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性,呕吐3天,病程5天。主要症状为咳嗽、呕吐,呕吐物为黏液、水样物,伴恶心、纳差。面色黄,舌红,苔薄白,脉滑数。中医诊断为呕吐,证型为脾胃虚弱,湿热停饮,寒热互结。舌红,苔薄白,脉滑数。
呕吐脾胃虚弱湿热停饮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丁奚疳痢,四肢浮肿。疳症,脾虚积滞,虚中夹寒。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嗜食肥甘,损伤脾胃,停积生虫。脾虚则泻痢,虚实夹杂。冷瘦疳,虚中之冷,积中之积。痰积复起,病势危重。调理后神气尚充。
疳痢脾胃虚积滞痰积
查看详情 →
消化性溃疡 虚实夹杂 脾气虚弱 寒热错杂 阴阳不调 升降失调 中焦枢机不利 心下痞满 恶心呃逆 大便溏 舌质澹胖 脉细缓 舌红苔黄腻 脉沉滑 胃脘冷痛 喜温 呕吐清水 肠鸣 脘痞纳呆 苔白厚腻 脉弦 脉沉 脾虚失运 气滞寒凝 痰湿内生 肝气犯胃 肝胃郁热 寒湿内盛 阳郁不起 气机失调 痞满不适 反酸嘈杂 大便秘结
消化性溃疡脾虚寒热错杂肝气犯胃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多饮多尿持续半年余。口干、乏力、腰膝酸软、精神减退。舌淡苔白,脉三部皆沉而无力。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型为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阳虚不能防水,肾阳不足不能上温于脾,津液不能上达,故口干多饮。
消渴脾肾两虚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4岁,多饮、多食、多尿复作,病程4年,尿频量多,混浊,口渴多饮,头晕,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深红,无苔少津,脉沉细而数,中医病名肾消,证型气阴亏虚,病因病机素体阴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过度疲劳,病机肾阴亏虚,阴损及阳,肾气阴两虚
糖尿病肾消气阴亏虚肾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男性,主诉纳呆食少、食欲缺乏、挑食偏食、面黄肌瘦、夜卧不安、大便干结、畏寒肢冷、身困乏力。舌质澹、苔白腻、体胖大、齿痕,脉细无力。证属脾虚失运、积滞不化之厌食症。面色萎黄,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无力。
脾虚失运积滞不化胃不和气虚
查看详情 →
男,53岁。胃脘部胀满阵作3个月余,食欲不振,纳少,四肢乏力,夜寐欠安。痞满。脾阳不振,胃气壅滞。舌黯,苔白厚,脉细。
痞满脾阳不振胃气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消渴半年余。心烦口渴,舌燥,饮一溲二,消谷善饥,尿如脂膏,有甜味,溷浊不清,形体消瘦,疲乏倦怠。舌质干红,苔燥无津,脉弦细数。证属肾虚阴亏、肺燥胃热之消渴。
消渴肾阴虚肺燥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颈憋心悸4个月余。病程3个月,体重由57.5kg减至50kg。心慌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烦躁、眼胀、手颤、睑虚浮、汗多怕热、口渴善饥、消瘦、健忘失眠、甲状腺肿大、心率快。脉弦滑细数,舌红少白。证型为心脾不足,气阴两虚,气郁痰凝,阴虚火旺。舌质红,舌苔少白,脉弦滑细数。甲状腺肿大,颈围35cm。眼胀有突出感,手颤,心率每分钟160次。
甲状腺肿大心脾不足气阴两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近年来日渐消瘦,伴口渴喜饮,饮而不解,尿糖(卅),空腹血糖14.8mmol/L。舌质红、苔黄乏津,脉沉细略数。诊断为肺胃郁热、气阴两虚。刻诊见乏力、神疲,口渴喜饮,易饥多食,大便略干。实验室检查血糖12.3mmol/L,尿糖定性(卅)。二诊见口渴减轻,饮食量减少,大便转调,尿糖(廿)。三诊见口干不欲饮,食量复常,乏力、神疲、下肢酸软,舌质红、苔薄黄有津,脉沉弦。
消渴气阴两虚肺胃郁热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血糖升高10余年,主要症状包括视物模煳、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身体消瘦、便秘,舌质澹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厥阴病(气阴两虚兼郁)。病机涉及气阴两虚、郁证。望诊见舌质澹暗,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视物模煳、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身体消瘦、便秘;切诊见脉沉细。二诊舌澹红,苔白,脉弦滑;三诊舌质澹,苔黄腻,脉弦滑。
糖尿病气阴两虚肝胆气机失调脾瘅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多食善饥,体渐消瘦,病程两年。带下清稀,疲乏头晕,口苦夜寐欠佳。舌质澹,苔白厚腻。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中消。病机为中气亏虚,清阳下陷,带下耗伤阴精,肝肾亏损,扰及心神,运化失职,湿浊不化。
中消中气亏虚肝肾亏损脾湿不运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腹胀,身倦乏力,消瘦,下肢浮肿,病程3年。肝硬化腹水,脾虚失运,气虚血滞,水湿内停。外貌消瘦,肝大质中偏硬,腹水征明显,腹壁静脉怒张。谷丙转氨酶升高,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异常,血沉增快。舌象、脉象未提及。
脾虚湿阻脾虚失运气虚血滞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心悸、多汗、食欲亢进1年余,伴有发热、手指颤抖、急躁易怒、两眼憋痛、甲状腺肿大、皮肤瘙痒、全身乏力、月经两月未至。舌红,苔薄,脉沉数。中医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辨证为肝郁气滞,痰火郁结。
甲亢肝郁气滞痰火郁结心悸
查看详情 →
刘某,女,71岁。食后脘胀呃逆二月余,不易消化,口苦、舌麻以夜间为甚,白天活动后食欲欠佳。慢性萎缩性胃炎。呃逆。肝胃不和、气滞痞结、寒凝食滞。舌发紫略黯,苔白,脉弦细。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
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气滞痞结寒凝食滞
查看详情 →
患儿2岁,主诉汗多,白天活动时汗出,夜间入睡后汗多,胃纳少,精神不佳,不喜活动。面色少华,精神疲倦,舌淡红苔白,指纹淡紫。证属表虚不固,营卫不和,阴阳失调。
支气管炎肺脾气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胃脘闷胀疼痛反复发作4年,久治不愈,加重1年。胃脘堵闷、胀痛,食后尤甚,泛酸嘈杂,噫气矢气,口干且苦黏,纳呆不饥,大便黏滞,排出不畅,倦怠乏力,身体消瘦,失眠少寐,记忆力减退。面色不华,口中浊气,舌质红,舌苔黄白腻,舌下络脉澹紫粗长,脉弦细而滑。诊断为胃脘痞胀,寒热错杂证。
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脾寒胃热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脘间歇性疼痛10余年,情志郁怒或劳累诱发加重,伴口苦、痞满、反酸、食欲减少。舌澹红,苔薄白,脉弦。证属木郁不达、胃失和降。
慢性胃炎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脘胁胀满3个月,不思饮食,大便不成形,形寒怕冷。舌淡苔白,脉弦细。诊断为痞满,辨证为气郁不舒,胃寒失宣。复诊时脘腹胀满基本消除,形寒怕冷消失,食欲增加,但大便不成形。舌淡苔薄白,脉沉滑。辨证为气郁不舒,胃寒失宣,脾胃虚弱,阳气不足。
痞满气郁不舒胃寒失宣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口中发甜,伴口中黏滞不爽、泛吐厚浊涎沫,病程2个月。中医诊断脾瘅,证型湿热中阻,脾虚不运。现症见神疲乏力,面色欠华,口干欲饮量不多,纳少,食后胃脘作胀,眠差,大便不爽,小便黄,舌质澹暗,舌体略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微黄,脉沉缓无力。
口中发甜湿热中阻脾虚不运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