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女性。皮疹3天,瘙痒性,发无定处,骤起骤退。舌澹红,苔薄白,双脉和缓如常。中医诊断为瘾疹,辨证为营卫不和。
瘾疹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两小腿紫癜,时轻时重,伴便血或尿血,病程自1964年4月起。两小腿紫癜满布,劳累后加重,脐上微痛,午后低热,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紫癜、便血、尿血、脐痛、低热、口苦咽干,切诊见脉弦细。
紫癜便血尿血少阳病
查看详情 →
37岁,伏暑类疟,病逾三候,表热不壮,内热甚炽,口渴引饮,咳引胁痛,气逆,耳聋,协热下利,脉滑数,舌质干糙,苔色焦黑,伏暑夹湿化燥之证,内热未清,脉缓,舌质红糙,苔化,脉滑、尺泽数大,舌红光滑无液,苔黑,便闭,溲少,耳聋,内热,咳嗽痰韧,腹满疼痛,脉细而有歇止,舌质澹红,根苔灰色,自汗,神倦欲寐,寒颤振栗,两耳失聪,咳痰白黏,脉缓,舌质澹红,根苔灰黏,便血甚多,耳稍聪,自汗未已,口干,咳痰白黏,脉滑,舌质澹红,苔灰
伏暑化燥内热未清元气虚弱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风团,时隐时现,剧烈瘙痒,每遇冷水即发。病程始于游泳后,反复发作。体征见怕冷,偶见头晕、胸闷、心悸,大便溏,小便短少,饮食欠佳。舌淡胖有齿痕,脉沉滑。中医病名为荨麻疹,证型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邪内停,郁于肌肤而发风团。
荨麻疹脾肾阳虚湿邪郁肤水气上泛
查看详情 →
女,37岁,咽痛有物阻感,病程六年。慢性肥厚性咽炎。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紧。辨证为少阴阳虚,清气下陷,复加太阳外感,浊气上逆于咽。
咽痛少阴阳虚清气下陷太阳外感
查看详情 →
患者高热不退,呕喘不止,昏沉谵语,鼻翼扇动,饮汤不进,脉浮洪数实,舌苔黄厚。主诉为伤寒九日,病情加重。中医诊断为少阳阳明合病,病机为表邪未解,里热炽盛。望诊见舌苔黄厚,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见呕喘、昏沉、鼻翼扇动,切诊脉浮洪数实。
伤寒大柴胡症湿痰胶结里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初潮17岁。主诉经期疼痛剧烈,需注射杜冷丁控制。病程六年,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减少,腰酸,寒热往来,经血色紫,夹白色片状薄膜。面色欠华,额汗津津,四肢不温。脉弦细,舌质红,两边紫斑,苔白中心微黄。中医诊断为膜性痛经,证属气滞血凝,气机不利。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胞脉瘀滞,不通则痛。
膜性痛经气滞血凝气机不利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汗已出、热未澈,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提及,病因病机未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汗出、发热,切诊未提及。
表证未解阳明病汗出热不退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心前区痛闷,向左肩部放射,日发5~6次,每次5分钟左右,伴心悸、气短、头晕、睡眠欠安。病史有高血压近10年,冠心病,心绞痛。舌淡嫩苔少,脉沉细数。中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气阴两虚。
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两肩胛骨间固定不移疼痛2年,伴胸闷重着,烦躁不安,夜间阵发性咳嗽,无痰,口渴不欲饮水。舌体胖大,苔水滑,脉沉弦紧。中医诊断溢饮。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内伤饮邪,肺失宣降,水饮停聚,气机阻滞。
背痛溢饮口渴不欲饮舌体胖大
查看详情 →
陈某,54岁,男性。主诉心悸、左臂麻木1月余。心悸、左臂麻木,胸闷,项强,舌暗,苔薄黄,脉沉细,时一止。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电轴左偏。颈片示颈5、6、7椎孔狭窄,诊断为颈椎病。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气阴两虚,心脉痹阻。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心脉失养,血行不畅。望诊见舌暗,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左臂麻木、胸闷、项强。切诊见脉沉细,时一止。
心悸心脉痹阻气阴两虚颈椎病
查看详情 →
七旬有三 瘫痪 病程五年 脉象洪长 伤寒证 阳明实热 瘫痪病缓 伤寒病急
伤寒证瘫痪阳明实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双下肢结节性红斑,病程10余天。中医病名为结节性红斑,证型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舌象白,脉细数。
结节性红斑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脉细数
查看详情 →
患者高热40℃,持续1周不退,神昏抽搐。暑温之邪,化火逆传,蒙蔽心包。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脉数。
暑温重证热邪蒙蔽心包高热神昏抽搐汗出热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伴胸闷刺痛、心烦躁扰、头晕神疲。病程4~5年。面色无华,两目眼周暗黑,舌质红而偏黯,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神经症。辨证为胸中血瘀,瘀久化热,扰动心神,阴阳失交。
失眠血瘀气郁阴虚
查看详情 →
女,44岁,右腮部肿痛反复发作8年,3天前因劳累复发,伴午后低热、纳谷不香。右腮部肿大质硬,挤压有脓性液体溢出,舌红苔薄黄,脉小数。中医病名:慢性发颐,证型:热毒型,病机:脾胃积热,阻于少阳阳明之络。舌红苔薄黄,脉小数。
慢性腮腺炎热毒型腮腺肿痛风温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夏间咳嗽,秋初加重,伴胸紧、气促。病因病机为劳伤中气,土不生金,金气衰馁。面色声音不足。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为咳嗽,证型为中气不足,土不生金。
咳嗽胸紧气促劳伤中气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失眠伴头痛头昏1个月。形貌憔悴,精神疲惫,口苦咽干,目涩多眵,头晕不爽。舌质淡,左半部苔薄黄,右半部苔薄白。脉虚弦。辨证为少阳郁滞,气机不利。病因病机属外感风寒,情志不遂,邪留少阳,枢机不利,肝阳不降,清窍受扰。
失眠少阳郁滞气机不利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间断发作头痛,痛前头昏眼花,全头不适,痛时以两侧、前额、眉棱骨处尤甚,局部血管显露,搏动弹指,伴恶寒发热、胸闷恶心、呕吐涎沫,痛后面色惨白,满头汗出,肢软神疲。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型为少阳郁热、厥阴寒饮上逆。望诊见舌澹红,苔薄白,切诊见脉弦细。病程较长,经多种治疗无效,最终辨证为厥阴寒饮上逆所致。
头痛少阳郁热阳明头痛厥阴寒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腰嵴疼痛2年,加重1个月,伴腰嵴僵硬,颈部转侧不便,活动受限,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睡眠欠佳。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尺弱。中医诊断为腰痹,证型属肾督亏虚、寒湿阻络。病机为肾督亏虚,寒湿阻络。望诊见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畏寒喜暖,睡眠欠佳;切诊见脉沉细尺弱。
腰痹肾督亏虚寒湿阻络脉沉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