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胃溃疡

患者49岁,男性。主诉腹胀、纳差、泛酸2月余。中医诊断肝著,证属湿热蕴结。脉滑,舌质澹,舌体大,苔黄面大。病程2个月,伴有乙肝“小三阳”,肝功能异常,HBV-DNA阳性,肝内囊性肿物,轻度胆囊炎。
慢性乙型肝炎肝囊肿胆囊炎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胃痛1年余,近月疼痛加剧,呕血2次,血呈赤褐色,大便柏油样。面色苍白无华,精神疲倦,低言少语,头眩心悸,胃脘疼痛,口甜有血腥气味,舌苔白腻,中部灰黑,脉浮数而沉取无力。中医诊断胃溃疡出血。辨证脾气虚弱不能摄血。
胃溃疡出血脾气虚弱血色赤褐大便柏油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大便出血一月余。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巨大溃疡,术后吻合口出血,血红蛋白下降。中医诊断胃痛。病机为血热、脾虚、瘀血,属血证,血液不循常道。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弱。
便血胃痛血热脾虚
查看详情 →
男,63岁,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近两年发作频繁,胃脘部疼痛加剧,呕血及便血,面色苍白,神志滕胧,心烦不安,全身恶寒汗出,脘腹部有烧灼感,呕吐鲜血,解黑色便,舌苔白少津,脉沉微触之不清,血压80/40毫米汞柱,体温37.5°C,心音低,心率不清,两肺哮鸣音及少量中大水泡音,肝脾(+),白细胞8100/立方毫米,中性89%,血色素3.5克%,红血球92万/立方毫米,CO2CP38容积%,大便OB(+++),小便蛋白(十),上皮CO-6,WBCO-4,热壅中焦,迫血妄行,阳虚不固,气欲外脱,舌苔微黄,腹平软,脉沉微弱,舌淡苔薄白,脉虚细
胃溃疡大出血热壅中焦阳虚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主诉上腹部隐痛1月余,伴下肢肿1月,便血3日。病史中有反复上腹部不适感10余年,胃溃疡病史,药物过敏致下肢水肿、出血点,尿蛋白+++,红细胞++,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断腹痛,血证(便血,气虚夹血热)。辨证为药物过敏致血脉扩张,津血外溢,胃肠受药刺激,肠运加速,痉挛腹痛。舌象、脉象未提及。
便血气虚夹血热风邪入侵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胃病8年,多于食后3小时发作,得食可缓,有黑粪史。辨证为溃疡病。辨证为溃疡病,病程较长。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详述。中医病名为溃疡病,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详述。
胃溃疡便血复合溃疡
查看详情 →
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吐血”“呕血”“便血”范畴。病因为血热、脾虚、瘀血。血热者多因饮酒过度、饮食不节、情志失和,致燥热湿热扰动血络,或肝郁伤胃,血随气逆。脾虚者中气不足,统摄无权,血溢脉外。瘀血内阻为必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病程多为急性,部分患者可自行止血,但仍有较高病死率。
血热脾虚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胃溃疡多年,上消化道出血住院3天。症状包括便下如柏油、呕吐酱色血液、出血量多、面色苍白惨淡、神弱气短、不能进食。脉象浮细,沉取见芤象。诊断为中焦虚寒。面色苍白,舌质偏淡嫩,苔薄腻润。脉虚软。
胃溃疡便血中焦虚寒呕血
查看详情 →
五十二岁男性,主诉大便下血,病程八年。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腹痛隐隐,大便色黑,精神倦怠,食欲不振。舌质暗淡,脉沉细无力。诊断中气虚弱,脾胃虚寒,脾不统血。
胃溃疡出血中气虚弱脾胃虚寒脾不统blood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男性。胃痛反复,便血,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胃痛2月,发无虚日,甚于空腹,泛吐酸水,食少嗳气,大便色褐如酱,隐血试验强阳性。舌质淡、苔黄垢罩灰,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胃病,证属脾阳不振,中虚气滞,胃失和降。望诊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胃痛、便血、乏力、四肢不温、食欲差、嗳气、酸水。切诊见脉细弦,舌质淡、苔黄垢罩灰。
胃溃疡便血十二指肠溃疡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主诉面色萎黄、乏力10年,加重伴胁肋胀痛、黑便7个月。刻下症见面色萎黄、乏力、晨起口苦、活动后心悸、气短、胁肋胀痛、易惊、自汗、盗汗、手足心热、纳差、夜寐不佳、小便黄、黑色软便。舌质澹,苔白,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辨证为肝郁乘脾,气不摄血。病史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缺铁性贫血、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胃溃疡缺铁性贫血肝郁乘脾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疲劳、腿软、腹胀、胃纳不佳、面黯、唇紫、脉涩。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昏迷、黄疸、腹水、食道静脉曲张便血。面色暗红,唇色转红,舌嫩红、苔白厚,脉右大涩、左弦尺弱。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脾虚湿盛,肝阳上亢。
胃溃疡肝硬化失代偿期高血压肝性脑病
查看详情 →
李某,男,胃病8年,食后3小时发作,得食可缓,有黑粪史。溃疡病,复合溃疡。胃痛,纳呆,便血。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病程长,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瘀阻胃络。
胃溃疡便血
查看详情 →
男,56岁,呕血2天,病程2年,胃痛史,胃小弯溃疡,粘膜充血水肿,胃溃疡,舌质红绛,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胃中积热型,贫血面容,腹软,剑突下压痛,血压10/7kPa,脉搏106次/分钟,血红蛋白60克/升,大便潜血++++。
胃溃疡便血胃中积热呕血
查看详情 →
男性,50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近20年,每年冬季反复发作。进食狗肾精13付后出现头晕目眩、胃脘嘈杂、柏油样大便、呕血,心慌神疲,肢楚乏力。胃小弯近胃窦后壁见溃疡伴急性出血,病理证实为慢性胃溃疡伴急性出血。患者有胃病史,无呕血及便血史。病因病机为过食大热之品,致胃火炽盛,迫血妄行,损伤胃脉络。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胃出血胃火盛
查看详情 →
女,39岁,胃脘痛反复发作5年,上午10时许胃脘痛伴吐血,血色紫暗,夹胃内容物,脘闷胀,口干欲饮,头晕。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滑数。胃热损络吐血证。
胃溃疡胃热损络吐血胃脘痛
查看详情 →
男,49岁,反复解柏油样便5年,胃脘部疼痛,时反酸嗳气,胃脘隐隐作痛,反酸,嗳气,喜热怕冷,神疲乏力,手足不温,纳呆,大便呈柏油样,日2~3次。舌暗澹,苔薄白,脉细弱。便血(脾胃虚寒)。脾胃虚寒。
便血胃溃疡并出血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黑便反复发作七八次,中脘胀闷,咽梗,嗳气。舌苔薄,舌质暗,脉弦。中医诊断便血(远血),辨证脾虚气不摄血,肝木乘土。病程较长,有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舌象舌质暗,脉象脉弦。
便血脾虚肝木乘土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疲劳、腿软、腹胀、胃纳不佳。病程较长,自1996年7月起病,持续至1998年。中医病名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证型为气虚血瘀、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湿困、瘀血阻络。望诊见面色黯、唇紫。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纳差、腹胀。切诊见脉涩。
胃溃疡肝硬化失代偿期高血压病肝性脑病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胃脘嘈杂、疼痛、烧心,胁肋胀痛,纳差。病程10余年。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型为肝脾不和。舌苔薄腻,脉沉弦缓。面色正常,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胃病史及症状,切诊脉象沉弦缓。
便血胃痛肝脾不和肝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