汗、六脉俱伏、三日不醒、气未绝、热厥如尸、脉伏、上热下寒、腹痛如冰、舌苔燥黄或干黑、舌质红绛、腹满拒按、二便阻隔。
上热下寒热厥如尸腹痛如冰舌质红绛
查看详情 →
女,38岁,小便淋漓不已,尿道涩痛,少腹坠胀,劳则加剧,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腰膝冷痛,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舌尖红,薄黄苔,细弦尺弱脉。气阴两虚,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泌尿系感染气阴两虚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女,40岁,口腔反复溃疡七年,手足发凉,腿疼,头晕、头疼,便溏、泄泻、腰痛。舌体胖大,舌苔白,脉寸关弦、双尺沉细。阴阳失调,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口腔溃疡阴阳失调手足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头昏耳鸣、心慌气短、乏困无力、鼻衄、牙龈出血、午后发热,病程自1973年11月起。血虚貌,体温38.9~39.2℃,脉象细濡、稍革、滑动、关寸大,舌苔白涩腻。中医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为中气虚败,肝脾不升,肺胃不降,上热下寒,精血不藏。
上热下寒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貌午后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阳痿、早泄,病程4年。伴随症状包括阴茎勃起弱、举而不坚、不持久而早泄、素动念见色流精、大便时有乳白色粘液流出、腰酸楚、耳鸣。舌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营卫失和,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胆胀3年余。右胁胀痛而闷,甚则痛剧,腹胀,纳呆,口苦,嗳气,矢气,大便时溏时干,午前发热,午后身寒。胁痛。肝气不疏,少阳生发之气不宣,上热下寒。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
上热下寒胆胀肝气不疏少阳不宣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