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长期泄泻四五年,饮食入口即泻,腹中即饥,日泻十余次,身体不知寒,眼睛畏灯。六脉全无,久按来疾去缓,有力如石,声音尚雄壮。胸膈胀满,腹响如雷,大泻如倾,昏厥,口气手足俱冷,浑身冷汗如雨。肌肤如冰,夏暑不知热。病属泄泻,证属大郁火症,病因病机为久泻脾虚下陷,补益不当致壅滞生火,火盛伤阴,气机逆乱。舌象、面色、气味未提及。脉象为六脉全无,久按有力如石。
泄泻脾虚下陷郁火症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黏液便、腹痛3年,加重半年。腹痛腹泻,少腹怕冷,大便每日4~5次,常有黏液,便后带血,大便黏腻感。上腹正中有一条索状物,中脘明显触痛,伴右少腹痛。诊断为肠澼、胃炎、胆囊炎。中脘(+)、降输(+)、胆明(+)。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肠澼胃炎胆囊炎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女性。主诉反复腹泻1个月。中医病名泄泻,证型脾虚夹湿型。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津液失布,合污而下。望诊见面白神疲,舌澹边有齿印。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纳呆,口干索饮,大便水样色澹黄无臭,夹未消化乳食。切诊见指纹澹红略滞。
脾虚夹湿湿困脾虚舌淡苔白指纹淡红
查看详情 →
患儿4.5岁,大便干燥4年,时常1~2日一行,临厕坐盆半日解下数个粪球,声音“叮铛”作响。烦急易躁,尿黄少。舌红,苔少,脉弦细。辨证为阴津不足,腑气不畅。
便秘阴津不足腑气不畅虚实夹杂
查看详情 →
女,65岁,便血5天,脘阻腹胀,神识滞钝,常欲饮水,渴饮不解,饮而不多。舌卷不伸,质红绛,苔粗黄,中焦黑,扪之津液全无,脉细而疏数不匀,左尺微弱,趺阳脉若有若无,太溪脉浮弦而空。热积胃肠,迫血妄下,血耗阴涸,热蒙心包,阳盛阴竭。舌质红绛,苔粗黄中焦黑,脉细而数,结促,神识滞钝,便血昼夜数十行,腹胀而痛,口唇结痂,脉濡。
便血热积胃肠血耗阴涸热蒙心包
查看详情 →
男,52岁。首次中风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肢体不能使用、口角流涎,再次中风后仍出现昏仆、大便秘结、鼾息痰鸣、肢体不能使用。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可能涉及痰瘀阻络。舌象、面色、脉象等四诊信息未提及。
中风肝阳上亢痰浊内盛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儿3岁,腹泻2日,伴目眶凹陷、尿少。精神委靡不振,面色萎黄,啼哭无泪,口唇干红,小便极少色黄,舌澹红苔少,指纹澹滞。诊断为泄泻之气阴两伤证。
泄泻气阴两伤脾虚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主诉月经常时多时少,淋漓不净,近因由漏转崩。血流如注,色淡质清,小腹冷痛,四肢不温,气短心悸,心烦不安,舌淡脉沉软,重按觉芤。证属肾阳欲脱,冲任失固,气不摄血。舌淡,脉沉软,重按觉芤。
崩漏肾阳欲脱冲任失固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持续发热,身倦无汗,厌食,恶心呕吐,大便干燥,腹部刀口裂开,分泌物多。午后恶寒发热,无汗,头晕目胀,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胸胁闷满,纳呆少饮,大便色黑如栗,小便黄热,神倦乏力,烦躁不安,皮肤干燥。舌质嫩绛有裂隙而润,脉沉细数。诊断为胆结石术后。病程40余日。中医病名属术后感染,证型属少阳湿热,病机为湿热内蕴,正虚邪实,表里未和。
胆结石术后湿热气血损伤少阳证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泄泻3年,每日4~6次,大便稀溏兼有少量粘液脓血,里急后重。中医诊断寒积不化。舌象未提及,脉沉细。症状包括便痢脓血、里急后重、口疮、胃脘压痛。病程3年,病因病机为寒积不化。
溃疡性结肠炎虚中夹实寒积不化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女,58岁,上呼吸道感染后高热,汗出不止,肠鸣腹泻,日行10~20次,燥热阵作,形寒怕冷,烦躁,彻夜不眠,舌花裂根白腻,脉细滑缓,寒湿客阻,脾阳郁遏,虚火逼津外泄,肠鸣腹泻清稀,腹胀腹冷,怕冷肢逆,夜寐较差,烦躁不安,苔薄净,脉细缓。
高热汗出肠鸣腹泻虚火逼津脾阳郁遏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主诉出血淋漓、五心烦热、怯寒、自汗、腰困、尿急尿频、大便里急后重、食入则呕、失眠、体重下降。中医病名宫颈鳞癌晚期,病机为肝肾元气虚极欲脱,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湿热化毒。望诊面色黧黑,肌肤甲错,颧赤升火,舌淡苔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出血、带下、尿频、便急、呕恶、失眠、体重下降。切诊脉弦硬搏指。
宫颈癌晚期肝肾元气虚湿热化毒正气来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阴中有物作顶、凸出,小便及大便时有鸡冠样物露出,阴挺多年,难收。中医病名子宫脱垂,证属肾气内亏,中虚气弱。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阴挺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
子宫脱垂肾气内亏中虚气弱
查看详情 →
幼儿,下痢,身微热,羸瘦,腹中央膨满两旁凹陷,脉舌神气皆无异症,疳积,慢性结核性腹膜炎,疳劳,虫证,发热夜剧,头汗多,常挖鼻,腹满按之痛,身热微,食思好,面色萎黄,舌苔厚腻,脉沉细,腹胀,腹痛。
疳积慢性结核性腹膜炎湿热食思
查看详情 →
五个月女婴,便利不畅,次多量少,腹满胀气,按之即哭,形神萎倦,纳差恶心,小溲短少,体温稍高,舌红口炎。二诊见舌光干而淡红,形神萎靡,汗出,纳少作恶。三诊便下清谷,舌光津少而质淡,体温反低。四诊泄利见粪,有不化粘质,腹部虽满,按之尚软。五诊大便泄利次数减少,小溲通长,腹部亦软,形神转振,胃气亦和,舌光淡红。中医辨证为阴阳两伤,病因从热利转变而成,病机为阴津已伤,阳气亦衰。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症状及体征。
中毒性消化不良热邪未清伤阴耗液脾运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0岁。主诉口干、眼干3年余,伴口角干裂、口腔溃疡、双肘关节酸痛、食欲欠佳、眠差、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欠津,脉弦滑。中医病名为燥痹,证型为湿邪困脾,脾不升津。辨证为湿邪困脾,脾不升津。舌象见舌质红,苔黄腻欠津,脉象为脉弦滑。
干燥综合征湿邪困脾脾不升津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咳嗽、痰多色白、咽痒、喘息,下午晚上加重,伴口干喜饮、眠差。舌红绛,苔薄白,脉弦数。二诊见咳痰带血,痰黄质黏,喘息,全身乏力,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三诊见咳嗽、咽痒缓解,痰色白量少,喘息仍发,汗多,纳可,大便稀,舌红苔薄白中间剥脱,脉弦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咳嗽痰多肺结核阴虚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过敏性鼻炎1年余,阵发性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涕,头晕,乏力,冬季加重,夏季减轻。鼻黏膜苍白,下鼻甲轻度水肿,鼻腔内有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舌淡苔白,舌下静脉迂曲,脉沉细滞。证属营卫不和,外邪侵袭,病因病机为肺脾气虚,营卫不和,受风寒之邪侵袭。
过敏性鼻炎肺脾气虚营卫不和风寒之邪
查看详情 →
男,43岁,哮喘史20余年,多发于8、9月,胸闷,接触异味易打喷嚏,上楼气喘,纳谷一般,怕热,夜寐较差。肺虚之体,肝肾亏虚,风邪夹痰伏肺。舌偏红,苔薄白,脉细。
哮喘肺气亏虚高血压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胃脘胀满、隐痛17年,加重1年。慢性病容,舟状腹,剑突下压痛,肝肋下可触及。面色白,精神倦怠,语声低微,皮肤弹性差。舌淡,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胃脘痛。病机为胃气失和,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浊气壅滞。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气虚弱胃阴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