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3岁。主诉四肢麻木1年余,生气时加重。脉弦滑,舌苔微腻。四肢不冷,饮食二便正常。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小块,白带多色白。中医诊断为气滞湿阻,经络不畅。证型为气滞湿阻,经络不畅。病因病机为气郁不舒,血不畅行,寒湿相因,经络闭阻。
四肢麻木气滞湿阻经络不畅气郁致痹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妊娠5个月。主要症状为跌仆后血压升高,头目昏花,四肢麻木;再诊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手足抽搐,血压显著升高。中医诊断为子痫。病因病机为阴虚阳越,肝风内扰。望诊见舌卷缩;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血压异常及抽搐症状;切诊见脉弦促。
子痫肝阳上亢阴虚阳越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四肢麻木刺痛,肩背部及左侧第二肋沿线刺痛,以下肢为甚,夜不能寐。面色晦暗,舌体胖大,舌质暗,舌下静脉紫暗,舌苔白腻,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消渴病痹证,证属气虚瘀阻证兼见阳虚痰凝。
四肢麻木刺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瘀阻阳虚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女性。主诉纳差3年余。精神不振,消瘦,语言无力,纳少,口、咽、眼干,四肢麻木、偶痛,便少,2~3日1次。舌尖红苔无,脉细。中医诊断燥症,证属阴虚火旺。舌象舌尖红,脉象细。
干燥综合征阴虚火旺内燥症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右上肢抖动7年,伴有四肢麻木、无力,头昏。中医病名震颤,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四肢麻木、无力、头昏及高血压病史。切诊未提及。
震颤麻痹肢体震颤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四肢麻木乏力2天,双眼睑下垂1天。中医诊断痿证。证属脾胃气虚,兼感风寒。舌澹红、苔薄白,脉寸浮。四肢肌力正常,双肘以下、双膝以下痛觉减弱。病程2天。
痿证脾胃气虚风寒外袭湿盛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高血压病程5年,血压持续在210~180/110~100mmHg。症状包括头昏、头痛、急躁易怒、四肢麻木、潮红、舌红苔黄、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肝阳上扰清窍。望诊见舌红苔黄,闻诊未提,问诊见症状及病程,切诊见脉弦细数。
高血压肝阳上扰
查看详情 →
女,40岁,高血压7年,头晕、头痛,四肢麻木,右侧较重,夜寐多梦,月经提前8天,量少色黑。舌苔薄白,脉弦细。阴虚阳亢,筋脉失养。
高血压阴虚阳亢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主诉原发性高血压数年,左半身偏瘫伴四肢麻木,头痛头晕剧烈,胸闷泛恶,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脉弦而滑,体形较胖。证属痰热内盛。
四肢麻木高血压痰热内盛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月经先期而至,量多,经来10日未净,色鲜红有血块,伴头晕、身倦无力、胸闷心悸、四肢麻木、胃纳不佳、腹胀腰酸、畏寒、下肢浮肿。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阳不振、肾精不足、脾不统血、真阳不足、血不循经。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见月经异常及全身症状,切诊未见明显脉象描述。
四肢麻木月经先期脾肾阳虚脾虚统摄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关节疼痛、神倦乏力、纳食差、恶风。病程自2003年流产后持续存在。中医诊断为痹证—尪痹,病因病机为风寒外袭,卫气郁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紧。二诊诊断为痹证,证型为气血亏虚、营卫不和,脉细滑。
四肢麻木类风湿关节炎痹证风寒外袭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失眠20余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痰瘀互结,风湿痹阻,脾胃虚弱,肝肾不足。舌澹暗、舌体胖大、苔白,脉左紧右弦滑。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睡眠不宁、四肢麻木、咽喉不利、大便秘结。病程长达20余年。
四肢麻木高血压失眠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言语障碍、下肢无力、四肢麻木一个月余。神志时清时昧,失语,记忆力、计算能力丧失,乏力,口干,便秘,尿黄。面色红赤,舌红绛,苔黄腻而干,脉洪弦滑数。中医诊断风温一热陷心包,证属痰热瘀毒,蒙蔽清窍。
四肢麻木病毒性脑炎痰热瘀毒蒙蔽清窍
查看详情 →
女,55岁,四肢麻木疼痛,乏力,病程未明确。气虚血痹,风邪阻络。舌苔白腻,脉沉无力。
四肢麻木血痹风邪阻络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昏倒后头目眩、心烦热、精神疲倦、四肢麻木、小便清长。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真阳素虚,内风上冒。病因病机为真阳不足,内风上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切诊脉象缓大无力,尺脉尤虚。
四肢麻木高血压真阳素虚内风上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眩晕,头闷头重,持续半年。诊见头目眩晕,头重如蒙,四肢麻木,耳鸣如蝉,两侧头痛,少食多寐,胸闷泛恶,喜吐涎,舌澹红,苔薄黄腻,脉弦滑。中医病名眩晕,证型风痰眩晕。病因病机为风痰内蕴。望诊见舌澹红,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头重、四肢麻木、耳鸣、头痛、少食多寐、胸闷泛恶、喜吐涎。切诊脉弦滑。
眩晕风痰内蕴肝风
查看详情 →
顾某,26岁,产后3月余反复发热,午后体温37.5℃~38℃,伴胸闷气憋、心悸、四肢麻木、饮水多、小便频数清长、头晕神疲、怕冷、面色苍白少华。舌质澹苔薄,脉细而缓。中医诊断为产后发热,证属营虚则热,气虚则寒,病机为营血虚亏,营卫失和。
四肢麻木产后发热营血虚亏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及早搏二年,近一年来早搏频繁,伴睡眠时好时差,四肢麻木,尤以下肢为甚,目干羞明。舌质胖,苔薄腻,脉细带数,兼有结代。中医诊断为冠心病,辨证为胸阳痹阻,气失宣通,络脉瘀塞,血流不畅。望诊见舌质胖,舌苔薄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胸闷心悸、四肢麻木、睡眠不佳、目干羞明;切诊见脉细带数,兼有结代。
四肢麻木冠心病胸阳痹阻痰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两足趾麻木5年,渐向上发展至肘关节以下,伴有两手指麻木疼痛2年。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痰滞经络。舌象未提及,脉象沉细涩,四肢肌肉张力减低,肌力Ⅳ级,腱反射减低,浅感觉明显减退,手足指稍清冷。病因为阴阳两虚,痰湿阻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津液代谢障碍,筋脉失养。
四肢麻木糖尿病周围神经炎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服中草药酒后出现语言不清、肢体痉挛性瘫痪、神志模糊。中医诊断为中风,痰热腑实证。舌淡边有瘀斑,苔白腻,脉细涩。病程较长,存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视力减退、四肢麻木、畏寒等症状。肢体肌力异常,存在瘀血及痰湿阻络表现。
四肢麻木中风痰热腑实证气虚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