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气滞+血瘀

患者男性,43岁。主诉腹胀满痛一年余。病程一年。中医病名臌胀,证型肝脾两虚,瘀血停滞。病因病机为酒食不节,损伤肝脾,阻滞气机。望诊面色暗褐色,舌红少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腹胀满痛、胁肋隐痛、头晕乏力、心烦口干、嗳气频作、纳食甚少、失眠、尿少。切诊脉弦细数。二诊仍见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三诊舌暗红,脉细。
血瘀臌胀肝脾两虚瘀血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胃痛加重,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气郁结,病机肝强犯胃,气郁化火,阴不制阳。望诊面色晦黄,舌质红,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痛、胃腹胀满、嗳气、吸痛连胁、月经不调、经前腹痛、经期延长。切诊脉象左部弦数而劲,大脉细数无力。
胃痛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白、球蛋白倒置,血小板减少,腹痛腹泻,肛门坠胀,大便夹黏胨,舌质偏紫,舌苔糙白灰腻,脉弦细而数。湿淤气滞,肝脾两伤,湿浊留恋肠腑。舌质偏紫,舌苔糙白灰腻,脉弦细而数。肝区隐痛,苔薄白,舌心灰腻渐化,脉濡细,肝脾肿大不消,胁下隐痛,脉弦细,舌澹红,舌前嫩白,舌根黄腻,脉濡细。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病史,肝大,腰酸,足跟痛,睡眠有进步。肝病及脾,脾运不健,肝失条达,健运不力。
湿淤气滞气滞血瘀肝硬化复合性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上腹部疼痛痞胀反复发作15年,加重1月。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神疲乏力。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下静脉增粗迂曲,苔薄腻微黄。脉细。中虚气滞瘀阻证。胃镜提示吻合口糜烂、溃疡,重度浅表性残胃炎伴胆汁反流。病久脾胃气虚,胃气不振,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胃络瘀阻。
中虚气滞残胃炎胃络瘀阻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39岁,胃脘胀痛5年余,情志不畅时加重,小腹胀痛按之觉舒,口干不苦,喜热饮,口臭,入睡困难,寐浅梦多,性情急躁。舌尖红,苔薄白,脉滑细。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胃不和,病因病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舌象舌尖红,苔薄白,脉象滑细。
气滞血瘀胃脘痛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胃脘痛10余年,初为痞满,食后加重,近1年胃脘灼痛,嗳气频繁,大便干结,睡眠差,常有噩梦。舌质紫黯,苔薄黄或薄白,脉弦。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程久,病初气滞,后转为血瘀,舌质紫黯为瘀血征象,脉弦提示肝气郁结。病机属气滞血瘀,久病入络。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胃气郁结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上腹部疼痛三年余,左上腹转右上腹,痛点不移,进食后加剧。胃脘偏右胀痛,拒按,嗳气声高,朝食暮有腐臭味,厌恶进食,身体消瘦,两眼眶黧黑。舌嫩紫,苔薄,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血瘀胃痛。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望诊见舌嫩紫,面色黧黑。闻诊见嗳气声高。问诊见疼痛、嗳气、厌食、腐臭味。切诊见脉弦。
血瘀胃痛胃气虚弱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女性,主诉上腹痞胀隐痛间作3年余,再发半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病程较长。舌苔薄黄,质微红,脉细弦小数。中医诊断为肝胃气滞郁热证。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日久化热,犯胃致气机不畅。望诊见舌质微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上腹痞胀隐痛,口干欲饮,昼轻夜重,疼痛以后半夜为主。切诊见脉细弦小数。
肝胃气滞萎缩性胃炎郁热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右胁胀痛年余,加重月余。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脾滞肝郁。主要症状右胁胀痛,腹胀,纳呆嗳气,腑行溏薄,神倦乏力,二足酸软,咽干,小溲黄赤。舌苔厚腻而黄,脉沉弦带滑。二诊见舌质澹红,口干不欲饮,苔黄腻除,湿热虽去,余邪未尽,肝脾失调。三诊诸恙悉失,唯不耐久劳,劳则右胁仍有作痛。四诊肝功能已全部正常。
慢性肝炎脾滞肝郁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胃脘疼痛间作10余年,痛无定时,昼夜不安,饮食少,大便少而干。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细。上腹轻度压痛,肝脾不肿大。纤维胃镜检查示幽门管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机属气滞血瘀,痛而兼胀,脾胃之气不足,脾虚摄血无权,出血后血瘀不散,脉道不通,故痛。
气滞血瘀幽门管溃疡胃脘痛脾虚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劳力性心绞痛反复发作2年,PTCA术后症状未完全缓解。胸骨后闷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性质与饮食、活动无关,自觉胸中有气,嗳气频频。舌淡红苔薄白,脉小弦缓。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滞血瘀,营血不足。
气滞血瘀冠心病胸痹营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0岁。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痛。病程自1981年11月至1994年1月,共12年又3个月。中医病名食道癌。证型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痰凝。病因病机脾虚失运,气滞血瘀,痰凝结而成症,留阻胸膈。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吞咽困难,胸骨后痛,乏力消瘦,呕血。切诊脉象小弦,舌苔薄润。
气滞血瘀食道癌脾虚失运痰凝成症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胃痛病史10余年。胃纳尚可,时有头晕,大便稀薄量多。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胃反,证型气血两虚,脾虚肝郁。病因病机为胃病日久,脾胃虚弱,痰凝气滞,热毒血瘀。
胃反气血两虚脾虚肝郁胃纳尚可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胃脘隐痛10年余。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生气、发怒后明显,胃脘嘈杂,早饱,嗳气、反酸、恶心,胃纳差,乏力,大便时溏,眠差多梦。舌质黯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肝郁脾虚,兼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重度不典型增生。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为易动怒、气郁、月经先期,病程两月余。主要症状包括午后寒热、脘腹痞闷、嗳气频作、心烦懊侬、呕恶口苦、食思不振、小腹胀硬、便干溲黄。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中医诊断为少阳阳明合病,兼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外邪不解,入里化热,结于少阳,内聚胃腑,搏于血海,阻于胞脉。望诊见舌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寒热、脘腹、呕恶、食纳、小腹、二便等,切诊脉弦细而数。
气滞血瘀少阳阳明合病肝气郁结经闭不行
查看详情 →
79岁,胃脘痞胀,嗳气泛酸,头昏,大便2~5日一行,舌中间紫斑,苔薄腻黄白相兼,右关脉弦,左关脉细。胃气不和,血瘀内停。舌质紫暗,脉弦滑小数,苔薄白质微红,脉细弦,苔薄白质红润,脉细涩,脉弦。
血瘀内停胃腺癌胃气不和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痛经7年,加重3个月。主要症状为经前期胁腹胀痛,月经量少不畅,间有小血块,腹胀矢气则舒,嗳气,情绪低落。舌澹紫有瘀斑,脉弦细涩。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不舒,气机郁滞,瘀滞冲任,气血结于胞宫。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治疗后舌澹红,苔薄白,脉和缓。
气滞血瘀痛经胁腹胀痛经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脘间歇性疼痛10余年,情志郁怒或劳累诱发加重,伴口苦、痞满、反酸、食欲减少。舌澹红,苔薄白,脉弦。证属木郁不达、胃失和降。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主诉胃脘间疼,伴口干苦、少寐、神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缓。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肝胃不和。舌象淡红,苔薄黄,脉弦缓。二诊舌澹黯红,脉弦细。病程未明确记载。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郑某,45岁,主诉低烧、胃脘微痛、烧心嗳气、食纳欠佳、大便溏泄、眠差多梦、头晕心慌、肩胸部不适。脉沉缓有力,舌正微有白腻苔。诊断脾胃不和。脉沉细,舌澹苔稍减退。脉沉,舌正苔黄腻。脉沉弦,舌正无苔。诊断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嗳气脾胃不和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