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1岁,低热伴右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余。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数。发热,证属半表半里证兼痰热毒蕴。病程长,兼有缺铁性贫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桥本甲状腺炎、颈椎骨质增生、过敏性鼻炎病史。体格检查示体温37.8℃,咽充血,右颈部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干性啰音。病机为痰热毒蕴,肝胆郁热,气血不足。
低热肝气郁结痰热毒蕴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3岁,行经1+月,经血鲜红量多夹血块,口干口苦,睡眠差,情绪欠好,舌红嫩,苔少,脉细,心肾郁火伤阴络
崩漏阴虚火旺冲任不固心肾郁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3岁,女性。主诉咳嗽、流涕、发热2天。主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头晕头痛、鼻塞、咽喉疼痛发干。舌苔薄白,脉浮滑数。中医诊断为风热客肺感冒(肺炎)。病因病机为外邪袭表,风热之邪袭阳经,客邪犯肺,肺气不利。证型为风热客肺。复诊后舌苔白,脉沉弦,证型为少阳枢机不利,痰饮蕴肺。
风热客肺感冒痰饮蕴肺恶寒发热头晕头痛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腰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伴汗出过多1月余。腰及右膝关节冷痛,时时汗出,入夜尤甚,畏寒怕冷,小便清长,大便如常。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中医病名:汗证、腰痛。证型:阳气亏虚。病因病机:久病阳虚,复加发散,致阳气更虚,不能固摄。望诊:舌质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腰痛、汗出、畏寒怕冷、小便清长。切诊:脉沉细。
腰痛汗证肾阳虚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右下腹胀满、肿块2年余,腹胀,畏食生冷,下腹部及阑尾部肿块,平素畏风,双手中指关节郁胀,胸闷。舌质澹,苔白腻,脉弦数。中医诊断积聚(肝脾不和)。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运化失健,水谷精微不布,食滞、湿浊、痰气交阻,气机壅结。既往史有胆囊炎、阑尾炎、过敏性鼻炎。
积聚肝脾不和脾胃虚寒气机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长期泄泻九年,食荤腥生冷即泻,伴腹胀、纳差、面浮足肿、腰酸怕冷、骨节酸痛、头昏、失眠、颜面烘热、口干不欲饮。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缓。证属脾肾阳虚,阴盛于下,阳浮于上。
泄泻脾肾阳虚面色赤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形瘦面白,暑热时节出现呕吐泄泻,病程未明。中医诊断为胃寒肠热。舌边红刺,满舌白苔,中心黄黑,脉浮数。患者体质属气虚阳虚,暑热外逼,阴寒内伏,致胃中寒、肠中热,出现胀满、呕泻、神气昏冒等症状。
脾胃虚寒湿热内蕴寒热相搏胃寒肠热
查看详情 →
患者脉结代,约十余至一停,或二三十至一停不等,心常跳跃不宁。心动悸,脉结代。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结代。中医病名心动悸,证型脉结代。病因病机阳气结涩不舒,阴气缺乏不续。
心动悸脉结代心阳不足心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发热、腰酸痛2天,小便频数短涩痛,滴沥不尽1天。病程4年,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淋证(劳淋),证属气阴两虚兼有湿热下注。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发热、腰酸痛、小便频数短涩痛、滴沥不尽,病史提示慢性肾盂肾炎。切诊未提及。
慢性肾盂肾炎淋证劳淋气阴两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呛血、痰臭呛咳。病程始而入肺,继传膻中。中医病名为温邪犯肺,证型为心营肺卫受邪。病因病机为温邪中自口鼻,邪在上焦,壅遏阻气,聚为热,内闭,气涌沸腾。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为呛血、痰臭呛咳,切诊未提及。
温邪入肺痰臭呛咳心营肺卫受邪邪在上焦
查看详情 →
男性,27岁。主诉性生活时阴茎勃起坚而不射精,性交后1~2小时精液自流。性情偏急,有梦遗,小便后偶有生殖器疼痛,口干咽燥,腹略胀。脉弦,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辨证为阴虚火旺,藏泄失司。
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藏泄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四肢酸困、饱气嗳呃、多梦失眠、尿浊短、排便困难、腹中胀痛。病程自2006年3月17日至2007年9月26日。中医病名为肝癌,证型为脾虚湿阻、肠滞尿浊。望诊见白净人瘦弱无华,颧腮黄褐,山根及目内角黄晦,腹痛胀硬,右肋位肿积明显。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史有肝胃不和、腹痛失眠。切诊示脉象未明确描述,但腹痛胀硬提示里实证。
肝癌晚期脾虚湿阻肠滞尿浊腹痛胀硬
查看详情 →
张某,男,28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壮热大汗,目赤口渴,谵语瘈疭,不识人,大便秘,小溲短赤。脉洪大而数,舌苔黄燥边绛。阳明病“胃家实”证。邪热进犯阳明,热炽于里。火热灼胃,消谷善饥。
阳明病胃家实热邪内陷热渴谵妄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头痛、烦渴,病程未明确。伤寒,营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营虚。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发热、头痛、烦渴,病史未明确,脉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
伤寒营虚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夏姓一妇 太阳穴剧痛 微恶寒 口燥 浮紧 脉浮紧 太阳温病 恶风不恶寒 外感风寒 津伤化热 舌象未提 闻诊未提 问诊未提 无病史记载
太阳温病口渴津伤恶风不恶寒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全身汗出5年,加重3个月,伴烦躁发热,身倦乏力,心烦,大便溏薄,夜寐欠佳,多梦,已闭经四年。面色淡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汗证,证型为营卫不和,脾胃气虚。病机为营卫不和,脾胃气虚,外感或内伤致汗出不止,伤津耗气,影响脾胃运化,耗伤营血,致心神不宁。
汗证营卫不和脾胃气虚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形禀木火之质,胁痛冲脘绵缠两载,痛时由左直上撞心,烦惋莫耐,痛久必呕稀涎,神疲气怯,焦躁嘈杂。脉弦大,证属肝气病,病因病机为肝气横逆,郁火内燔,胸满呕逆,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胁痛冲脘,病程两载。
胁痛冲心肝气郁结郁火内燔烦躁嘈杂
查看详情 →
女,37岁,心悸心慌,气短胸闷半月。胸胁胀满,失眠,暖气频繁,纳呆。表情抑郁,面色发暗,呼吸急促,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怒气伤肝,气遏于胸而致。
心悸心慌气短胸闷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畏寒发热,腹痛而呕,时忽痛泻,昼夜不寐,言语声微,人事昏聩,通身如火,四肢时冷,有如疟状,发热犹衣被不离。寒邪郁而成热,痰热内扰心神,内热炽盛,痰湿闭阻,阳气不得宣发。面色无华,舌苔黄腻,脉沉细。病初为太阳腑证,误用柴胡、当归、藿香、砂仁等药,致邪陷内传,病情加重。
太阳腑证痰热内扰内热炽盛邪陷作痞
查看详情 →
男,34岁,恶寒发热,头痛,作呕,周身发麻,时出冷汗,头重不欲举,病程短。伤寒夹阴,病因性交受寒,病机外感寒邪,内伤正气。舌苔薄白而润,脉寸浮尺弱。
伤寒夹阴外感风寒营卫不和阳虚水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