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4岁男性,主诉四肢手足不自主颤抖、双手拿不住东西、双足抽动、颈腰部运动受限、步态慌张、表情澹漠、言语不清、舌头发硬、流口水、双目凝视、大量出汗伴异常气味。体征见头部前倾、颈项痉挛压痛、腰背板硬、双臂外侧压痛、小腿肌群抽搐、腱反射亢进。诊断为震颤麻痹。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表情澹漠、双目凝视。闻诊见异常气味。问诊见言语不清、流口水、舌硬。切诊见腱反射亢进。
震颤麻痹肝风内动痰湿阻络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痛经4年,月经来时疼痛剧烈。痛经,气滞血瘀,情志不畅,经血瘀阻。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下脉络迂曲。脉弦涩。
痛经肝气郁结肾虚
查看详情 →
李某,男,37岁,牙痛1周,得冷痛减,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未解。中医病名:牙痛。证型:胃肠积热,火毒上扰胃经。病因病机:嗜食辛辣,调摄失宜,胃肠积热,郁久化火。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牙痛剧烈,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未解。切诊:未提及。
牙痛胃肠积热火毒上扰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咽喉疼痛,咽物时尤重,病程较短。咽喉肿大、红赤,口微渴,恶寒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外感风热,风热表证。
咽喉疼痛喉核肿大恶寒发热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感冒发烧、畏寒怕冷、咳嗽、胸胁疼痛,病程2月余。中医诊断为痿软证。舌红苔微黄。体格中等,营养一般,神志清楚,饮食欠佳,二便正常。体温36.5℃。神经系统检查示痛觉、触觉减退,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膜反射迟钝,膝、跟腱反射0级,肌张力低下。病因为热证感冒,治疗不当,余热未清,伤及肺胃之津,筋脉失于濡养。
痿软证肺胃津伤脾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口眼歪斜7天。中医病名口眼歪斜,证型表虚寒证。病因风寒侵袭,病机外邪中于阳明、少阳经络。望诊口角倾向右侧,左目不能闭合,鼻唇沟消失。闻诊未提及。问诊颜面麻木不仁,口涎自流,咀嚼不便,不能吹风鼓腮。切诊脉浮紧,苔薄白润。
口眼歪斜风寒侵袭阳明经阻少阳经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左肩臂疼痛,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满头冷汗。脉沉细而迟,56次/分,血压84/48毫米汞柱。心绞痛,可能为心肌梗死。心肌前壁梗塞。老年人突发精神萎靡,左胸闷,左肩臂疼痛,出冷汗。脉沉细而迟,血压下降。
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脉瘀阻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双下肢疼痛无力,不能屈伸站立。中医病名痿躄,证属毒伤于胃,肺热叶焦,津液亏耗,筋脉失养。体检见双下肢瘫软,不能抬高床面,肌张力I°,跟膝腱反射消失,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双眼球结膜上焦、下焦、脾胃、肝胆分区有小静脉充血,色紫红,多呈螺旋状分布。
痿躄肺热叶焦津液亏耗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患者,主诉舌边溃疡伴红肿灼痛,说话饮食加重,急躁头痛,胁下胀痛,口苦咽干。舌苔黄,脉弦稍数。中医诊断为肝火上炎。舌象红,苔黄,脉弦数。主症包括舌溃疡、头痛、胁痛、口苦咽干。病程未明确。
肝火上炎心经实热阴虚火旺大便秘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眼疮(麦粒肿),反复发作,月发一次,病程6个月。眼睑浮肿,与经期相关。风热之邪客于眼睑,脾胃内热,循经上攻于目,经气郁滞,化火腐肉。舌尖红赤溃烂,午时疼痛加剧,小便黄,心烦,舌苔黄。背部有赤点如粟,合谷穴、太阳穴压痛,至阴穴、关冲穴、足窍阴穴、内庭穴、厉兑穴相关。灵道穴、少海穴、厥阴俞穴压痛。
眼疮麦粒肿心火亢盛舌红溃烂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牙痛伴牙龈肿痛,喜冷恶热,用凉水漱口可缓解,兼见心烦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中医诊断为牙痛,病因为阳明胃热上冲。望诊见舌红苔黄,切诊见脉数。问诊见心烦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牙周炎阳明胃热齿龈肿痛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女,65岁,右侧面痛,病程两年。面痛,属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异常。症状描述为右侧面痛,病史两年。脉象未提。
面痛肝气郁结风寒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失眠半年,伴入睡困难、多梦、日均睡眠不足四小时。症状包括胸脘痞满、大便偏干。舌苔厚腻,脉数。中医诊断为失眠,辨证为湿痰积滞。望诊见舌苔厚腻,切诊见脉数。问诊提示工作忙碌为诱因。
失眠湿痰积滞胸脘痞满大便偏干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主诉胃病8年,近半年进食后上腹部胀满、嗳气、乏酸、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苔薄腻,脉弦。辨证为脾胃失和。既往有饮食不规律、喜食辛辣及烈酒史。辅助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脾胃失和饮食不节胃胀不适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食后胃部疼痛,后致腹痛剧烈难忍1小时。中医诊断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病因为饮食不节,导致寒汁留于肠中,积聚成痈。临床表现为发热高,腹痛不典型,压痛靠近脐部,无固定压痛点,无腹肌紧张。
急性阑尾炎肠痈热毒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左侧乳房红肿疼痛3天。病程为产后半个月。中医病名乳痈,证型气滞热壅证。病因病机为乳汁淤积,气滞热壅。舌红苔黄,脉弦数。乳房红肿,皮肤温度较高,可触及硬块。身热烦躁口渴,食欲不振,夜卧不安,小便黄,大便结。体温38.2℃。
乳痈气滞热壅阳明热盛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尤某,女,42岁。主诉产后发胖,臀部肥大,伴神疲乏力,消谷善饥,便秘。脉滑,舌苔微黄。诊断为胃强脾弱。病程10年。
产后发胖胃强脾弱消谷善饥便秘
查看详情 →
男,37岁,前额部跳痛数月,早饭后发作,午后减轻,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洪大。阳明头痛(实热证)。病在前额,发病于卯时,舌红苔薄黄,脉洪大。
阳明头痛实热证大便干燥
查看详情 →
男,73岁,反复咳嗽伴咯血2个月,发现肺癌3年。面色白稍带灰滞,痰色白质清,伴咯血,双下肢轻度水肿伴无力,小便点滴,纳差。肺积,气阴两虚,痰瘀滞留,正不达邪。舌象未提,脉象示双侧关脉弱。
肺癌气阴两虚痰瘀滞留正不达邪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咽喉肿痛,饮食不利,病程4天。咽喉双侧扁桃体肿大Ⅱ度,伴有发热、口渴、吞咽困难、疼痛剧烈、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中医诊断为乳蛾,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兼胃火上炎郁结咽喉。
咽喉肿痛风热犯表脾胃积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