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7岁,男性。主诉两下肢沉重肿胀,拘急疼痛,不能行走。体征见两下肢按之凹陷不起,扪之热痛难忍,形体肥胖,痛苦面容。舌苔白厚黄腻,脉沉滑而数。辨证为湿热下注,经络阻滞,筋脉拘急,阳明痹痛之候。伴随症状包括口苦无味,纳食甚少,夜不得寐,大便五六日未行。二诊时舌苔白厚黄腻,脉沉滑数,大便数日不行。三诊时肿消痛解,已能步行,舌苔见薄,脉转沉滑。
热痹湿热下注阳明腑实筋脉拘急
查看详情 →
女,舌苔厚腻,胸闷泛恶,湿阻中焦,风寒袭表,湿浊内蕴,脉象未提。
湿阻中焦风寒外感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9岁。主诉脘腹部痞满不适,伴恶心呕逆、脐周隐痛、肠鸣、大便溏而不爽。病程5年。中医诊断痞证,证型为寒热错杂型。望诊见舌质红,苔薄微黄;舌质澹红,苔白腻;舌质澹红。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见症状因感冒、劳累加重。切诊见脉弦数、脉滑、脉细滑。
慢性肝炎痞证寒热错杂肝气不舒
查看详情 →
患者形长而瘦,色白而脆,年三十余。遍身淫淫循行如虫,自觉虫行有声。脉浮小而濡,按之不足。面色白,舌象未提。形体瘦弱,脉象虚。病机属虚证,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气外发腠理,淫气往来行,致身如虫行。
虚证卫气不足肌肤瘙痒虫行感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主诉出生时困难产,月余后出现四肢抽搐,近年来抽搐频繁发作。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癫痫,病机为肝胆失司,营卫气血逆乱,津液代谢失调,痰浊壅塞清窍,阴阳失控。望诊见苔白质淡,舌象未明。闻诊未提。问诊提示有癫痫病史及抽搐症状。切诊见六脉弦细而数。
癫痫肝胆失司营卫不和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胃胀、纳差半年。病程半年,胃脘部滞塞不舒,纳呆食少,嗳气频频,口苦心烦。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夹杂,肝胃不和。望诊舌红苔薄黄,闻诊口苦,问诊纳呆食少、嗳气频频,切诊脉弦。
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胃痞
查看详情 →
患者形寒头痛,身热无汗,咳嗽气急,喉中嘶吼有声,咯吐稠痰,渴不欲饮。脉浮数,舌苔薄白。诊断为风寒外袭,痰饮内应,肺气不降。
风寒外袭痰饮内应肺气不降形寒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呕吐不止,吐物皆为酸味。气口脉大于人迎二三倍。脉象提示内伤饮食,过在太阴。呕吐为饮食积聚在上所致,邪气外出表现为呕吐。寸脉渐减,尺脉渐复,提示邪去正复。
呕吐不止饮食积聚太阴脉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吐绿痰,腥臭难闻,脉滑数。肺痈,证属痰热壅肺,病因病机为肺热壅盛,痰瘀互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肺痈肺热痰浊脉滑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1岁。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吞酸、腹胀、腰部痠痛,病程3天。主诉包括上腹部疼痛、嘈杂、嗳气、头晕眼花。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石症病史。舌苔薄白,脉象濡数。入院前症状包括上腹痛向背部放散,呕吐吞酸,胸闷,头晕,腰痠,大便隐血阳性。
胃痛肝胃不和气滞血瘀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右脉滑便泄如前,小溲欲解不爽
湿郁腑中,水液渗入大肠
舌苔白腻,脉滑
腰府作酸
湿邪困脾,脾胃之气暗损
泄泻湿邪困脾脾肾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男性。主诉为双上肢疼痛,伴四肢麻木。病程1天。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壅滞,脉络不利。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瘀血阻络。望诊未提及,舌苔白厚、白满,脉象涩、弦。问诊包括臂肢不利、言语不清、口歪、大便困难等。切诊脉象涩、弦。
颈椎疾患气血壅滞脉络不利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突发右耳聋20天,主诉右耳鸣、右耳听力消失。查体舌质红绛,苔薄黄,脉沉弦。中医诊断耳鸣、耳聋,证属肝肾亏虚。辨证分析肾气已衰,肾精不足,上窍失养,舌质红绛,苔薄黄,脉沉弦。查体舌稍澹暗,苔白(根部稍厚),脉沉涩。查体舌稍绛,苔薄白,舌尖澹红。查体舌绛,苔黄干,舌尖红。查体舌绛,苔薄白干,舌尖红。查体舌绛,苔薄白,舌尖红。
耳鸣耳聋肝肾亏虚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头痛剧烈,伴恶心干呕,吐涎沫,不能进食,病程2日。中医病名厥阴头痛,证型肝胃虚寒,病因病机为风寒外感,病邪入里,浊阴上逆。望诊见舌澹、苔白滑,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头痛巅顶,颈项强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弦细。
病毒性脑炎厥阴头痛肝胃虚寒痰浊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食后干呕,口干,心下痞满,脘腹痛,头痛甚剧,及于巅顶,四肢凉,面微赤。舌质澹,苔白滑,脉细。中医诊断为厥阴头痛,证属寒热错杂。病机为脏腑谷气上犯至巅,痹于厥阴而痛不止。
厥阴头痛寒热错杂脘腹虚寒心下痞满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脐下微痛伴寒战,腹痛弥散,咳嗽及呼吸加重,大便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清水或药汁,有酸味。舌上白苔,干燥亡津,关尺弦数,两寸虚软。体温37.8℃,白细胞计数13400/mm³。临床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气滞热结苔黄腻脉弦大数
查看详情 →
女,38岁,恶寒十余日,气短胸满,频吐稀涎,胸次串疼,喜呕,咳吐青白泡沫痰,脉弦,苔薄白而腻,表寒夹饮,寒重热轻,无汗不渴。
表寒夹饮心下有水气恶寒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彻夜失眠、盗汗、烦躁、头晕头痛、时饥时饱、生活缺乏规律、情绪失控、大便秘结、文字表达混乱。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情绪不稳定、生活不规律,切诊未提及。
失眠盗汗烦躁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主诉心悸、气喘、咳血,病程10年。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心房纤颤,心衰Ⅲ度,肺淤血。证型为心之阴阳皆虚,阳虚偏重。病因久病成损,脾胃中气大伤,子盗母气。面色青紫,唇、指、舌青紫,四肢厥冷,自汗淋漓,腰困如折,脉促。胸闷刺痛,血压70/50毫米汞柱,心率170~210次/分。
风心病心阳虚心阴虚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面色正赤,鼻准微黄,额汗如珠,舌干中黄。大小便秘,腰屈不伸,少腹胀痛,二日一夜无尿。中医病名属关格,证型为肾阴耗竭、格阳于上。病因病机为肾阴耗损,阴不恋阳,阳无以守,膀胱气化不利,致二便闭塞。脉象沉小而指劲有力。望诊见面色、舌象异常,闻诊未提,问诊见二便闭塞,切诊示脉沉小而有力。
大小便秘肾阴耗竭格阳于上面赤鼻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