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7岁。高血压病3年,血压2级。面色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血压波动,昼夜节律由非勺型转为勺型。治疗后血压下降,停药后血压回升,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
高血压肝阳上亢脉弦苔白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畏寒发热,头晕头痛,心悸气紧,周身痠楚,下肢关节疼痛。心痹之证尚兼风湿表邪。面色萎黄,舌苔白滑,舌质胖嫩边有齿印,脉流疾速。风心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心功能二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大。血常规示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沉增快,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
风心病室上性心动过速风湿表邪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患者,主诉项部不灵敏,耳后及风府、人迎穴漫肿无头,不红不热,按之硬,肿块高出项颈,不能转动。面色澹黄,舌澹、苔薄白,脉细数。诊断为脑后疽(搭背),病因病机属气血亏虚,毒邪内蕴,络脉阻滞。望诊见面色澹黄,舌象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大便正常,溲黄,切诊脉细数。
脑后疽气血亏虚阴虚内热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二十余岁,男性。失血,每晚去血一二盏,至季夏时去血无算。上气喘促,夜多咳嗽,喉间窒塞,胸前紧逼,背后刺胀,腹中闷痛躁急,多怒。面色不见憔悴,肌肉不见消瘦,脉象不见洪盛,寒热昼夜亦不见寒热。饮醇伤胃,胃气上奔,呕逆横决,气血混乱,胃脉沉细。病因醉倒入房,气动则血动,精者血之所化,血并于膈之上,气并于膈之下。
呕血胃热气逆肺痈
查看详情 →
患者体丰,素有呕血、腹胀、脾约、便难。神气愦乱,口禁目瞠,形神不能自主,似有撮空之状。脉气口数盛而促,人迎弦大而芤。病因有惊怒。体胖多湿,湿聚成痰,痰郁生热。惊则气乱,怒则气逆。
神昏惊怒痰气中结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主诉哮喘十余年,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喘息阵发,坐不能卧,抬肩张口,气短汗出,肢冷,神识昏煳,呓语,胸背烦热,呼吸迫促,咳嗽痰多色白起泡,咳剧则呕逆,食思缺如,大便数日一次。舌质晦暗,苔白厚而腐,脉弦劲而数,太溪脉沉如无。中医诊断为肺虚喘证,病机属肺气大虚,真阴亏损,阳气浮越,痰饮中阻。二诊时舌质红润苔白滑,中后厚腻,脉弦数,右盛于左,间有结代。三诊时舌苔已退,脉弦转缓。
肺虚喘证真阴亏损阳气浮越痰饮中阻
查看详情 →
女,40岁。全身肌肤酸、麻、痹、重,脉搏消失。头昏、眼花、心悸、气短,月经退后,色淡量少。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发质枯易脱,语声低微。舌质淡,苔净。脉无脉。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痹。
血痹气虚脉沉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口眼㖞斜半月余。病史提示半年前出现右侧口眼㖞斜,右眼闭合不全,右口角流涎,右颊部含水不能吐出,舌体转动不灵活。查体见右侧颜面表情死板,不能蹙额、皱眉,额纹、鼻唇沟消失,右口角漏水,漏气,不能鼓腮,舌伸不直向左侧倾斜,左半边味觉减退,右眼不能闭合,眼裂约3mm,血压130/90mmHg,脉沉细。辨证为风邪中络,口眼㖞斜。望诊见右侧颜面表情死板,舌伸不直。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眼㖞斜、流涎、味觉减退。切诊见脉沉细。
口眼斜风邪中络舌歪面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三旬有余,腹胀如鼓,疼痛闷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手足无所措。中医病名属伤食,证型为食伤太阴经,病因病机为饮食自倍,干肉得乳酪之湿,致肠胃滂满。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饮食过量,渴饮乳酪,切诊见气口脉大一倍于人迎,右手关脉有力。
伤食腹痛脾胃损伤食积停滞气机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颈部肿物3年,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变。面色皖白无华,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情志抑郁,气血凝结。中医病名为石瘿。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气血凝结。望诊见面色皖白无华,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病史3年,情绪因素明显。切诊见脉细数。
石瘿情志抑郁气血凝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岁,男性,高热,口渴,面赤,唇干,呕吐,舌苔黄而润,大便日2次微溏,脉数,右大于左。暑邪已入阳明气分。面色赤,舌苔黄而润,脉数,右大于左。高热,汗出,微喘,舌黄不燥,呕恶,大便溏泻,次数多。人迎脉数,面赤,高热,汗出,微喘,舌黄不燥,呕恶,大便溏泻。暑湿内蕴,挟热下利,邪郁肌表。
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口渴面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形寒肢冷,头痛时作时止,关节疼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胃口差,大便干,小便赤,午后发热,病程3月余。舌质偏红,苔薄白腻,脉左细弱,右虚大。中医病名属劳倦内伤发热,证型为气虚发热,病因病机为烦劳过度,内伤七情,阳虚致损,虚而感寒。舌象质偏红,苔薄白腻,脉象左细弱,右虚大。复诊时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
功能性低热气虚发热阳虚阴盛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畏寒,身热无汗。脉人迎紧盛,舌白而浮,口不干渴。中医诊断为时行寒疫,病因病机为春应温而反寒,寒气犯之。
人迎紧盛时行寒疫寒气犯头痛畏寒
查看详情 →
男,60岁,间断头晕头胀偶伴头痛如裹3月余,加重10天。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波动在140~190/90~120mmHg之间。头晕头胀,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小便清长夜尿频,大便秘结。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眩晕,阴虚阳亢证。
眩晕阴虚阳亢证高血压
查看详情 →
34岁女性,主诉食饮不下半年余,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面色萎黄,消瘦,胃脘痞满,烧心泛酸,头晕身困,乏力胸闷,腹痛恶寒,便秘口苦,肩颈疼痛肌肉拘挛,经行提前4天。舌淡,苔薄。寸口脉沉细近微,人迎略胜寸口,趺阳脉左滑右细微。证属脾胃虚寒,气血亏虚,中气不足。
脾胃虚寒气血亏虚中气不足食饮不消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要症状为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症,表现为口角歪斜、伸舌不正、鼻唇沟变浅、闭目不紧、语音含糊。病程自去年4月起,持续至今。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大便干。舌质澹红,苔薄腻。脉细略数。中医诊断为口僻(面神经麻痹),证型为气血亏虚,风邪中络。
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风邪中络痰浊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8小时,吞咽困难伴构音障碍14小时。刻下症见半身不遂、吞咽困难、语言蹇涩、口角歪斜、头晕、乏力、神志尚清。舌质红,苔少,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属阴亏于下,风痰上扰,闭阻经络。体征见舌体偏左,右侧巴氏征(士),左侧巴氏征(+),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Ⅲ+级。辅助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中风阴亏于下风痰上扰闭阻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症状包括口眼㖞邪、目斜、口㖞。脉象两手急数而弦张,甚力而实。中医诊断为风火交胜。病因病机为气虚风入,真气为风邪所陷。舌象与面色未提及。声音与气味未提及。病程未明确。
口眼歪斜风火交胜
查看详情 →
三十余岁,腹胀如鼓,疼痛闷乱,卧起不安,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不发热,无外感。腹胀因多食烧肉干燥,渴饮,干肉得渣乳之湿,滂满于肠胃。气口大二倍于人迎,右手关脉有力。
人迎脉弱腹胀如鼓肠胃伤气口大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主诉失音,病程月余。中医病名为瘖哑,证型为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偶感风寒,客留喉间,障碍气道。面色一般,舌尖发赤,微有白苔,两寸脉浮大,两尺脉细弱。喉肌麻痹,左侧声带固定,梨状窝有积液,软腭运动不佳。
喉痹失音阴虚火旺风寒外袭痰浊阻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