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2岁,男性。右侧肢体活动不遂伴言语不利1年余。舌质黯红,苔白腻,脉沉细而滑。伸舌略右偏,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略高,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血压不稳定。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痰瘀阻络右半身不遂
查看详情 →
女,45岁,心胸痹痛,重侧彻背,胸闷气短,心慌多汗,惊惕不安,心烦易怒,多梦眠差,舌质红,苔白腻,舌根部厚腻,脉结代,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血脉不畅,心神失常,冠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冠心病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血脉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上下唇有蕈状形肿物,质地坚硬,暗红色,影响说话和进食。中医诊断为茧唇。舌红苔少,脉细数,肿物部出血,血色紫红。病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脾胃伏火热毒瘀滞口唇。
茧唇脾胃伏火热毒瘀滞舌红苔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多食、多便,每日进餐10余次,食后腹内隐痛而里急,每日入厕10数次,便后晕厥。面色暗滞,面胖如圆月,腹大似鼓,肢体丰硕,心悸失寐,胸闷腹胀气短,右胁疼痛,头目眩晕,无力下床。脉右缓滑、左沉涩,舌苔中黄而燥。辨证为胃强脾弱、阳明腑症、实热内滞之候。
胃热消谷脾弱运化阳明腑实津液失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咳痰带血,病程较长,初诊于去年7月,反复出现咳痰带血、低热、盗汗、干咳、胸痛、气短、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脉细弱。病史中提及右肺中下部透光区,复查显示右肺透光区消失,两肺上中部仍有阴影。
肺结核肺阴虚肺热气滞
查看详情 →
女,41岁,两乳房胀痛3年,加重5个月。乳癖,肝气郁滞化热型。乳房胀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左侧乳房外上象限3cm×3cm韧性结节,右侧1.5cm×2.0cm韧性结节,有压痛,左侧卧位时加重。心烦易怒,口干苦,呃逆,性急躁,大便干结,2日一行,颧骨黯斑。舌质淡苔厚,脉弦。
乳癖肝气郁滞痰热壅阻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全身肿胀10余年,伴头晕、失眠、胃胀满、口干口苦、纳差、大便时干时溏、小便黄。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沉滞。中医诊断为痰湿热瘀阻、经络湮淤。
水肿痰湿热瘀阻头晕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右侧胁肋胀痛反复发作3年,伴后背牵掣痛。平素气急易怒,口苦,后背发凉,畏寒,双手肿胀。月经量少,经期短。舌嫩红,苔薄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胁痛,证型为脾虚肝热。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气乘脾,脾失健运。
胁痛肝气郁结脾虚肝热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女性,主诉一年来刷牙后牙龈出血,近三日齿龈出血增多,大便色黑。体征见牙龈出血较多,全身散在紫红色出血点,舌质正常,苔薄白,脉象沉数有力。中医诊断为血热夹瘀。病因病机属血热夹瘀。四诊见舌象正常,苔薄白,脉沉数有力。
血热夹瘀脾虚证血瘀证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双小腿胫前硬结伴发热疼痛,病程约2个月。双小腿胫前皮肤潮红肿胀,硬结4~5个,压痛明显,食纳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而数。湿热内侵,凝滞经络。面色正常,舌象淡红薄黄,脉弦数。
结节性红斑湿热内阻经脉凝滞气血运行不畅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风疹块,病程时日已久。主症为风疹块发痒,时隐时现。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病因湿热郁积,积食受风。二诊时风疹块见退,仍痒,左臂酸痛,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
风疹块湿热郁积积食受风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48岁男性,突发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病程约4个月。中医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缓和。四肢瘫痪,呼吸困难,乏力。外感邪气,气滞血瘀,正气不足。面色晦暗,声音低微,气息短促。问诊见症状变化过程,切诊见脉缓和。
多发性神经炎气血亏虚湿阻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阵发性心悸1月,伴眠差多梦。胸闷、气短、眠差、多梦,活动劳累后心悸时作。舌质暗,苔较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痰瘀阻滞,心神失宁心动悸(心律失常)。病因病机为痰瘀阻滞,心脉不宁,扰动心神。
心悸痰瘀阻滞心神失宁室早
查看详情 →
患者右偏头风,筋痛掣引,暮卧盗汗。春气在首,风淫则疏泄。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殊。症状描述包括头掣痛、汗稀、暮汗。脉象未详。中医病名偏头痛,证型风邪外袭,病因病机为春风外袭,风淫疏泄。
偏头风风邪外袭筋痛掣引盗汗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右髋关节部肿痛25天,发热20天。既往有化脓性髂骨骨髓炎病史,曾行手术取死骨。体温39.5℃,脉洪数,舌质红尖有光泽,苔黄燥,面色赤。局部红肿灼热,触痛明显。西医诊断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附骨疽,证属热在气分、毒在骨髓,兼阴虚。病机为实热内盛,伤及阴液。
附骨疽热在气分毒在骨髓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右肩臂背痛,偏右头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肩臂背痛,证型包括阳明脉络空虚、风阳窜络、痰湿热入络、肝肾不足、络隧失和、阳明络虚、风阳上僭、肝气偏旺、湿痰复盛、肾水空虚、肾阴不收、痰气凭凌、下虚上实。望诊见舌红苔白而渴,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背痛、头痛、腰背作痛、肩臂痛、寒热、眩晕、气短、肠红、肛门热痛,切诊见脉象细弦、弦滑、沉弦。
肩臂背痛肝气郁结痰湿热盛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怡昆子,身热少寐,口渴,咽微胀,肢痛,溲红,鼻灼,畏寒,脉数,舌红苔薄,温邪,素本火体,风为阳邪,易于疏泄,鼻柱不暖,气冷,卫外之阳与肺气大亏,颈咽微痛,汗多亡阴,营卫俱痹,便泄如白泔,溲红如血,脾阴大伤,口渴,卫虚汗出,溲甚赤且浑,口渴趋饮,颧红,内热未清,痿软无力。
温邪火体营卫俱痹脾阴大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5岁。左大腿外侧无痛性包块渐进性增大2年,伴行走时酸胀感。形体憔悴,面色无华,股上刀口久不愈合,流出淋巴液样似脓非脓之物,股沟淋巴结肿大,脚难行走,目视无力,汗出淋漓。脉象虚涩。诊断为气血衰少。病程较长,病情复杂,涉及气血失调及络脉不畅。
肌纤维瘤气血衰少血络通涩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精神不适,头顶及额疼痛,咳嗽多痰,半身不遂,左侧手足不能举动,头痛,口渴,舌苔腻黄,大便干燥,小便黄赤。中医诊断风痰痹络、肝火内郁症。面色晦暗,舌苔腻黄,脉滑大。头痛,咳嗽,半身不遂,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脉滑大。
风痰痹络肝火内郁便秘燥尿黄
查看详情 →
女,39岁,双上肢无力、麻木,病程1年。脾虚湿停,血脉瘀阻。面色澹,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微至细。双上肢血压测不出,两侧桡动脉搏动消失,双上肢凉、酸痛、麻,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大便溏。血管超声示大动脉炎累及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动脉搏动强度和血流量降低。
多发性大动脉炎血脉瘀阻心脾不足脾虚湿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